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天奥旨 卷十一》】

 昊晟堂 2020-02-14

卷十一 

风热疮、黄水疮、伤守疮、手足丫毒疮、胎窬疮、湿毒疮、火丹疮附赤白游风、内丹、飞灶丹、吉灶丹、 鬼火丹、天火丹、

天灶丹、水激丹、胡次丹、野火丹、烟火丹、胡漏丹、粉瘿瘤、筋瘤、骨瘤、石瘤、气瘤、血瘤赘、肉瘤赘   

风热疮

风热疮,多生于四肢、胸胁。初起如疙瘩,痒而难忍,爬之少快,多爬久搔,未有不成疮者。甚则鲜血淋漓,似疥非疥。乃肺经内热而外感风寒、寒热相激而皮毛受之,故成此症也。世人以防风通圣散治之,亦有愈者,然铎更有治其外而自愈,纪之以便不愿服药之男妇也。

    三圣地肤汤  岐天师方。

    地肤子一两  防风二钱  黄芩三钱  煎汤一大碗,加猪胆二个,取汁和药同煎,以鹅翎扫之,即止痒,痒止而疮亦尽愈。

黄水疮

    黄水疮,又名滴脓疮,言其脓水流到之处,即便生疮,故名之也。此疮生在皮毛之外,不在肌肉之内。虽是脾经湿热,亦由肺经干燥,脾来顾母,本以湿气润母也,谁知此湿有热,热得湿而生虫,欲救母而反害母之皮肤也。治法内服除湿清热之药,而佐之凉血之味。血凉而热退,热退而水更清,亦易行也,湿热两除,何虫不死?又得外治以解其郁,毒又何能长存乎?故随洗而随愈也。

    安体散  岐天师方。内治黄水疮。

    茯苓三钱  苍术二钱  荆芥二钱  防风一钱  黄芩一钱  当归五钱  蒲公英二钱  半夏一钱  水煎服四剂。

    舒解丹  岐天师传。外治黄水疮神效。

    雄黄五钱  防风五钱  荆芥三钱    苦参三钱  水煎汤,取二碗,洗疮即愈。

    粉黄膏  章云樵传。治黄水疮。

    蛤粉一两  石膏五钱  轻粉五钱  黄柏五钱  共为细末。暑天用无根水,秋冬用麻油调敷。

伤守疮

    伤守疮者,言不守禁忌也。凡生疮毒,必须坚守房帷,无论大小,皆宜如此。大疮毒而不守禁忌,必致丧亡;小疮毒而不守禁忌,必至痛苦。今名伤守者,犹言小疮疖也。医生错云伤手,岂搔抓能害之乎?凡犯色欲,其疮口必黑黯,痛如刀割,腐烂必深,非大补精血神气,万难奏效。内服加味补中益气汤,或加味十全大补汤以补之,外用末药敷之,始可转危为安,变死为生也。

    补中益气加金银花汤  祖传。治不慎色欲。

    人参五钱  黄芪一两  柴胡一钱  升麻五分  生甘草一钱  当归五钱  陈皮五分  白术五钱  金银花一两  加枣二枚,水煎服。如虚极者,倍加参、芪、归、术;寒虚者,加附子、肉桂各一钱,余不必加。

    加味十全大补汤  祖传。治伤守疮。

    熟地一两  川芎二钱  当归五钱  生黄芪一两  白术五钱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肉桂一钱  白芍二钱  人参二钱  金银花一两  水煎服。

    救败丹  岐天师传。外治伤守。

    人参二钱  三七根末三钱  孩儿茶二钱   乳香一钱  白僵蚕二钱  轻粉一钱  发灰二钱  各为细末,掺于膏药内贴之。若不用膏药者,于掺妙,猪油调搽亦妙。

手足丫毒疮

    手足丫毒疮,虽生于手足,名同而丫宜辨也。生于手丫者,属手经;生于足丫者,属足经。然手足亦宜辨也。生于手足之背丫者,是三阳经;生于手足之掌丫者,是三阴经。看其何经,而用何经之药,托里调中,更加引经之味,则计日可以奏效矣。倘内既服药,而外复加敷药以箍其毒,则毒不走散,一出脓而即安,尤治法之神也。手足丫毒近于井穴,最宜早治,万勿因循,至轻变为重也。

