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中有趣的小发明,美军弹药箱的秘密

 HowNeW好牛 2020-02-14

被黑出翔的意大利

好长一段时间里网上经常流传一些二战中意大利军队的小段子,这些段子真假难辨,但大致意思都是意大利人战斗力低下,上了战场就花式投降,把德棍坑的欲仙欲死,堪称20世纪头号猪队友,吐槽机觉得最好玩的段子是中非那个。

话说在二战中期的中非,意大利军队有500多人防守一个野战机场,他们拥有混凝土构建的工事、充足的弹药,甚至还有德国人支援的两门大口径火炮。进攻的英国军队拢共才400多人,没啥像样的重武器,还是支印度裔军队。

英军指挥官对胜利不报任何期望,他做好了像绅士一样面对死亡的准备。然而开战后不久那群意大利佬悍然投降了。无法接受这种逗逼胜利方式的英军指挥官问意大利军官为啥投降,意大利人表示我们已经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凭啥不让俺们投降?

二战中有趣的小发明,美军弹药箱的秘密

花式投降意大利

英军指挥官看着阵地后方堆积如山的弹药箱默默无语,意大利人则很快给了他答案,该死的后勤部!发来这么多弹药箱居然不配撬棍!我们实在打不开那些玩意,只能遗憾的投降了,话说你们英国那边管饭的吧?听说不列颠黑暗料理很有名哎?

虽然段子里意大利人投降的理由很扯淡,但确实也揭露了二战中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弹药箱的密闭性与便捷性之间找好平衡。这玩意装的是军火,如果密闭不好,长途运输颠簸中可能直接炸掉,但密封的太好打仗时仓促间很难快速打开,怎么平衡确实是个难题。

二战中有趣的小发明,美军弹药箱的秘密

兴高采烈举白旗

来自美国女工的脑洞

其实意大利人的难题同样困扰着美国人,美军虽然不至于因为没有撬棍就投降,但爱惜小命的他们对抢出一些时间早点开火很感兴趣,尤其是作为一个母亲。儿子在海军服役的维斯塔·奥拉尔·斯托德(Vesta Oral Stoudt)女士无疑就是其中之一,她热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安回来。

斯托德女士出生在伊利诺伊州,当时年过50的她在绿河军械厂工作,主要负责给弹药装箱。长期的工作中她发现弹药箱的密封结构有问题,无论木质弹药箱还是金属弹药箱都很难快速打开,于是她从用来防磨的平纹布条(Cotton duck)中找到了灵感。

这种布条耐磨但不耐撕扯,当时人们通常缝在鞋子上延长使用寿命,那么可不可以把其中一面加上防水层和黏胶层?然后再用这东西封闭弹药箱。这样士兵们只要徒手就可以撕开这些密封物,甚至必要时可以强行撕断,可以节省大量开箱时间。

二战中有趣的小发明,美军弹药箱的秘密

麻烦的弹药箱

欣喜若狂的斯托德女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上司,然而根据上司都是猪这一万古不移的定律,军械厂的负责人并没有重视,他告诉斯托德女士:“哇哦!这是个好主意!但还是算了吧!政府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事实上你对那些官僚无能为力。”

冷水淋头的斯托德女士倒是没有放弃,1943年2月10日,她给富兰克林·罗斯福写了一封信。没错,她就是给总统写信了,在信中斯托德女士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列出测试效果,她建议彻底改变旧的密封手段。

神奇的是罗斯福居然真收到了信,而且觉得这个脑洞很厉害,他把这封信转给了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会也觉得这个脑洞很厉害,于是以军械部的名义在3月26日回信,“您建议的修改已获批准,我们认为这有特殊价值。”

二战中有趣的小发明,美军弹药箱的秘密

大致应该是这个意思

万能的布胶带

战时生产委员会没有忽悠斯托德女士,他们把产品开发工作交给了强生公司,最后生产出了可以徒手撕开,连剪刀都不需要的胶带。这种以平纹布条、防水聚乙烯、橡胶基底黏着物组成的胶带被命名为“Duck tape”,就是我们常说的布胶带。

布胶带一经推出就在前线大受欢迎,同样脑洞极大的美国大兵很快开发出无数用途。枪托不小心坏掉了?没关系!用布胶带缠一缠就可以继续用;吉普车被子弹打了几个窟窿?好办!布胶带拿去粘上就行;受伤后包扎的纱布总是脱落?没错!你需要一卷布胶带。

看到胶带有这么多应用,生产委员会自然得深入发展这条科技树的,很快就弄出了很多功能各异的其他胶带。比如两面都有粘性的摩擦胶带(Friction tape),这东西使用起来更方便,缠手榴弹或者弹夹很舒服,和布胶带一起成为小玩意解决大问题的典范。

二战中有趣的小发明,美军弹药箱的秘密

缠弹夹是个不错的主意

战后的岁月

战争结束后布胶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还走进了日常生活,虽然不像发明更早的透明胶带那样成为日常必须品,也不像电工绝缘胶带那样成为专业必需品。它通常被用来包裹通风管,或者干脆用来做简单的室内装饰使用。

至于斯托德女士,她并没有在自己的脑洞中获得收益,甚至当她的故事被外孙女卡莉·桑托(Kari Santo)讲述时很多人质疑过真实性,即使卡莉拿出了外祖母信件的底稿,还有那份打字机版的回信。如果不是一篇《芝加哥论坛报》在1943年10月24日的报道被翻出来,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开过那个很棒的脑洞。

维斯塔·斯托德女士于1966年5月9日病逝,享年75岁,和丈夫哈里共同安葬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怀特塞德县橡树诺尔公墓。不过我想斯托德女士应该会很欣慰,因为她的儿子克拉伦斯完好的从战场上回家了,并且在家乡娶妻生子,安静幸福的活到2006年才以82岁高龄离世,斯托德女士实现了她最初的期望。

二战中有趣的小发明,美军弹药箱的秘密

斯托德女士


最后再扯淡一下,事实上吐槽机通过实验得到一个很操蛋的结果,布胶带那玩意缠通风相当不好用,时间长了作为基础材料的布会变脆掉渣,完全没有透明胶带耐久。我也不晓得美国人为啥一直用这玩意,或许是我的胶带质量不佳,大伙就别去尝试了。

二战中有趣的小发明,美军弹药箱的秘密

斯托德女士的墓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