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主为何都惧怕和亲?丈夫粗鲁是次要原因,她们最怕的是这个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中,从汉朝开始,几乎历朝历代基本都会出现和亲的现象,而和亲最大的目的就是两国联姻,稳定政权,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游牧民族里的女人确实不如中原的女孩漂亮。 而在古装剧当中,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公主都是很惧怕和亲的。每当有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的人来朝求见时,基本都会要求和亲,而朝廷为了避免战事,也一般都会答应。而所有的妃子都带着自己的女儿躲得远远的,生怕自己的女儿被送去和亲,有时候皇帝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送过去,便把一些大臣的女儿,或者找一些长得好看点的宫女,便草草封个公主送过去。 相信著名的昭君出塞大家都知道吧,当时不光是公主,就连皇上不需要的那些妃子、宫女们都不愿意过去和亲。但是一般朝廷送过去的公主,到了那边都是嫁给当地的大王,并且成为地位比较高的妃子,按理来说是比留在朝中地位要高的,为什么这些公主都对此如此恐惧呢?难道是因为少数民族民风比较粗鲁? 我想,从康熙的一位女儿身上就能找到答案,在清朝时,康熙的女儿蓝齐儿公主就曾嫁到蒙古,那时她已经在朝中有了爱人,他就是清朝名臣李光地。但是为了国家大事,她只能舍弃了这份感情嫁到蒙古。不过到了蒙古那边她的日子也算是过得很不错的,有着他父亲康熙在后面撑腰,康熙也曾先后四次的到蒙古去看她,这在古代和亲历史中时极其罕见的,因为一般公主去和亲到了那边基本一辈子也与家乡无缘了。虽然少数民族那边的民风比较粗鲁,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可以习惯的。但是她却整日愁眉不展,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民风粗鲁这个还是可以忍受的,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两个国家就是永远的相安无事,她在这边有丈夫,有孩子,一旦起了战事,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一边是自己的丈夫,真的站在哪边都不是,所以很多公主惧怕和亲就是因为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