    全消饮  岐天师传。治手足丫毒疮。

    当归三钱  生黄芪三钱  红花二钱  生地三钱   荆芥叶一钱五分   贝母一钱  茯苓二钱  黄柏二钱  地骨皮三钱  菊花根一把  水煎一碗,急服数剂,无不内消。若失治,一至溃烂,多费时日矣。然肯服此方,亦不大溃。

    箍毒神丹  岐天师传。外治手足丫毒疮。

    地榆二钱  天花粉一钱  菊花根一把  生甘草一钱  芙蓉叶十四叶  蒲公英鲜者,一把  将干研末,捣鲜药取汁,调之敷上,则毒不走开,内自化矣。

胎窬疮

胎窬疮,乃初生小儿背上或有一二孔也,此等小儿,明是脏腑不足,少气少血,以长皮肉也。倘虽有孔窬,而肉膜遮护,犹有生机。急用气血峻补汤,大剂与母吞服,儿食其乳,尚有生机。再嚼人参三七之片数,分填于孔窬之内,则气血壮旺,生皮亦速也。敬孔窬之中无有脂膜,洞见脏腑,数日即死,救之亦无益也。总补母之气血,一时填隙,而儿之先天大缺,仅可延数年之日月,不能享百岁之光阴也。

    气血峻补汤  治儿生胎窬疮。

    黄芪一两  当归一两  白术五钱  川芎五钱  红花五分  益母草一钱  水煎服二十剂,至月余后,可服补中益气汤数十剂。

湿毒疮

    湿毒之疮,多生于两足,非在足胫,即在足踝,非在足背,即在足跟,其故何也?盖湿从下受,而两足亲于地,故先受之也。夫水湿之气寒冷者多,而一入人身之内,则人气熏蒸,必变为热,湿热相合,内必生虫,故初起之时微痒者,正虫之作祟,非止气血之不和也。治之法,必须去湿为主,而少加杀虫之味,则愈病甚速,转不必解其热也,盖湿解而热自散。况生疮既久,流脓流水,气血必虚,安在热存乎。此除湿之所以神也。

    除湿解毒汤  祖传。治湿毒足疮。

    白术五钱  山药五钱  薏仁五钱  金银花一两  肉桂三分  泽泻二钱  乌柏根一把  水煎服,十剂自愈。如未愈者,再用龙马丹敷之,妙。

    龙马丹  岐天师传。统治湿毒疮。

    马齿苋二钱  黄柏五钱  陈年石灰二钱  轻粉一钱  地龙粪三钱  伏龙肝二钱  黄丹三钱  赤石脂二钱  各为细末,蜜调敷之,一二次即愈。

火丹疮附赤白游风

    火丹疮,遍身俱现红紫,与发斑相同。然斑随现随消,不若火丹,一身尽红且生疮也。发斑,热郁于内而发于外;火丹,热郁于外而趋于内。发于外者,有日散之机;趋于内者,有日深之势,故发斑轻而火丹重。然而火丹有二种;一赤火丹,一白火丹也。赤色皮干,白色皮湿,似乎各异。而热郁于皮毛之外,由外而入内,则赤白无异也。大约赤者纯是肺经之火热,若色带白,乃是脾经之火热也。故赤者竟解肺经之热,补水之不足,以散火之有余,此消丹饮之为妙也。白者解脾经之热,利水湿之气,从膀胱而下走,不必又去外逐皮毛。盖湿气之盛,在脾而不在肺耳,此桑白分解散之所以妙也。更有一种赤白游风,往来不定,小儿最多,此症有似发斑,但发斑有一定之根,而赤白游风无一定之色,此胃火郁热不解,故亦结疮而不愈。治之法必须清热,而清热又必须凉血。盖血寒则凝滞不行,虽火得血而可止,终不能散火,此清火消丹汤所以妙也。三症分而治之,自有奇验,正不可混耳。

