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头脑风暴已经第14期了,本期讨论了什么话题呢?为您整理昨晚群内讨论内容: 胡振明(拓普六代恒温):鹤善堂大健康平台,以前是建材类企业转型,中国每卖出十个龙头,四个龙头的心脏就属于我司产品,线下有强大的全国经销商销售网络,这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想转型做互联网,我们的经销商很难转化,缺少互联网思维。公司转型做平台是自建APP平台,也在应用市场上架,1月11日也内测会也召开了,四天过去静默成交就1000多单,问题也出现很多,例如:组织结构不清晰,岗位不明确,工作人员都是从子公司抽调,组织构架罗列出来,可以安排明年招聘相关人员,怎么推广那是战术方向的事,急需有组织构架出来,按组织构架定岗招聘,公司从平台、仓储、订单处理、客服、IT部、自媒体中心、商学院全是自建的,这和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不一样。 1)目标30亿的APP平台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该怎么来做? 2)应该招什么人? 晓萍(电商会): 一般互联网公司,电商类的主要的组织架构就是: 1、研发中心:ios、安卓、前端、后端、测试(后期如果做大了,运维等等也需要增加)业务要求比较高的,建议使用开发语言为java,如果前期试水,考虑效率可以先用php,另外,技术研发中核心的是架构师,需要一位经验在5年以上,拥有大平台经验的(比如阿里这类大平台出来的架构师,但是比较难挖,还要考虑下之前做的业务体系,是否庞大) 2、产品:产品经理(这个角色还是比较重要的,具备战略性) 3、运营: 运营总监(需要具备对互联网的技术、产品都有一定的了解) 商品运营:商品结构(偏向于营销策划方向)、数据分析能力 会员运营:会员体系的打造,裂变等等 市场拓展:市场好比淘宝天猫的流量~(通过社群、线下地推是现在比较常见的几种APP推广方式,可以考虑设立区域事分总) 客服:招个有经验的淘宝客服主管,做过那些淘宝天猫大店铺的就可以了 4、仓储:建议外包,接入外部合适的erp系统,自己开发成本太高。 建议招聘一位专业的运营总监,以及cto,整理架构和业务就比较清晰了,牛逼的运营,懂互联网产品,再懂怎么搞定技术就牛逼了,事情成一半。互联网能不能做起来,地域也是关键,人才吸引。 龙菲(社群运营): 找个运营体系擅长的团队就行,三节课里面就是针对这类企业转型互联网营销时代培养合适岗位人才的培育机构——<<运营系列和数据分析>> 晁天王(微商起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你至少得找一个懂得微商运营,懂得新媒体运营的操盘手,没有这样一个领头人,其他全是空的,每个人都是自说自话,找到这样一个操盘手,其他很多事情人对了,其实事情也就对了。通过上面简单的信息可以分析出,第一没有明显的操盘手,第二商业模式也不明确,那么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各自为战,想到哪里算哪里,脚踩西瓜皮。在没有大量用户数的情况下,做平台全是扯淡,你先想到怎么样有大量的用户数。 我们已经经历过很多案例了,一个公司发展的快慢,在微商时代跟你公司的实力投入没有绝对的关系,跟你的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当一个鸟儿在飞翔的时候才知道背上的金子是负担。原来让这个老板成为行业第一的因素,可能反而会成为在微商时代它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阻力。尤其是在这些传统公司里边,特别是这些在传统行业做得非常强势的这种企业里边,真的不是结构的问题,是思维的问题,这方面我有很痛的领悟。 老公司跟新公司完全独立分开,老公司当成新公司的供应商,而且是多公司运作,既然公司实力这么大,完全可以当一个集团公司来新的集团公司来运营,用入口平台,跨行生态的思维来做。 再利用资本股权的方法,新公司直接奔着上市去成立集团公司,用入口平台跨行生态,成立四间公司来做。一间是用来做生态做资本的公司,一间是用来做商服做销售的公司,一间是用来做平台的公司,一间是用来做跨行的公司。这就是我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叫入口,平台,跨行,生态。 既然您说的公司这么有实力,那就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思维的问题,那现在呢,就一定是要用全新的思维,甚至是用全新的人马来做全新的项目,千万不要想到把原来的人融到新的项目里面去,人的思维是最难改变的,就好像是一个做销售的人,经常讲的是叫剑锋所指,所向披靡。那一个做资本的人呢,就叫智融天下,联创未来,所以你把这些不同的人融到同一间公司里边是融不到一起的,每个人都看对方不顺眼,就好像那些你公司里面的老臣们看到新进入公司的这个新项目的人也看不顺眼一样。 托尼富(微商吸粉裂变): 我讲一个逻辑吧。 