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 白话版】2 痉湿暍病脉证

 昊晟堂 2020-02-15


一、太阳病,如表现为发热、无汗,反而怕冷的,叫作刚痉(一作痉,下同)。

二、太阳病,如表现为发热,出汗,而且不怕冷的,叫作柔痉。

三、太阳病,如表现为发热,脉象沉而细的,叫作痉病,属难治之病。

四、太阳病,如果发汗太多,就会变成痉病。

五、外感风邪之病,若误用攻下之法治疗,则会变成痉病,如果再发汗,必然会引起四肢筋脉拘挛。

六、久患疮疡的病人,虽然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不可发汗解表,如果发汗就会变成痉病。

七、病人如果表现为身上发热,足部寒冷,颈项拘紧转动不灵活,全身怕冷,有时头部发热,颜面眼睛发红,只有头部不自主地摇动,突然牙关紧闭不能张口,角弓反张的,叫作痉病。此证若以汗法治疗,寒邪与汗湿相结合,会使病人表更虚,怕冷更加严重。

八、病人发汗以后,脉象起伏屈曲如蛇行之状(一说:其脉浛浛)。病人突然出现腹部胀大的,为病将痊愈。如仍见发汗前的脉象,或再见沉伏而弦的脉象,这是痉病。

九、痉病的脉象是:以手按之紧而弦,自寸至尺上下三部都是这样(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中说:患痉病的人,脉象伏而坚,自寸至尺上下三部都是这样)。

十、患痉病的人身上有灸疮的,属难治之病。

十一、病人,太阳病的症状具备,又出现筋脉强急,脉象反见沉迟的,这是痉病。用栝楼桂枝汤主治。

【栝楼桂枝汤】方

栝楼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以上六味药,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取微汗。如不出汗,服药后过一会儿,大口服热粥以助发汗。

十二、太阳病,如表现为无汗,而小便反少,气逆上冲胸间,牙关紧闭不能说话的,刚痉即将发作。用葛根汤主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以上七味药,捣碎,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然后加入其他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不须喝粥。其余将息及禁忌与桂枝汤法相同。

十三、痉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所表现的主要症状是:胸腹胀满,牙关紧闭不能说话,角弓反张,卧时不能接触床面,下肢孪急,而且必然出现切齿,可给与大承气汤治疗。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二合)

以上四味药,以水一斗,先煮厚朴、枳实二味,取五升,去滓,加入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再加入芒硝,煮一二沸,待温,分二次服,大便通利后,停服。

十四、太阳病,如表现为关节疼痛剧烈而心烦,脉象沉而细(作缓)的,这叫湿痹(《玉函》称:中湿)。有湿痹的证候,又有小便不通利,大便反而比平时快的,只应当用通利小便的方法治疗。

十五、患湿病的人所表现的主要症状是:全身疼痛(一种说法是:疼痛而心烦)。发热,身上的颜色暗黄,如烟熏过的样子。

十六、患湿病的人,但见头部出汗,背部强直,想盖被子或烤火,如果用攻下的方法治疗,病人就会发生呃逆,或胸中胀满、小便不通利(一种说法是:小便通利);至于舌上的白滑之苔,是因为误下使热陷丹田,寒湿仍聚于胸中,因而口渴想饮水又不能饮,就会出现口中干燥和心中烦闷。

十七、患湿病的人,误用攻下之法治疗,若病人额上出汗,稍有喘息,小便通利(一说为:不利的),为死证。如果出现腹泻不止的,也是死证。

十八、风邪与湿邪相结合的病人,全身都疼痛,应当用汗法治疗即可痊愈,假如正当天气阴雨不止,医生说:这种病可以发汗。然而发汗以后,病却末愈,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发汗以后,汗出太过,风邪虽随汗而去,而湿邪仍在,所以不会痊愈。治疗风湿病,应该用汗法,但只能使病人微微似有汗出,这样就可使风湿二邪都排出去了。