    消丹饮  岐天师传。治红紫火丹。

    玄参三两  升麻二钱  麦冬一两  桔梗二钱  生甘草一钱  水煎服,一剂丹化为无矣。小儿减药之半。

    桑白分解散  伯高太师传。治白火丹。

    薏仁二两   泽泻三钱   升麻一钱   天花粉三钱   桑白皮三钱   神曲三钱  水煎服,小儿减药之半。

    清火消丹汤  岐天师传。治赤白游风丹。

    生地一两  丹皮三钱  甘草一钱  玄参三钱  牛膝二钱  赤芍三钱  天花粉一钱  水煎服,二剂消半,四剂全消,小儿减半。赤游丹又可外治,用积年胞衣所化之水,和金汁涂之即消,神效。

    经验方  外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

    寒水石五钱  白土一分  为末,米醋调涂之。

内丹

    内丹者,生赤色于皮毛之内,而外不十分显出也,点灯照之,若用纱裹朱砂而透明,故以内丹呼之。此等之丹,得于胎热。其母受胎之后,不忌热物,信口贪食,或感夏天风热,或好色浪战,皆能助火,火邪内攻,胎受其毒,而传气于小儿,乃发为丹毒也。此火欲出而不得遽出,隐隐外突于皮毛。倘发于腰脐而作痛,或大小便闭结不通,皆死症也。苟生于渊液、京门等穴,或左或右,尚非死症,以热在胆经而不在肾经也。方用荆芥祛风汤,实可救治。然救之亦必须早,盖内丹不早治,亦必死耳。

    荆芥祛风汤  伯高太师传。治内丹。

    荆芥二钱  甘草一钱  半夏五分  麦冬五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水煎服,数剂愈。

    散丹汤  岐天师传。治火丹。

    当归三钱  生甘草一钱  赤芍药三钱  大黄一钱  丹皮二钱 柴胡八分  黄芩一钱  水煎服,二剂愈。

飞灶丹

小儿丹毒有十种:一飞灶,二吉灶,三鬼火,四天火,五天灶,六水激,七胡次,八野火,九烟火,十胡漏也,皆父母胎毒所成。治症必须辨明,不可混治。丹症原是难治之病,况又辨之不明,妄用药饵,安得十全。且各丹不依症早治,攻入肠胃,十无一生,可不慎乎!飞灶丹者,从头顶上红肿起,此火毒在泥丸也,本是难救,然急用葱白捣自然汁,调白芨、炒黄柏,涂之即消,又不可不知也。

    芨柏散

    白芨三钱  黄柏三钱,炒  各为细末,急用葱白捣烂,取自然汁,徐在泥丸顶上,一昼夜即消。

吉灶丹

吉灶丹,从头上向脑后红肿者是。亦有肿而作疼者,尤为可畏。是足太阳膀胱风热,故作痛也,更有浑身作热者。内宜服防风通圣散加减治之,外宜用紫荆散调搽自愈。

    防风通圣散  世传方。

    防风  荆芥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术  山栀子  大黄  芒硝  黄芩  石膏  桔梗  甘草  滑石等分水煎服。

    紫荆散

    紫荆皮一钱  赤小豆一钱  荆芥一钱  地榆一钱  各等分为细末,以鸡子清调涂,神效。

鬼火丹

鬼火丹,先面上赤肿,后渐渐由头而下至身亦赤肿也,是手足阳明经内风热。治宜用白虎汤以泄胃热,加防风、荆芥、薄荷、桑白皮、葛根以散其风,引其从皮毛而外散也。然大肠亦热,何故不泻大肠之火?不知胃之火甚于大肠,胃火散而大肠火亦散,不必又治之也。但外用伏龙散末,以鸡子清调搽尤妙。

