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在孩子的标签曾经在网上浏览过一篇文章,现代的孩子。当时认为他写的。很正确很深刻。充分揭露了现在孩子的缺陷与不足。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摘要: “吃精制食物,娇弱的胃口让他们厌恶颐养劳动体魄的粗蔬和五谷。穿漂亮衣服,卫生的观念将他们隔绝于孕育万物的风雨和泥土。在高楼里居住,远离童年游戏,远离儿童天然的集体主义。出门要乘车,闲置起造物主为行走而赋予人类的双足。懂得哪个级别的官大,哪种牌子的产品好;不懂什么是蒲公英,什么是布谷鸟。每天能看到汽车,看到钱;看不到日出与日落,看不到地平线。天天听机械的声音,听人类放声叫卖的声音;听不到鸟儿的啼叫,林子的籁响。” 确实现在的孩子如温室中的花朵不堪一击。 有的孩子骄奢淫逸,好逸恶劳,刁蛮任性。 有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 有的孩子甚至对父母伸手就打,张口就骂,毫无教养。 我们都在责怪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现在的孩子不行了,一代不如一代了。 是的,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也在想他们为什么不努力?他们为什么堕落?为什么沉沦?为什么骄奢淫逸,好逸恶劳。 这恐怕是每个父母或者长辈心中的疑问吧。 直到我在一个短视频当中听了清华大学老教授的精辟言论之后,才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答案。 有些人,不配为人父母。并不是说他们不爱孩子。而是有些父母固执的在错误的路上越跑越远。 二、老教授直言在一则采访中,清华大学社会系老教授曾经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觉得就是它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淘汰机制。就是我,我的观点啊,就是这个社会,我们的应试教育就是一个淘汰人的机器,就是你进到这个应试教育,你能进到这里,你这个高考不合格,那对不起,必须上大学在中国,那这里呢,上大学,不上大学每年淘汰的人有很多,你不上大学里,所以在这里面有很多人心灰意冷的,但是呢,他们也需要温暖,他也需要找到认同,他也需要有自豪感,所以他这些人走到一块,他自己创造自己的亚文化,在这个亚文化里,他活得很自在。” 可能有些人并不理解老教授的话。可是作为从中国的全日制教育系统中走出来的一员,见过那么多同学见过那么的老师,看过那么多悲剧,也见过那么多喜剧,对此我深有体会。 三、学习不好的孩子也需要被赞扬学习不好的孩子也需要温暖,也需要关怀。他们也需要被认可,被肯定被尊重,被赞扬,被奖励。 但是我们所做的呢?我们只只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们却从没有问过孩子们想要什么。 我们指责问孩子为什么你不努力学习?你为什么要追星?为什么要打游戏? 恐怕那样责备羞辱甚至威胁孩子的家长,都是小时候学习并不好的家长吧! 有的时候觉得家长很可笑,什么意写作业鸡飞狗跳,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支铅笔20米,爸爸还要掏出40米的大砍刀。 有的时候我只觉得家长在证明,孩子不如自己聪明,或者在间接的告诉孩子你就是很笨。 一句为都是为了你好,就可以让有的家长肆无忌惮的伤害孩子。 有时候孩子遭受的暴力,不是来自外界,是来自家庭。 有些笑话虽然很好笑,但是经不起细品。比如这个: 一个孩子因成绩不好又被妈妈骂是笨鸟,孩子不服气地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当妈的追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來,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比如这个: 孩子挑食:因为家长买的孩子不喜欢吃,或者家长做的不好吃。 家长不挑食:是因为家长想吃什么就卖什么。 有的时候,的确是我们欺负了孩子,而不是孩子辜负了我们。 家长寄语: 1.孩子不是小大人,有的时候他们并不能理解我们所讲的大道理。 2.与孩子沟通多考虑他的天真,多进行换位思考。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一定是让你照顾别人孩子像照顾自己的孩子那样。想想自己小时候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