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栀逍遥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2-15

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组成】柴胡10g 当归12g 白芍30g 白术12g 茯苓15g 甘草6g 牡丹皮12g 焦梔10g

【用法】加薄荷、生姜,水煎服。

【主治】肝脾血虚发热,或潮热晡热,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怔忡不宁,或舌赤口干,或月经不调,肚腹作胀,或小腹重坠,水道涩痛,或白带时多时少等证。

【证析】本方所治诸证,属于肝郁化热,耗损阴血,肝阳偏亢,疏泄失调病变,证象可从气血津液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气郁化热,阳气不能正常出入少阳三焦,遂呈潮热、晡热。时日稍久,热耗阴津,遂呈舌赤口干。目为肝窍,肝阳偏亢,虚火上炎,遂呈头痛目赤。肝郁血虚,影响心体失养,心神不宁,遂呈怔忡、不寐。肝失疏泄,气郁不舒,壅于腠理三焦,则胁肋胸腹作胀等证见矣!气病及津,阴津不能正常升降出入,则自汗盗汗,小腹重坠,水道涩痛,白带时多时少等证见矣!所述经行参伍不调,带下多少不定,是其肝气郁结,经脉时挛时舒表现,可以作为辨证依据。

【病机】肝郁化热。

【治法】清热疏肝法

【方义】肝气郁结疏泄失调,是诸证病机。治宜调气疏肝;病性属热,法当清其郁热,只有清热与疏肝并举,才合此证机理。本方体现清热疏肝法则,正是针对此种病机而设。方中柴胡长于疏肝理气,舒展少阳三焦气机,得薄荷辛凉宣发相助,畅气作用为之增强;焦梔清肝经气分之热,牡丹皮清肝经血分之热,与柴胡、薄荷相伍,能呈清热疏肝功效;配当归养血活血者,补肝之体,行血之滯也;配白术健脾者,补脾之虚,防肝之侮也;配茯苓渗湿者,气郁其津,乃借此导湿下行也;配芍药、甘草柔肝缓急者,借此舒缓经隧,协助柴胡、薄荷调理肝之疏泄也。肝郁得疏,肝热得解,营卫理而疏泄调,则诸证瘳矣!本方是由逍遥散加牡丹皮、栀子而成,古今方书均将本方附于逍遥散下一带而过,不作正方。本书列为正方,是因所治证候展示了肝系疏泄失调可以涉及气血津液各个方面;在方剂结构上展示了疏肝药与清肝药合用配伍形式,可以开人眼界,启人思维,仅作附方,易为学者忽视。

【应用】本方可以用于下述几个方面:

1.头痛、目涩,兼见性急易怒、舌红苔少、脉象弦数。此为肝郁化火,阴虚阳亢。可于本方减去白术,加入生地黄、玄参、社蛎、钩藤、桑叶、菊花、大黄之属,增强清热平肝之效。

2.胸胁、脘腹、腰骶胀痛、痛经,兼见心烦易怒、舌红脉数者,可于本方加入枳売、木香、郁金、槟榔片之属,或与金铃子散合用,增强疏肝理气之功。

3.自汗、盗汗。审其确属肝郁化火,疏泄失调,可用本方加牡蛎、黄芪敛汗固表,茵陈、滑石导湿下行。

4.小腹坠胀,小便涩痛,兼见心烦口苦者,可用本方加木通、车前、黄芩、银花藤。增强清热利湿功效。

5.带下赤白,兼见稠黏臭秽、性情急躁者,可用本方加樗根皮、车前仁、黄柏以清热疏肝、除湿止带。

6.月经不调。可单独使用本方,亦可随证加减。气郁较甚加香附以疏肝,经量甚少加生地黄、玄参以养营;月经量多加地榆、黄芩、牡蛎、乌贼骨以清热止血。

7.眼科用此方治青盲、暴盲、目涩、头痛。

【歌括】

丹栀逍遥芍当归,柴芩术草姜薄随,

肝失疏泄呈郁热,清热疏肝莫失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