    白虎加味汤  世传方。内治鬼火丹。

    石膏二钱  知母一钱  麦冬三钱  半夏一钱  防风一分  荆芥二钱  薄荷一钱  甘草一钱  桑白皮二钱  葛根一钱  竹叶三十片  水煎服二剂。

    伏龙散  家传。外治鬼火丹。

    伏龙肝末三钱  炒黄柏三钱  为末,鸡子清调搽,神效。

天火丹

天火丹,从脊背先起赤点,后则渐渐赤肿成一片,是肾、督脉中热毒,兼足太阳经风热。宜治肾而并治膀胱为是,不可纯用防风通圣也。外用桑榆散外敷,则得之矣。

    解苦散  岐天师传。内治天火丹。

    玄参五钱  生地五钱  羌活一钱  黄柏二钱  白茯苓三钱  升麻五分  丹皮三钱  水煎服,四剂自散。

    桑榆散  家传。外治天火丹。

    地榆二钱  桑白皮二钱  羌活一钱  玄参三钱  各为细末,羊脂溶化调涂。

天灶丹

天灶丹,从两臂起赤肿,少黄色,或止一臂见之,皆手阳明经风热。内服解毒之药,外用柳枝烧灰为末,水调涂之,亦易愈也。盖天灶丹,乃丹毒之最轻者,故亦可轻治之耳。

    轻解散  岐天师传。内治天灶丹。

    防风五分  麦冬三钱  生地三钱  桑白皮二钱  黄芩一钱  柴胡八分  白芍三钱  天花粉五分  水煎服,二剂。

    柳灰散  家传。外治天灶丹。

    柳枝烧灰,五钱  荆芥炒末、二钱  滑石三钱  生甘草二钱  为末,水调涂之即愈。

水激丹

水激丹,初生于两胁,虚肿红热,乃足少阳胆经风火也。此丹亦热之轻者,治胆经之火而去其风,可计日而痊也。方用加味小柴胡汤治之最神,外更以敷药涂搽,又何患乎?

    加味小柴胡汤

    柴胡一钱  半夏五分  甘草五分  黄芩一钱  陈皮三分  白芍二钱  防风五分  荆芥一钱  水煎服,数剂丹消。

    缺屑散

    生缺屑二钱  母猪粪烧灰,二钱  和蜡水调涂,妙。

胡次丹

胡次丹,先从脐上起黄肿,是任经湿热也。去其湿热而丹毒自散。古人用三黄解毒汤,未免过峻,恐小儿气虚难受。铎受异人之传,另用化湿饮方治之,尤觉安稳,更用槟榔外治,万无一失也。

    化湿饮  岐天师传。内治胡次丹。

    白果十个  白术一钱  黄柏二钱  山药二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一钱  木通一钱  赤芍二钱  荆芥一钱  天花粉一钱  水煎服。

    槟榔散

    槟榔为末,二钱  生甘草一钱  米醋调搽自愈。

野火丹

野火丹,从两腿上起赤肿,痛甚,如火之烧,乃足阳明胃经风热也。内服凉膈散加减,外以羊脂调末药,徐搽自易愈也。此丹虽火盛极,不可信是胃经热炽,竟用石膏汤与泻黄散也,恐小儿脾胃欠实,不禁大泻,反恐胃气损伤,转难救耳。

