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会犯错,总有缺点和不足,批评教育孩子,场合与时机很重要。 很多家长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批评教育孩子,这是不对的。 饭桌上,往往是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拉近亲子关系的好时机。 若是这个时候用来教育孩子,得不偿失。 我们都应该在合适的时间教孩子规则给孩子引导。 1、古人批评孩子也讲时机 古人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很讲究,他们认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过错的时候,不应该责备。 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 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2、这7个时间切莫批评教育孩子 教育与监护孩子虽是家长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孩子。 这7个时间家长不应该批评教育孩子。 ✘ 一是早上时 早上要是孩子赖床、磨磨蹭蹭耽误时间,家长们着急上班又怕孩子迟到就很容易生气,冲孩子发火。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可以不管孩子一次,让孩子知道磨磨蹭蹭的后果。 然后再和孩子谈话,让孩子知道错误。 ✘ 二是一起吃饭时 很多父母平时工作都很忙,很少时间陪孩子,只有吃饭时,才有时间与孩子呆在一起。 本来,和家人一起吃饭,享受美食就是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批评孩子,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还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时光。 长此以往,孩子还会对吃饭产生阴影,一吃饭就要挨骂,从而讨厌吃饭。
想让孩子睡个安心的好觉,就不要在孩子睡前批评孩子了。 若是把孩子弄哭,哭累了睡着了也睡不安稳。 孩子很容易半夜惊醒,睡了一晚和没睡一样,第二天孩子的精神状态也不好。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家长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孩子会认为很羞耻、没有面子。 家长们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不懂得什么是自尊心。 但其实孩子是懂得,家长们而应该保护好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学会自尊自爱。 当孩子当众犯错,正确做法是把孩子领到没人的地方进行教育。
孩子知道自己犯错了,把东西弄丢了,孩子也很伤心难过。 这个时候家长再去批评孩子,孩子更会陷入悲伤中,这样子对身体影响是非常大的。 人在伤心时,身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 ✘ 六是孩子高兴时 孩子本来和伙伴玩的好好的,快乐的大笑吵闹。 这个时候家长一声呵斥,孩子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就从极快乐变成极痛苦。 孩子心情瞬间破坏,对心理影响非常大。 ✘ 七是孩子生病时 孩子生病的时候,因为身体不舒服本就容易哭闹。 若是在这个时候家长训斥孩子,会让孩子的病雪上加霜。 家长可以抱抱孩子,理解安慰他,但不能答应他的无理要求的原因。 可以承诺等身体好了,可以适当满足,切忌严厉批评。
建议家长们不要在这7个时间批评教育孩子,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任纵容。 ✔ 指出具体的不足之处 孩子有不足的地方,家长要准确告诉他哪里不好; 而不是笼统地用“笨”、“差”等词,应该具体说出问题在哪里,怎样解决。 例如,孩子如果学习不是很好,就应该问他“你在学习时,碰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而不是说“你好笨,别人家的孩子考得这么好,你为什么那么差。”
通过赞扬他的长处,来鼓励他把短处也积极改进。 同样是教训,在合适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却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