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丝楠木:神奇的帝王之木

 林小霖 2020-02-15

历史上,金丝楠木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乾隆皇帝曾赞誉金丝楠木为“天地至美”,为了得到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一世英名去盗明陵。这神奇的金丝楠木,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让人们对它孜孜以求?

2009年7月,在扬州平山堂东路北侧沈家山的瘦西湖西苑施工现场,一座西汉时期的夫妻合葬墓,在深埋地下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考古人员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出土文物推测,墓主生前家境比较殷实,可能是西汉时期的一名低级官吏。但令人惊讶的是,这座西汉墓葬竟全部用金丝楠木制作,其棺椁历经两千年,丝毫未腐。

事实上,神奇的还不只是金丝楠木本身历经千年不腐,还有藏于其中的物体。据载,慈禧太后的棺椁即是用金丝楠木制成。当年,盗墓贼撬开内棺时,便惊讶地发现,埋葬几十年的慈禧太后尸身竟依然完好,面目栩栩如生。

为了验证金丝楠木防腐的功效,据说有人甚至做过一个试验,在常温下将一块生肉放置在用金丝楠木做成的食盒内密封保存,两月后开启食盒,鲜肉不馊不臭。

于是,金丝楠木得到了一个别名,“棺材木”,意思就是“千年不腐,万年不朽”。而且有几句老话是这么说的:生在苏州,吃在广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最后一句说的就是楠木,因为柳州出楠木棺材。

名字虽不好听,但在古代,要是哪个有钱人在死后能有一块金丝楠木做为棺材板,那是相当荣耀的事情。史料记载,“尊者用大材,卑者用小材”,金丝楠木就是只有皇亲贵胄才能使用的大材。为此,明朝洪武年间,大明律更是严格规定,金丝楠木为皇家专用,民间擅用即逾制获罪,而且这样的规定一直沿用到清朝。

不过,冒死者仍大有人在,清朝大贪官和坤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他在自己的府第(今天的北京恭王府)里使用了金丝楠木,被判“僭侈逾制”,这一条,成了嘉庆皇帝杀他的二十宗死罪之一。

当然,如果仅仅用于棺椁,对于金丝楠木而言真是屈才了。要知道,楠木共分三种,分别是香楠、水楠和金丝楠。无论哪种,生长速度都极缓慢,产量也低,需要四五百年才能成材,而成材后的可用之料也仅仅是其中的1/10。在这种珍贵树种里,金丝楠木又是最好的一种,因木纹里有金丝而得名,极其珍贵。

金丝楠木坚硬耐腐,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尤其奇特的是,它温润柔和,触之冬天不凉,夏天不热。为此,除了古代帝王御用的棺椁、龙椅宝座会首选金丝楠木制作,古代修建皇家宫殿、陵寝、园林等建筑,金丝楠也是首选材料,所以金丝楠木也被称为“皇木”。而历朝历代,用金丝楠木大修宫殿的,又以明朝为最。

明代开国,定都南京。明成祖朱棣从他的侄儿那里夺得皇位后,北京便由边防重镇一跃而为明朝首都。大兴土木,修筑紫禁城自然势在必行。而用材,当然非金丝楠木莫属。

可是,好料难求,何况是如此巨量的用材。但朝廷规定,地方官必须限期找到金丝楠木。这可苦了各地官员了,谁也不知去哪寻找金丝楠木,但是皇令如山倒,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其中就包括光化(今湖北老河口)知县廖希夔。

那么,金丝楠木究竟该去哪寻觅呢?