    凉膈散  世传。内治野火丹。

    连翘二钱   大黄一钱  芒硝五分  甘草一钱  栀子二钱  黄芩二钱  薄荷一钱  茯苓一钱  水煎服二剂。

    消肿散  岐天师传。外治野火丹。

    乳香一钱  白芨一钱  火丹草一钱  各为末,羊脂调涂,妙。

烟火丹

烟火丹,有从两足跗起,赤色肿痛,乃足三阳经风热也。亦有从足底心起,乃足少阴肾经大热也。内宜服滋阴抑火之药,使水旺足以制火也,外以末药兼治为妙。

    抑火制阳丹  岐天师传。内治烟火丹。

    玄参五钱  豨莶草二钱  黄柏一钱  生地二钱  熟地一两  丹皮三钱  细甘草一钱  沙参二钱  牛膝一钱  金钗石斛二钱  水煎服。

    柏土散  家传。外治烟火丹。

    猪槽下土  黄柏末  蜜调,涂之自愈。

胡漏丹

    胡漏丹,从阴上起黄肿,皆厥阴肝经虚火发于外也。内宜服补阴精火散风之药,外用末药调搽可愈。倘用当归龙荟丸与泻青散,皆不能成功耳。以上丹症,小儿百日内发者,不论是何丹,皆胎毒也,三日内治之,皆可救,迟则无及矣。倘百日之外生丹者,迟尚不至于死亡,然亦必须急治,不可令其入腹,一入腹亦难救。故腹胀不饮乳者,必死无疑。盖丹症能食乳者,皆可治疗,以其胃气之未绝也。更有一种红线瘤者,尤难救援,以父服热药,遗热在胎,非药所能解耳。

    清散汤  岐天师传。内治胡漏丹。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甘草五分  当归二钱  妙栀子一钱  荆芥一钱  防风三分  生地二钱  麦冬二钱  黄柏一钱  水煎服。

    屋土散  岐天师传。外治胡漏丹。

    瓦上陈土  炒黄柏  生甘草  各研细末。蜜与醋同调涂即消。

粉瘿瘤

    瘿与瘤虽俱生于肌上,而瘿生于颈下,瘤则不止生于颈也;瘿则不破,瘤则久而破者多矣。瘿感沙水之气,皮宽不急,捶捶然也。古云瘿有三种:一血瘿,一肉瘿,一气瘿。血可破,肉可割,气可针。其实三种俱宜内消,不宜外治。惟瘤则可外治也,然亦有宜有不宜者。大约粉瘤宜用外治。盖粉瘤大而必软,久则加大,似乎有脓而非脓也,乃是粉浆藏于其内,挤出宛如线香焚后之滓,又受水湿之状。如已破矣,必挤净后用生肌药搽之,不再生,否则仍复长也。初生此瘤,必须治之,如不治,日必大甚,亦被其累。当用艾灸十数壮,即以醋磨雄黄涂纸上,剪如螺蛳盖大,贴灸处,外用膏药贴,一二日一换,挤出其脓必愈,妙法也。

    消瘿散  岐天师传。统治各瘿。

    海藻一钱   龙胆草一钱   昆布五分   土瓜根二钱   半夏一钱   小麦面一撮  甘草一钱  干姜五分  附子一片  水煎,十剂必散。

    化瘿丹  仲景夫子传。治诸瘿。

    海藻三钱  桔梗三钱  生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  半夏三钱  茯苓五钱  水煎服。

筋瘤 骨瘤 石瘤

    筋瘤者,乃筋结成于体上也。初起之时,必然细小,按之乃筋也,筋蓄则屈,屈久成瘤而渐大矣。然虽渐大,亦不甚大也。固是筋瘤,亦无大害,竟可以不治置之。若至大时,妄用刀针,往往伤筋,反至死亡,故筋瘤忌割也。必要割去,亦宜于初生之日,以芫花煮细扣线系之,日久自落。因线系而筋不能长大。或可用利刀割断,辄用止血生肌之药敷之,可庆安全。倘初生根大,难用线系,万不可轻试利刀割断也。至于骨瘤石瘤,亦生皮肤之上,按之如有一骨生于其中,或如石之坚,按之不疼者是也。皆不可外治,或用陷肿散内治则可。

    陷肿散《千金方》 ,岐天师加减。治骨瘤、石瘤。

    乌贼鱼骨一钱  白石英二分  石硫黄二分  钟乳三分  紫石二分   干姜一钱  丹参八分  琥珀末一钱  大黄一钱  附子三分  朝燕尿一钱  石矾一钱  水煎服,十剂全消。

