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播出的《下一站是幸福》,乍一看介绍,好像是一部纯粹的甜宠剧,而且立意还升华到职业女性对传统恋爱观的突破。但实际上,整部剧还是相当陈旧、低幼的偶像剧。
故事说的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主管贺繁星,和手下的实习生元宋相爱,彼此年龄相差十岁,谈着秘密的办公室姐弟恋。同时,女主还被另一家公司的大老板,男二号叶鹿鸣追求着。 甜宠剧也好、姐弟恋也好,观众都看了不少,《下一站是幸福》主打的卖点就是贺繁星,要书写她这个职场女性不仅独立成熟,而且笃定自己的婚恋观,拒绝所谓的合适,选择真正喜欢的人。 听着是一个女性独立的热血故事,但完全就是一个伪命题。 开篇几集,女主酒醉对男主贴耳诉苦,然后俩人在办公室里玩壁咚,从告白到确定关系,四五集就搞定了,看着一共洋洋洒洒的四十来集,我以为剧情之后会像《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男女主能因为爱的力量,破除周围偏见,谈一场振奋又细腻的恋爱,结果却用一个又一个误会与隐瞒,陷入脑残的偶像剧。 最大的槽点就是女主贺繁星,她绝对不是成熟女性的代表,本质上还是一个低幼傻白甜。身份是大龄职业女性,但始终是一个少女人设。 在豆瓣简介上,电视剧又名《资深少女的初恋》《资深少女的幸福生活》,标题上「少女」「初恋」这些措辞,还有包括女主在内,很多人的台词也都在强调「资深少女」的身份特点。 虽然贺繁星是在职场上历练十年的女性,但事实上,还是要求她是一个比学生还要纯洁,是个从没谈过恋爱的少女,涉世不深的懵懂姑娘。 编剧把女主描绘成一点也不物质、单纯可爱、没有利益牵扯的纯爱主角,说到底,还是传统的处女情结。 在男权社会,女性在社会地位或者家庭关系上,往往劣于男性,甚至双方是一种附属关系。姐弟恋可以说是对传统的恋爱关系的一种挑战。本来女主年龄带给她独特的优势,那些理性和成熟都荡然无存,完全弱化成低幼女孩。对于女性年龄的芥蒂,《下一站是幸福》并没有突破这个现状,是逃避这个问题,把贺繁星心理年龄彻底退化成少女。成熟女性对感情的期待,也被塑造成懵懂少女的状态,对于三十二岁的女主,编剧把贺繁星的感情或欲望还是包装成纯爱模样。所有人对贺繁星的评价无非是年轻、漂亮、单纯。这不仅是否定了年龄差异上的不同,更是否定了女性的多样。实际上,就是对所有女性采用一套相同的理想化标准。一开始塑造女主时,贺繁星对自己的婚恋观是相当笃定的,但是一谈恋爱,就是无脑状态,都不是正常的恋爱戏,女主基本处于失语状态,都说恋爱让人疯狂,编剧就完全忽略了人物的行为动机。女主和男一的感情线,完全是网络言情的狗血拉扯。两个人不知道因为啥就相爱,一次女主腰闪了,男一号帮她按摩,这一下就有好感了。重要的是,多少人看出来这是赤裸的骚扰。本来这种年龄差的姐弟恋是要呼唤平等关系,对抗女性的卑微,结果现在反而拍成了另一种油腻,这和大叔骚扰小姑娘根本没有区别。男女主又经常隐瞒实情,也是,要不怎么靠误会和猜疑撑到四十集。女主要么把男友后妈误会成前女友,要么就是找男二伪装正牌男友,男友要么隐瞒留学打算,要么避而不谈真实身份,两个人都美其名曰为对方考虑,或者是交往程度还不够,可既然真心的早早相爱,一切为什么就不能直说呢?说好的独立而自信的女性呢?而且女主和男一在一起的时候,偏偏对男二很好,比如轻松接受男二的建议,和正牌男友秘密恋爱;半夜到男二家照顾狗狗;能接受男二送的项链反而退掉了男友送的礼物;还能带着男二伪装成男友,参加同学会……女主对于男二的频频示好,丝毫没有察觉,我就纳闷了,一个能敏锐观察到其他同事之间的好感,却对天天讨好自己父母的男性毫无察觉。明明说要坚守自己恋爱观的人,却感受不到其中的暧昧和不妥当,还始终被别人的意见左右,邻居大妈一施压,就接受了「合适」男二的追求。作为独立女性,不是单单经济上的独立,而是拥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因为爱情,就模糊了自己的价值观,全程恋爱脑,这一点和玛丽苏女主没有丝毫的差别。女主贺繁星职场女性的身份更是模糊到难以辨认,这里不是说做事要多么雷厉风行,也不是为人要多么强势不易亲近,最起码能分得清工作和恋爱。像去年的《俗女养成记》,主角陈嘉玲对于大龄单身的状态,也是怅然和困惑,对待工作,她完全谈不上多么振奋热血,但最起码上下级关系处理分明,具备基本的专业度。而这部剧中,女主好歹也是一位中层领导了,一次帮同事送文件的过程中,巧遇大学时期的暗恋对象,发现对方已经准备结婚,自己最后赶到甲方那边,因为迟到,甲方要解约,贺繁星就忍不住失声痛哭。 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嘴上说着感情和工作要分开,却丝毫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工作上专业的克制和理性完全不存在。另一个在职场驰骋的精英人物,男二,堂堂一个广告公司大老板,所有情节也全程靠爱情推动。上班,和表妹助理讨论相亲进展,公司搞团购是为了讨好女主父母。下班,天天宠着小泰迪,给女主出谋划策暗送秋波,还时不时去女主家做客。与合作伙伴交流感情心得,还打赌,追到女主,广告利润提10%。大佬之间的商业协定这么任性吗?虽然增加喜剧化设置,但男二实际上还是一个充当女主人生导师的霸道总裁。无论是哪个角色,从来分不清职场和爱情,全都因为谈恋爱,二者彻底混为一谈。 总的来说,职业女性不应该只是姐弟恋甜宠剧的点缀,更不应该是玛丽苏女主看起来更独立的伪装,她们应该是有自己主体意识和性格特点的人。作为一个争取独立的人,更不能因为要成为对方的真爱,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下一站是幸福》反复强调女主的少女人设,并不是在肯定大龄女性的价值,反而是在固化社会的偏见,忽视年龄带给她们的智慧和判断。如果剧集对女性伴侣,还只强调幼齿化的取向,用玛丽苏多角恋的陈腐故事,贩卖高颜值,就不要标榜自己是在突破传统婚恋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