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总是磨磨蹭蹭? 每逢开学季,是宝爸宝妈最头疼的时候。 因为,孩子进入terrible 3(可怕的3岁)之后,怀里香香软软的小天使就不见了,开始一步步变成磨人的“小怪兽”。 一位学员妈妈发私信说,今年儿子上小学了,原以为能勤快、懂事一点,可儿子这股磨蹭劲儿,快把自己逼成“催命三娘”了! 吃饭三心两意慢吞吞,总是吃一会儿玩一会儿,要么对着水杯吐泡泡,要么发会儿呆,就是不肯大口大口吃。 马上迟到了,催他快点收拾,谁料鞋子半天穿不上,好不容易穿上了,觉得不舒服又给脱了,真让人恨得牙痒痒。 晚上9点催他上床睡觉,一会想喝水,一会想上厕所,一会又缠着讲故事,讲完一遍还不满意,就在床上打滚..... 明明自己急得怒发冲冠了,孩子依然岿然不动,干什么都磨磨蹭蹭,还故意唱反调,真的好生气啊~ 如果做个排行榜,投票选出最让家长苦恼的育儿难题,我想,“孩子磨蹭”能进前十,这一大顽症,从三四岁到青春期,横扫各个年龄段,让很多家长束手无策,一把辛酸泪。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为什么怎么催都改不了? 对待孩子,我们是不是太焦虑了? 首先,有一个事实大家要知道:有时候,不是孩子故意磨磨蹭蹭,而是他们想快,偏偏快不起来。 大部分处于幼儿园、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由于神经、肌肉发育不成熟,身体的协调性比较差,大脑和手脚的配合不是很灵活,所以他们在完成一些精细动作时会比较吃力。 比如穿衣服、系扣子、用筷子、握笔等,时常显得“磨蹭、拖拉”。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其次,还有一个真相是,对待孩子磨蹭,最不管用的方式就是催催催。 不断的催促容易给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孩子一着急反而更加手忙脚乱,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甚至激起叛逆心理对着干,然后再招来父母更多的催促,落入一个恶性循环。 最重要的一点,孩子磨蹭的习惯,大部分还跟父母的引导有关。不妨扪心自问,对待孩子,我们是不是太焦虑了?孩子真的准备好了吗? 在生活中,有些家长嫌孩子吃饭慢,就给孩子喂饭,不让他自己吃;嫌孩子玩具乱糟糟的,就去帮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学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 虽然父母都是出于关爱,但我们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剥夺了孩子一次成长的机会,到头来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自己吃饭、穿衣服、收拾玩具,咱家的还得喂、还给帮忙收拾。 而且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还会让孩子滋生依赖心理,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妈妈跟在后面“擦屁股”。 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养孩子是个细活儿,并不是养花花草草,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美观,一味给他修剪掉不听话的枝丫。 在孩子磨蹭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多给点耐心,正确的引导比不断催促、责骂更有效,多让孩子学会主动参与,学会主动给予反馈。 没有任何父母天生就会育儿,也没有任何父母天生就懂孩子心里想什么。就像我们诸多工作一样,育儿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知识领域,每天多花5分钟学习,说不定就能改变孩子一生。 如果你也在被育儿难题困扰,不清楚如何引导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不知道去哪里寻找最科学的育儿指导......那么,书院推荐你加入佟春凤老师系列课程——10节父母必修课,帮你清扫50个育儿高频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