    消瘤丹  仲景公传。可消诸瘤。

    白术三两  茯苓十两  人参三两  陈皮三钱  生甘草一两  薏仁五两  芡实五两  泽泻五两  半夏五两  各为末,米饭为丸,常服自消。

气瘤

    瘤何名之曰气?盖有时小,有时大,乃随气之消长也。断宜内散,不宜外治。既随气消长,亦可随气治之。其症不痛不红,皮色与瘤处同也,其赘则软而不硬,气旺则小,气衰反大,气舒则宽,气郁则急。故治法必须补其正气,开其郁气,则气瘤自散矣。古人有用枳壳扣其外,以艾火在外灸之,似亦近理,然终非妙法也。不若纯用补气之味,而佐之开郁散滞之品,即不全消,亦必不添增其火也。

    沉香化气丸  岐天师传。治气瘤。

    沉香一两  木香二两  白芍四两  白术八两  人参二两  黄芪八两  枳壳一两  槟榔一两  茯苓四两  香附二两  附子五钱  天花粉四两  各为细末,蜜为丸。每日服三钱,一料全消。

    外治  仲景张公密传。统治各瘤神效,但不可治日久之瘤也。小瘤根细最效。

    水银一钱  儿茶二钱  共研至无星为度,加入冰片二分,再加入麝香五厘,再研,又入硼砂五厘,再研,不见水银始可用。此药敷于瘤处,肉瘤、血瘤、粉瘤、气瘤俱化为水,约三日必消尽。然后服消瘤丹,每用一两,滚水吞服,不拘时,如筋骨之瘤,内外二法俱不必用,盖二瘤无害于人,不必治亦不须治也。

血瘤赘

    血瘤而赘生于皮外者,乃脏腑之血瘀,而又有湿气入于血中,故生于外也。初生之时,亦有细于发者,久之而大矣,小者如胆,大者如茄,以利刀割断,即用银烙匙烧红,一烙即止血,且不溃,不再生也。否则复出血瘤,一月如旧。铎于腋中曾生此瘤,甚小,如细指也,偶尔发痒。友人绐生八角虱,余心疑而更痒。自思虱遇水银则死,而书斋之中无水银也。曾为人治下疳,方中用水银,乃取而擦腋下甚重,至痛而止,夜卧则忘其痛矣,早起见席上有血筋一条,取观之,乃腋下所生血瘤已堕落矣。余啮之不能断,始知前方能去瘤也。因商酌载之,治初起之瘤颇多验。

    银锈散  家传。治初起血瘤。

    水银一钱  冰片三分  轻粉一钱  儿茶三钱  黄柏二钱  潮脑一钱   镜锈一钱  贝母一钱  各为末,搽擦即堕落。

肉瘤赘

    肉瘤,乃于皮上生一瘤,宛如肉也。初生如桃如栗,渐渐加大如拳,其根皆阔大,非若血瘤之根细小也。不疼不痒,不红不溃,不软不硬,不冷不热,其形可丑,而病则不苦也。此等之瘤,皆犯神道之忌,故生于四体,以纪罪衍,不妨顺受。倘必欲治之,用刀割伤,用火烧灸,不特无功,转添痛楚矣。

    内托外消散  治肉瘤、血瘤、粉瘤。张仲景真人传。盖湿热生耳。

    水银一两  儿茶二两、共研至无星为度  冰片一钱  轻粉三钱 麝香五分  又入硼砂五分  不见水银始可用。以此药敷于瘤处,肉瘤、粉瘤俱化为水,约三日必消尽。然后再服汤药,用人参二钱、白术三钱、茯苓三钱、陈皮五分、生甘草五分、柴胡八分、白芍三钱,水煎服,十剂永断根矣。如筋瘤难治,然亦不必治也。骨瘤亦不必治,终身大如杏也。

    治肉瘤,或男妇生在面上、颈上、手上,即可去之。

    白芷五分、人参五分,煎汤。生半夏十粒,泡于白芷、人参之内数日,将半夏切平,频擦患处,效如手取。但不可治痰血之瘤也,恐难收口。钱又选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