原来,自汉朝始,皇室、贵族已将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的金丝楠木已砍伐殆尽。到明朝,金丝楠木只有在湖广、云贵和四川的原始森林中才能寻到。这些地方环境险恶,危机四伏,实在是一座座鬼门关。民夫寻找金丝楠木,往往是“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一说到采木,没有人不哽咽。

但是,对明初的基层小官廖知县来说,他也是进退维谷,如果找不到大木,交不了“皇差”,一旦上纲上线,后果殊难预料。念及于此,请不到人寻皇木的廖知县,再也坐不住了。他规定,凡是寻找金丝楠木有功者,官府重重有赏,但如果不听指挥,拒不进山采木的,将给予重罚。

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寻找金丝楠木的队伍迅速充实起来。但茫茫大山,究竟该从何处着手呢?一位精通鄂西北山川地理的风水先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是,他还只动了动嘴,他说:金丝楠木不是多生长在阴湿潮热的山谷吗?顺着大山之间的淙淙流水,是不是有可能按图索骥?金丝楠木不是高大挺拔吗?在它的下面是不是会有更多的蘑菇、菌子?听了风水先生的话,人们仿佛有了救命符咒,立刻将找大木的人马分成若干组,沿着条条小溪,向深山挺进。不知过了多少时日,突然有人惊呼—“金丝楠木!”

只见清幽的山谷,阵阵楠木香扑鼻而来,金丝楠木雍容静穆地挺立在天地之中。应声而至的廖知县,在那一刻终于心中大石落地。欣喜之余,他赋诗一首,命人刻石以传久远,这就是“采皇木诗摩崖石刻”,而它所在的这条鄂西北偏僻的小山沟,因向大明帝国贡献良材有功,被廖知县改名为“慈孝沟”,意谓对天子尽心尽力、尽慈尽孝。

令人感慨的是寻找金丝楠木的任务,事实上不仅一个廖知县成功了,否则紫禁城也修不成。可是,对于野生金丝楠木而言,这却意味着灾难。明朝也许是野生金丝楠木最大的劫难期,由于建造和修缮宫殿、陵寝,无可计数的金丝楠木被采伐,而这种过量开采的后果在不久的清初就显现出来。

有一种说法,在清朝乾隆年间,被乾隆称为“天地至美”的金丝楠木,1克价值已等于10克黄金,而即使如此,也是一木难求。在这种情况下,“乾隆盗明陵”成了一段历史公案。

据说,当时,野生的金丝楠木已经很难寻觅,但是在明十三陵中,有三座陵却有一种特殊的共性,那就是它们都主要以金丝楠木建成。这三座陵,分别是长陵、定陵和永陵。

以长陵为例,正殿祾恩殿是长陵的主体地面建筑,面阔九间,重檐四出,与故宫太和殿规制相同。祾恩殿全部用金丝楠木建成,大殿有60根木柱,特别是中间最大的4根,高14.3米,直径1.17米,两个成年人都合抱不过来。

不仅如此,长陵祾恩殿完工自明宣德二年( 1427年)建成起,至今近600年间,从未发生过倾斜变形现象。撇开建筑技术不谈,可以说正是金丝楠木的优秀品质使得祾恩殿得以几百年稳如磐石。试想,面对这些笔直粗大、千金难求的金丝楠木大柱,皇帝能不眼红?

据说,乾隆就想拆毁长陵祾恩殿,将其楠木大柱用到自己的陵上。但当时的吏部尚书刘墉、文渊阁大学士纪昀等汉族大臣听说后,都很着急,想方设法予以阻止。纪昀不愧是“铁齿铜牙”,竟然搬出《大清律例》判盗墓的条款,“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让乾隆无话可说,只好暂时作罢。

但还是有“聪明人”跳出来,奏上一本,说明陵年久失修有碍观瞻,请皇帝批准“修缮”。乾隆一看,心领神会,立即下旨对明十三陵来一次全面的“整修”。

当时,负责修缮明陵的是工部尚书金简、户部侍郎曹文埴等人,他们上了一道奏折,大概意思是,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而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请乾隆准奏将永陵来个“拆大改小”的方案,意即把永陵改小。

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的陵墓,历时十余年建成,极尽奢华。《昌平州志》称其规制与长陵一致,而“伟丽精巧实有过之”。鉴于此,“拆大改小”的方案首先选择了永陵。

结果,对明陵的“修葺”历时两年,完成之后,永陵、定陵的门、殿的形制全部被缩小。与此同时,修葺之后“多出”了不少材料。在事后的奏章中,材料的明细被列了出来,包括“大小楠木238件”等,而这些材料的去向为“拟运回京城,以备各工取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