强势股该怎么去挖,趋势股该往哪里去找,这是散户投资者最头疼的问题。在寻找答案的时候,多数人喜欢以点概面,认为看到一点就足够了,但是话讲,这是一个体系的活儿,需要你多只多会。 比如一些打短线的,一般散户只知道哪个股票有资金干进去了,于是就判定会成为龙头;但真正懂的,必须要看这公司有什么业务,和当下的大热题材有多大关系,有没有资金炒作的强硬逻辑。 所以即便是在某一次交易中给出了同样的判断,但判断的标准却不一样,以至在下一次交易中依靠逻辑推导的交易者更容易胜出,毕竟概率更高,而股票交易追求的正是一种高概率的方式。 高概率的交易模式 一个方向,两条主线,五个维度,这里包括:最硬逻辑的强势股;主力与龙头;主流资金偏好、行业龙头、隐形冠军、强势题材、技术信号。 这里要讲的龙头要特别说明,并非一般投资者所理解的某路大游资,什么赵老哥、炒股养家、益田路等,而是首先把主力分类,不同类型的主力操盘手法不一样;其次就是对龙头股的界定,当然交易的模式也大有不同。 紧跟主力和龙头,站在更高的视角,对不同主力类型: 国家队、大机构、外资、游资、产业资本等进行识别及追踪,深挖不同主力的品种偏好、主力成本及操作策略。找到爆发力最强与持续性最好且迭创新高的优质品种。 市场龙头和行业龙头两个角度: 市场龙头:更侧重短线情绪,靠游资推动,短时间爆发力强,很容易成为阶段时间内题材股的标杆,锁定目标后在强势环境中对市场龙头寻找机会,同时也可寻找围绕在龙头周边的相似题材潜伏补涨机会; 行业龙头:在每一波题材炒作的时候,通常资金选择的龙头并非板块内营收规模、利润规模等更靠前的公司,比如5G中的10倍股东方通信,公司在资金快速拉抬的时候多次澄清尚未有5G业务。 因此行业龙头更侧重趋势的走势,而非短线的爆发力,因为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成本控制能力、营收规模、市占规模、技术优势等占优,被资金持续买入,靠业绩驱动股价更容易走持续的向上趋势; 可见行业龙头与市场龙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一种靠行业景气度与业绩驱动,一种纯粹靠情绪的资金推动。 主流资金偏好: 不局限于某家机构的追踪,而是市场主流资金合力所释放的进与退的信号,主线的持续性信号,风格的切换信号,资金偏好的信号等,做到短线策略与主流资金共舞的步调。 行业龙头: 真正大机构的战场,长周期与特定时期的优质选项,穿越牛熊的标的多出于此,行业变化与业绩变化会左右股价方向,时机的选择与筛选的条件非常重要。 强势题材: 透过不同交易策略,将机构、私募、游资与产业资本的运作股价方式呈现,通过盘后对市场节奏变化、主力资金情绪变化与流向变化等,掌握题材轮动信号与强势股轮动的兴起与衰落,对主线机会进行精准定位。制定最优交易策略,同时通过盘中信号变化做出及时修正与执行,对强势题材进行出击把握。 隐形冠军: 透过政策倾向,行业景气度等把握处在风口上的机会,结合核心财务指标,寻找隐形冠军类公司,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股价提升红利,真正实现在上市公司躺着盈利的同时投资者跟着赚钱的目标。再透过黑箱交易模型,了解超级机构们的不同买卖方法与标准,达到提升自身交易层次的目的。 技术信号: 技术无非是横坐标与纵坐标两轴,也即时间与空间的选择,是进出时机的重要参考标准,对主题投资和成长龙头选取的技术参考也要做一定划分,不同市场周期的选取标准也不尽相同。量价、形态、指标等可以作为常规的参考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