要想开清楚组织架构,就必须弄清楚业务流程,只有弄清楚业务流程,那会出来关键岗位,而要弄清楚业务流程,就必须设计好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决定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决定关键岗位,关键岗位出来了,组织架构自然就出来了。战略得老板自己来。然后再招这个人。否则,才会真正一头雾水。战略不能靠招聘的人来制定的,那太搞笑了。老板干什么?定战略,找对人。战略包含什么?商业模式就是重中之重。如果不弄懂逻辑,是瞎扯蛋。老板思维是要改变,按照他目前的情况来说,他的思维没什么多大的问题。 商业模式影响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决定组织架构。 唐人(全家福): 我认为建立组织架构很简单:这几个部位需求,首先肯定是️一位领袖,那么这个领袖也不用去安排,让大家挑选,他最擅长的职位,然后再进行细化培训,发挥你团队个人的长板,从这方面开始建立架构。 帅领(社交电商平台): 一、先要有操盘手 二、从运营:1、招商2、运营3、培训 三、再根据钱货人的关系;合同,发票,税务;有财务,法务,物流,售后。 起新项目,外招操盘手 阚红岩(企业咨询): 现有的老臣没办法适应社交电商思维,只能让贤和特长及过往功绩没有关系,要做的就是给予新人支持,资源和管理经验上的支持。老臣们坐在功勋部上耀武扬威,甚至刚愎自用,新人放不开手脚呀。 原来代理商是可以转成现在代理商的,前提是商学院培训他们下面员工,直销和美业很多转型微商做的很快就是这个模式。 陌少(操盘手): 一般大企业,进军社交电商领域,都建议老板垂直管理,打造新团队。凡是用集团老人来做社交电商平台的,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 陈遥(爱库存): APP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卖货的场。个人不太建议把APP作为主要的场,要利用微商思维,APP你要先把流量引导注册,再转化,还不如小程序直接在微信中传播,下单,转化流程更快捷。特别是做传统企业转型的,看到互联风生水起的,其实也是尸骸遍野。 技术很重要,但是千万不要重技术,不然就是烧钱。技术上的坑有很多,胡总的强项应该是供应链和渠道管理,如果借势借力,把手上现有的资源通过规则激励变化为你的雇佣军,从三个字去考虑,有什么,要什么,怕什么。 典型的传统企业的思维啊,你觉得有多少人最后能玩大数据,那么多品牌在天猫开店,数据又怎样?上来不要就想着做平台,死得快。不要想着APP是孩子,他就是你赚钱的棋子,别那么多情怀。你试试APP下载的成本,就好比买了一件100块的羽绒服,一个冬天干洗三次,每次干洗80块,还不如直接买4件。APP的坑对于传统企业转型的到处都是。 王重阳(微商公司正规化咨询): 企业转型,自己去一点一点学? 学费还没交完,新的东西又来了,一直在交学费。从历史案例来看,只有收购成功的,没有自己做新业务成功过的案例。30亿目标,自己花那么多钱去养团队,还不如拿这些钱,找人,帮你审核好,收购标的。1000万 在技术上水花都砸不起来,1000万请顾问团队,你看群里有多少人帮你把收购标的查的内裤啥颜色都知道,现在 行情那么差,收购起来,价格好谈的很,只是一个GMV,找微商品牌在你这里过流水啊。有钱的基础上要完成目标的办法太多了,最差的方案就是自己做从0开始摸索。 东羽老师(一起触电CEO): 个人关于微商APP的建议: 1.思维关:向赚钱的项目学习,能坐电梯为啥要爬楼梯呢>?微商代理制度是目前最容易做起来的微商模式,APP还没有看到真正成功赚到钱的,慎重, 2.资本关:资金雄厚的听@王重阳 微商模式财税合规 张阳(王重阳)老师的,有钱就去收购大法简单,直接粗暴,不懂建房子,为啥不能直接买房子! 3.模式关:龚老师说过:不要模式创新,90%微商大企业老公司都在用的模式,一个新人公司凭什么去创新,和华为新员工进公司一个月就写万言书给任正非被开除,是一个道理,咱们要新入行,懂行,赚到钱,再能够创新, 4.选人关:真有BAT技术大牛软件工程师坐在咱们面前讲方案,咱们分辩对错?如果没法去评估他是带你赚钱还是带你掉坑的时候,回头是岸, 5原创关:微商公司连下单系统的APP都直接找现成,不要想自己开发,真的坑,帮你从零开发APP的公司如没有微商行业经验,你会被气的吃不下饭, 老许(微商模式证券化探索者): app获客成本太高,谨慎而为之,不要为了一个未知或低频的消费行为去做一个app,风险太高。要洞悉如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或行为习惯,微信每天占据最多时间,其次淘宝,京东等,购物前必定会先看一轮比价,找优惠券等,目前没有一款低频使用的app能活的长久,并且还是传统企业转型,这一步稍微晚了一点,没有专业的人才更不要轻易走这条路,可以采取更轻的模式,轻技术重运营,想调头容易。仓储可视具体情况,租或自建完全看财力和品类,能否满仓运行。19年之前,靠商业模式的创新还能走,但已经步履蹒跚,靠技术创新并不是人人都能做,且行且珍惜。 内容有删减,整理:连东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