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世博会以后,原先的中国展览馆已改成了中华艺术宫。
虽说游览过世博会,但当时想进中国馆得排几小时的长队,想想作为上海人有的是机会,还是参观其他馆所为妙,所以没有进去。几年前参观毕加索大展来过一次,却是在底层,这座全球唯一利用中国古建特色拱斗原理构建的倒金字塔型大厦的楼上究竟如何,对我来讲还是个谜。

(初来的游客都喜欢在中华艺术宫前的广场上留影。)


(在宏大的倒金字塔结构屋顶下)

(中华艺术宫免费向大众开放,进门要先领一张入检门票)
(普通游客到清明上河图展厅另需20元购票,但七十岁以上可以凭身份证领免费票入内。)
(登阶“朝拜”宏大的艺术宫)

(进宫得登几十级台阶,但也可以乘东侧的自动扶梯省省脚力。)

(平台上看地面广场,还是有一定高度的。)

(大厅里有自动扶梯可以通往顶楼,那里保留了2010世博会上展出的动画《清明上河图》。)
中华艺术宫主要收集展出中国近现代的美术和雕塑作品;也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国内外美展。作为初次上楼参观者,少不了先对2010世博会留下的《清明上河图》来个一睹为快。然后再逐层下楼观看其他展厅。

(《动画清明上河图》展厅入口处)

(古代书画大家之一的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书法作品)
入口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宋徽宗皇帝赵佶的诗文作品影迹。
赵佶的皇帝本职工作干得实在是太糟糕不过了,政治腐败,生活腐化。传位的儿子钦宗也是昏庸无能之辈,其臣僚及军队几乎整体腐朽不堪。最后被金兵轻易打败,遭受靖康之耻,把国家都亡了。但赵佶却是个出色的书画家,艺术天赋极高,也踢得一脚好踘球。奇葩皇帝赵佶的独特书法瘦金体非常飘逸灵动,极难学习,古今很少有人习得真传。北宋亡于金朝后,金世宗时铸造的铜币大定通宝用字竟是瘦金体!之后的一位皇帝金章宗据说独爱瘦金体,习写得很逼真。甚至金人贵族间传说金章宗完颜璟即是赵佶转世投胎的,所以自此国事每况日下。后朝有人偏激地认为瘦金体简直等同于“亡国体”,不值得推广,因此被书法界打入冷宫。

北宋王朝当时在经济和文化上取得的成就至今令世人感叹不已,然而以如此凄惨可耻的结局收场,实在让人唏嘘。只能说,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只贪图安逸享乐,失去了武功和斗志的话,那么无论对手看起来人数多么微不足道,也会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原理,适用于古今中外。而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之能所向披靡,实在是当时所有的对手恰好都处在腐朽没落阶段。
参观《清明上河图》,在感叹宋人“京师繁华”一面的同时,也千万别忘了这幅图里独独缺少了气势威武的军人!当大宋上上下下缺失了东汉陈汤那股“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壮志豪气,京城堆积如山的财富迟早只能沦为别人家的战利品。和平年代,只知棋琴书画,歌舞升平;而不思边患,忘战必危,这是书画大师赵佶不得不面临的尴尬。

《清明上河图》的一大特征是细致的写实风格。画中的河道、树木、房舍、城楼、街道、桥梁、船只、牲畜、人物、物品......无不按当时实样描绘,作者观察之细致入微,实描之严密老到,令人感叹不已。一幅千年前北宋京师的风俗市井生活场景,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雕塑《问道》 作者
吴为山

《师生》

《老年合唱团》

油画《徐光启和利玛窦》

(中华艺术宫的楼顶平台)
*
*
*
*
*
中华艺术宫作为一个艺术馆,可供展览的场地面积十分充裕。地面和地下层面,目前有着大量闲置展室。
每年都有各种美术展览会在此开展,但质量方面差距很大。由于展讯发布的原因和地理位置关系,这些展览有时会遇到冷场——尽管上海从事美术的人士和美术爱好者不乏其人。
象下面一个蒙古国的展会便遭遇冷场,很少有人进入认真观赏一番。

(蒙古美术展“天的那边”)

铜 ,银锈《婴儿佛》
《殷雄油画艺术研究展》
殷雄,一位现实主义流派的现代画家,作品功底扎实严谨。

布面油画《残片》之三

布面油画《鸟》

《塑料水瓶》

《陶器》

布面油画《持陶器的人》
*
*
*
*
*
*
201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