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16郴州20题4分)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s,则小明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明以原速与小 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3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解析】 小明的速度,依题意有:s小丽+s小明=s,即v小丽t+v小明t=s,即3m/s×t+5m/ s×t=400m,解得t=50s.550命题点4s-t、v-t图像的理解及的相关计算1.(2015衡阳12题 2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A.两个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 小华跑得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第1题图C【解析】由图像可知,小明的s-t图像是一条直 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s-t图像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 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由图像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正确;由图像可知,全程中 ,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C.2.(双选)(2015株洲16题3分) 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 度是原来的1.5倍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第2题图AD【解析】从图像中可知,甲和乙在10min到达图像中的 同一点,即在该点相遇,A正确;甲在10min内通过的路程为3km,而乙通过的路程为1km,则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B错 误;相遇前,乙在10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后在5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km,则速度是原来的2倍,C错误;整个 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乙的平均速度为,则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 倍,D正确.故选AD.常考类型剖析类型1速度公式()的相关计算例1(2016扬州改编)小明坐在一列从扬 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动车从上桥到离开桥,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_ _____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m,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s.501 15023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1章机械运动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基本单 位:①________,符号:②________.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③______)、毫米(mm)、微 米(μm)、纳米(nm)等.单位换算:1km=1000m,1dm=④________m,1cm=⑤________m, 1mm=⑥______m,1μm=⑦________m,1nm=⑧________m.米mcm10-110-21 0-310-610-9中考要点全梳理考点清单(2)常考长度估测: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b.普通中学生的 身高大约是1.60⑨________;c.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⑩________;e.一张纸的厚度 约为0.1?______.(3)测量工具常用测量工具:?________、三角尺、卷尺.精确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mcmmm刻度尺(4)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量程:刻度尺的测量?________(量程要适待测物).分度值:指相邻两刻 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分度值,知精度).看: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精确程度(零刻磨损换整刻). 示例1范围放:零刻度线?________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______ __,不能歪斜.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____.记:测量结果要由?__ 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对准平行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单位示例2如图甲、乙所示,刻度尺的使用正确的是 ?________;如图丙刻度尺的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_.21甲B4.00cm 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基本单位: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其他常用单位:小时(h) 、分(min)等.单位换算:1h=______min,1min=______s.(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 、沙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运动场和实验室:________.(3)常考时间估测:a.演奏1遍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歌用时为46s;b.普通中学生跑完100m用时约15__;c.成年人1min脉搏跳动大约70次;d.橡皮从 课桌上落下的时间大约为0.5s.222324252627秒s6060停表s3.误差与错误误差 定义_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差别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________、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等测量错误造成原因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区别误差是__________避免的, 错误是________避免的(均选填“可以”或“不可以”)2829303132测量值真实值平均值 不可以可以考点2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参照物定义:人们在判断物体的运动 和静止时,总要选取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说 它是①________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②________的.运动静止参照物的选取原则:(1)参照物的选 择是任意的,但不能将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2)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3)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 理学中一般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适总时结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 于所选的③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考点3运动的快慢1.速度(1)判断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的路程①________的物体运动得快;b.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他们所 花的时间,所花时间②________的物体运动得快.长短(2)速度定义:在物理学中,把③________与④_____ ___之比叫做速度,用符号⑤________表示.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⑥________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 时间内通过的⑦________,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⑧________.路程时间v快慢路程快(3)公式及各 物理量的意义s表示路程,单位m(km)公式:v=⑨ ______t表示时间,单位s(h)v表 示速度,单位m/s(km/h)单位换算:1m/s=⑩________km/h变形公式:求路径s=?________;求时间t =?___.特别提醒: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4)常考速度估测: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b.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3.6vt2.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______且?____ 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 ______.(3)平均速度定义:在变速运动中,常用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意义: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直线速度不相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填 “√”或“×”,如不正确,请在下面的空白处说明错误的理由.1.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理由:2.物体在全程上平均速度等于各段路程上平均速度的平均值()理由:失警分示相同时间内运动的 路程越长,则速度越大;相同路程,运动时间越短,则速度越大××求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1.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厢中向 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 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RJ八上 P17图1.2-3)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_____(2016郴州7改编)乙车图说物理2.如图所示,同速同向行驶 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以地面为参照 物,它们是__________的,选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为参照 物,则另一个是________的.(2014资阳15改编) (RJ八上P18图1.2-4)运动静止3.①如图是加油机给战机 加油的情形,以________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 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RJ八上P18图1 .2-5乙)(2016泸州3改编)②如图是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的情形,两者在空中的速 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当加油机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给战斗机加油时,加油机的动能________、势能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加油机地面相同减小减小 4.如图,站在扶梯上匀速上楼的小红,以一楼地面 为参照物,她是________的,以扶梯为参照物,她 是________的.(2016海南3改编)(RJ八上P18图1.2 -5)运动静止中考考点清单湖南三年中考命题点1时间、长度、速度的估测3.(2016岳阳1题3分)关 于某中学生的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质量50kg B.正常体温42℃C.步行速度5m/sD.身高1.65cmA【解析】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40~60 kg,正常体温为37℃,步行速度大约为4km/h,合1.1m/s,正常的身高在1.5m~1.8m.4.(2016益 阳1题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你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人正常眨一次眼 睛所用时间约为10s【解析】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A正确;指甲的宽度约为1cm,B错误;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 m/s,C错误;人正常眨眼一次的时间大约是1s,D错误.A命题点2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2.(2016怀化19题3分 )小明同学在参加今年物理实验考查时,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物体长度为____ ____cm.【解析】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即1mm;因为物体两端对应的刻度分别是2.00cm和5.25cm,所 以其长度是5.25cm-2.00cm=3.25cm.第2题图13.253.(2015张家界11题2分)如图所示是用 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解析】 使用刻度尺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垂直;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根据题图中被测物体的端点可读出物体的长度为1.35cm (其中0.05cm为估读值).第3题图A1.35命题点3参照物的选取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1.(2016邵阳2题 2分)“五一”劳动节,小华一家自驾游新宁崀山.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小车的车厢B.对面驶来的小车C.路旁的小树D.沿途的建筑物【解析】根据 题意,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因而他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而B、C、D均相对于小华发生了位置改变.故选A.A3.(2 016长沙19题3分)长沙市万家丽路快速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则 ()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B.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C.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D.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D【解析】司机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始终不变,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A错误;汽车相对于高架桥位置不断改变,所以以高架桥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B错误;汽车和司机相对于桥上的路灯是向北运动的,C错误;路灯相对于司机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以司机为参照物,路灯是运动的,D正确.故选D.命题点4速度的相关计算1.(2014湘潭1题2分)某中学生按正常速度步行4km,所需要时间大约是()A.40sB.8minC.1hD.4h【解析】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步行4km所需的时间≈3.333s≈55.6min≈1h.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