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的诗作《帝京篇》说了啥?其实他的诗写得很好,被人忽略了

 江山携手 2020-02-15

李世民军事天赋极高,自身又勇猛绝伦,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以盖世神威平定天下,开创了大唐盛世,被四方民族共同尊为“天可汗”。虽说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李建成、迫使父亲李渊让位,都成为李世民的人生污点,但那是形势所逼,身不由己。总的来说,李世民称得上一位千古大帝

李世民画像

唐诗是中国文化一个绮丽的符号,创作它们的诗人,社会身份形形色色,覆盖三教九流,贫贱富贵千差万别。在李白、杜甫之前,王绩、陈子昂等人开创了唐诗的新气象。还有个初唐诗人的身份很特殊,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后人对他的诗作评价也很高。

《沁园春·雪》有一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点评得很妙。秦始皇和汉武帝比“刘项不读书”强了很多,但却吟不出《大风歌》和《垓下歌》那样的句子。唐太宗身边有名相魏征,还有房玄龄、杜如晦一大批能人,文治方面做得相当好,但天下初定,文治的效果体现得比较慢。就唐太宗本人来说,他的文采也是很优秀的。他的诗从意境、气势来说,与普通文人的“风骚”自然不搭边。

李世民做了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足以欣慰。有一回他登高远眺,胸中豪气万丈,当即写了十首诗,叫做《帝京篇》。这十首诗有的描写帝都的雄伟壮丽,有的展现闲暇生活的乐趣,打猎、游玩等,展示了李世民高雅的志趣,还不乏一些自我勉励、警示的句子,通篇都是正能量。

贞观之治相关绘画

我们先摘录其中一篇共赏,《帝京篇》第八: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一看就知道,这一首写的是饮宴。美酒佳肴摆满华美的席子,宫廷乐队在近前敲钟击磬,演奏大雅之乐。场所大概是皇家园林,可以观赏百兽。李世民在想什么呢?感叹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欢乐的时光太短暂。李世民是个勤政的皇帝,而且行军打仗往往要御驾亲征。这首诗里虽然没有说“向天再借五百年”之类的话,也叹息了光阴似箭。最后两句不妨用流行用语解释,人生成功了更要珍惜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眼里不要只盯着钱。

接着再读一首,《帝京篇》第十: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头一句简单,意思是纵观天地万物,不禁思绪万千。“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这句很形象,佛福可以看见这位天朝大帝凝神读史书,然后掩卷怀古的样子。李世民接着说,上古帝王住的地方虽然美其名曰宫殿,其实不过是大一点的茅草屋而已,而今的皇宫巍峨华美。不论什么人,身处高位,一定要谦虚警惕,切忌忘乎所以。随后两句说的是如何治理国家,对百姓要以仁为主,刑罚和赏赐一定要谨慎之类的,无需多说。

李世民剧照

最后的两句里的“六五”、“四三”是说啥呢?有人光看字面,理解为卦象。其实通过诗中前后语境解读,就可以弄明白。前面讲的是如何治理好国家,这里的六五、四三都是指上古的圣王、明君。上古不光有三皇五帝的说法,实际上明君很多,也有六帝、四皇的说法。三国时期的著名文人何宴写有一首《景福殿赋》,里头有一句,“方四三皇而六五帝,曾何周夏之足言”,大拍魏明帝曹叡的马屁,说他的功德足以与古代四三皇、六五帝相比。

这样再看李世民的诗句就一目了然了。李世民说上古圣王开创的盛世,非常难以企及,“诚难继”,“非易仰”。只有推行教化,假以时日,等到全天下的民风逐渐变得返璞归真,盛世就到了,到时候再举行封禅大典。

读了《帝京篇》两首,我们发现李世民的诗从艺术、技巧角度而言,至少写得中规中矩,遣词用字妥帖,读来没有丝毫生硬、造作的感觉。这说明李世民的确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文采也相当不俗,不存在附庸风雅的痕迹。李世民的诗很少,水准较高,比起后世那位写了上万首诗的乾隆皇帝,甩他何止十条街。恐怕乾隆坐火箭也追不上。

明代文人胡应麟在《诗薮》里点评唐太宗的诗,原话是“唐初惟文皇《帝京篇》藻瞻精华,最是杰作”。这个评价着实不低了,初唐杰作不是随便说的。看来读李世民的诗,最好抛开他的“大帝”身份,以免遮挡了他的文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