十九、患风湿病的人,如表现为全身疼痛,发热,面色发黄而又气喘、头痛,鼻子堵塞而又心烦,脉大,饮食正常,这是腹中肠胃调和没有病变,因为头部受了寒湿,所以会出现鼻子堵塞,把药放入鼻中,病就好了(《脉经》中说:病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

二十、患湿病的人,全身剧烈疼痛而心烦,可给与麻黄加术汤发汗为好,切不可用火攻的方法来治疗。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

二十一、病人表现为全身疼痛,发热,每日傍晚申时更加严重的,叫作风湿病。这种病是由出汗时感受风邪,或长时间贪凉感受寒湿所引起。可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 ,去皮尖,炒)

上药剉为麻豆大小,每次服四钱,以水一盏半,煮取八分,去滓温服,取微汗,避风。

二十二、风湿病人,表现为脉浮,身体沉重,出汗怕风的,以防己黄芪汤主治。

【防已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药剉如麻豆大小,混合均匀,每次用五钱七分,再加入生姜四片,大枣一枚,加水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待温时服下,过一定时间后再服。若有哮端的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的加芍药三分,有气上冲的加桂枝三分,下焦有陈寒病的加细辛三分。服药后应当感觉皮中如有虫爬行,如感觉腰以下寒冷如冰,服药后坐在被上,再用一条被围绕在腰以下部位,使之温暖,有微汗出,即可痊愈。

二十三、患伤寒病八九日,仍不痊愈,风湿二邪相互结合,病人身体剧痛、心烦、不能自由转侧,不呕吐又不口渴,脉浮虚而涩的,用桂枝附子汤主治;如大便己实,小便通利,则用去桂加白术汤主治。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生姜(三两,切)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以上五味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待温,分三次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

以上五味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待温,分三次服。第一次服后可出现身体麻木,约过半日再服一次,当三服都尽以后,病人会出现眩晕症状,不用责怪,这是白术与附子的药力在皮中逐除水湿之邪未尽的缘故。

二十四、由于风湿二邪相互结合,病人出现关节疼痛,心烦,筋骨抽掣疼痛而不能屈伸,动之则疼痛加剧,出汗,气短,小便不通利,怕风不想减衣服,或者身体稍有肿胀的,以甘草附子汤主治。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以上四味药,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第一次服后微有汗出,病可痊愈。如服药后饮食正常,则不需再服。若汗出后仍有心烦的,则服五合。若恐怕服一升量多的,以服六七合为好。

二十五、太阳中暑病,所表现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怕冷,身体沉重而疼痛,脉弦细芤迟,小便以后寒栗而毫毛耸立,手足冰凉,稍有劳动,身体就会发热,并可见张口气喘,门齿干燥。若误用汗法治疗,怕冷就会更历害;若误加温针治疗,发热就会更重;若反复用攻下之法治疗,就会使小便淋涩疼痛更重。

二十六、所谓太阳中热病,就是太阳中暑病,叫作暍病,其表现为汗出、怕冷、身体发热而口渴,以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以上五味药,以水一斗,煮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二十七、太阳中暍病,如表现为身体发热、疼痛严重,而且脉象微弱,这是因为夏天伤于冷水,水湿行于皮中所引起。以一物瓜蒂汤主治。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七个

上药剉为末,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一次服下。

【原文】

一、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一作痉,余同)。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反不恶寒,名曰柔痓。

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为难治。

四、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五、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

六、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七、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八、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浛浛)。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痓。

九、夫痓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十、痓病有灸疮,难治。

十一、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痓。栝楼桂枝汤主之。

【栝楼桂枝汤】方

栝楼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

十二、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痓,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三两,去皮)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咀㕮,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十三、痓为病(一本痓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十四、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十五、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十六、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十七、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十八、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十九、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

二十、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

二十一、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二十二、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已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 ,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二十三、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生姜(三两,切)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二十四、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二十五、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二十六、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十七、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七个)

上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