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当皇帝后,想认朱熹为祖宗,没想到一理发匠打消了他的念头

 玥儿文史 2020-02-15

朱元璋是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草根皇帝,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读不上书,为了有口饭吃只好去给地主家放牛,受尽欺负打骂,小小年纪便饱尝人世间的心酸疾苦,后来一场饥荒,夺去了朱元璋父母及兄长的性命,朱元璋为了生存下去,只得去庙里当了和尚,后来云游四海,四处化缘,虽然过得艰苦,但也磨砺了他的性情,增长了他的见识,而这一切,也为朱元璋后来的领兵征战打下了坚实基础,后来,朱元璋历经多番苦战,终于战胜了张士诚、陈友谅等一众劲敌,扫清一切障碍,建立了大名鼎鼎的铁血王朝——明王朝,朱元璋也完成了从一介贫民到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的华美转变。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很多皇帝即位后,都想着要将家族祖先的血统追溯得更光辉一些,其实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是一样,如果在人群社会中有了事业上的成就,就一定要寻根找根,而且会将根塑造得尽可能光辉一点,像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就想要找一个光辉的根,追溯历史,李姓人物,最著名有影响力的莫过于老子,老子在学术上的成就非常的了不起,于是唐太宗就设法把自己说成是老子的后代,不过呢,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就还是不够,还要将老子捧得再高一点,于是后来李唐子孙就将老子捧为教主,成为“太上老君”,封为道教的教主,而道教也实际上成为唐朝正式的国教。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也跟李世民一样,有了同样的想法,历史上的朱姓人物中,朱元璋选择了儒学集大成者、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所以大捧朱熹。本来,朱元璋想将自己的祖宗与朱熹扯上关系,但毕竟他是一代帝王,这种事情不能过分去勉强,不过张献忠在到处流窜之时,有一天打到了张飞庙,得知庙中供奉的神像是张飞时,也懂得姓氏宗族的人伦道理,一时兴起,便要到庙里祭拜,并且下令让部下写祭文。不过张献忠没有什么文化,所以那些被他胁迫的文人写的引经据典的祭文,张献忠一篇都看不懂,大为不满,恼羞成怒,一连杀了好几个文人,最后还是自己写了一篇:“你姓张,咱老子也姓张,既然这样,那咱两就连宗吧!”就这样连起宗来,成为千秋笑柄。

朱元璋作为坐上龙椅的开国皇帝,其做法自然跟张献忠那等愚蠢蛮横不同,不过就在朱元璋打算将朱熹拉进自己的先祖行列的时候,有一天碰到了一个同样姓朱的理发匠,于是朱元璋便问理发匠是不是朱熹的后代,但没想到理发匠说:“我不是朱熹的后代,朱熹绝对不是我的祖先。”朱元璋便说道:“朱熹是前辈,是有名的大学问家,你便认了吧。”没想到理发匠还是坚决否认:“绝对不是。”

有了这样的一趟遭遇,朱元璋的“攀亲”思想也开始有了动摇,朱元璋转念一想,觉得一个平民中的理发匠,尚且不会乱认祖宗,而自己现在是一国之主,九五之尊,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又何必一定要认朱熹为祖先,于是就打消了原有的念头,不过对于朱熹,毕竟因为同姓,还是极力追捧起来,像明朝的科举考试,广大学子们求取功名,是一定要读朱熹注解的“四书”的。

在笔者看来,古时候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统治,认一个光辉有影响力的同姓先人为祖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凡事应该有理有据,不可过于牵强附会,明太祖朱元璋虽出身贫民,虽然也很想认一个光辉的祖宗,但他毕竟是出身乱世、历经艰险的草根皇帝,跟出身权贵世家的皇帝并不一样,所以当他看到理发匠尚且不乱认祖宗,于是便也打消了自己的念头,这也可以说是朱元璋的过人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