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9 14:20:47文:宛清 亲人是什么? 有一次上节目,魏大勋说:“亲人是唯一发泄情绪的堡垒。”后来他又补充说:“我知道这样很不好。” 很多人都说亲人是港湾、是堡垒、是底牌。这样的形容词,意味着在潜意识里,觉得亲人这种角色,重要,但永远都排在最后;从不需要维护,但永远可以包容。 这一次,一场疫情,一次没有硝烟的战斗,一段漫长得还未知归日的假期,我们是否会重新反思,亲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亲人,是灾难到来时的生死相依对于50岁的黄冈妈妈陆月锦来说,冠状病毒带来的威胁远不止肺炎这么简单。 她26岁的女儿患上了白血病,从2019年12月12日开始一直在武汉协和医院治疗,并做完了第一阶段的化疗。 1月23日,她们回到黄梅县小池镇的家中过年,打算年后再做第二期化疗。 但一切急转直下,十几天来,武汉市早已经实施最严厉的交通管制,湖北省的确诊病例从几百名增长到了两万多名,协和医院成为承担最多病患救治任务的医院之一。 眼看就到了第二期化疗的时间,她们却回不去了。 白血病必须要定期给病人输血小板和红细胞,要是输不上血,治疗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不知道这位妈妈经历了多少焦急的等待和难眠的夜晚,也不知道她带着一个免疫力极低和体力不济的病人,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 2月1日,她带着包裹着棉被的女儿,拎着行李,来到了九江长江大桥桥头,打算徒步过江,去江西省九江市就诊。 其实九江长江大桥早已经实施交通管制,禁止湖北境内的车辆和人员通行。我想,她肯定也知道吧,但除了来此一搏,她又能怎样呢? 她站在桥头,抹着眼泪跟驻守警员求情。她甚至说,如果警员愿意送自己的女儿过江,她愿意留在湖北。 看到这一幕,觉得这个可怜的妈妈,求治无门,孤立无援的站在长江大桥上,该是如何的绝望。可即使这样,她也没有退缩的权力。因为那是她的孩子。 就算整个世界都因为肺炎而关上了门,她也必须为女儿敲开一扇求生的窗。 幸好,九江市特事特办,叫来了一辆救护车,送她们去往了九江市的医院。 其实在这场疫情中,生死相依或者舍命相护的亲人,又何止她们? 在微博上有个阅读量超过6亿的超话,叫”肺炎患者求助“超话。 里面全部都是如你我一样平凡的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母……他们在为身边亲人日渐衰微的生命而呐喊,在为渺茫而珍贵的团圆而抗争。 有被父母抛弃,与奶奶相依为命的高中生写下:“我不想变成孤儿,我要救我的奶奶,跪求好心人。” 有发烧7天确诊的43岁女性患者,暂时找不到床位、却也不敢回家,孤独的等在医院时写下:“希望大家帮帮我,我只想拥有一个让我重新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还有90岁的母亲在留观病房陪护64岁已经确诊的儿子,她说别人都怕感染,自己已经90岁了,无所畏惧。
而亲人,就是唯一愿意为你担起千斤重担,撑起这座山,换你片刻喘息和一线生机的人。 没有患病的人,他们其实也怕死,但他们仍然想拼尽全力,死死拽住你的手。 已经患病的人,他们有多难受,却仍旧要把你推得远远的,护你健康无虞。 亲人,是直面恐惧的力量源泉北京友谊医院的兰雅智医生发现,自从自己援持武汉之后,十岁的儿子突然就长大了。 总是追着爸爸问前面条件那么艰苦,防护服够不够穿?爸爸上班的时候拍个照片给他看,告诉他衣服好着呢。 下班又问,爸爸累不累?爸爸说吃两个鸡腿就不累了,好好睡一觉就可以了。他马上说那爸爸你早点休息,好好休息。 视频的时候,他跟儿子说,爸爸好久都不能陪你,爸爸实现你的一个愿望吧。他以为儿子会想要玩具抢。 可儿子说,爸爸我有一个愿望,希望现在就实现,我就希望你现在回到我身边。 以前耍脾气不爱干家务的儿子,现在会主动帮妈妈拖地、摘菜了。 他还给爸爸写信说:以前盼望着爸爸上班,不希望爸爸在家管他。现在又特别希望爸爸安安全全地回家。然后还说:爸爸,我爱你! 兰爸爸说:“爸爸不一定是你的骄傲,但一定要做你的榜样。” 这个十岁的小男孩,也许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亲人有可能会分开;原来喜欢管自己的爸爸,是这么的重要。 在湖南衡阳,就职于人民医院的老婆进了隔离病区,得24天后才能回家,老公在家写“宅男日记”:保证完成任务,在家带好孩子。 在四川雅安,疾控一线的医生爸爸只能隔着玻璃看一眼刚满月的宝宝和刚生产完的妻子。 在浙江,进入隔离病房一线战场11天后的护士陈颖终于和男友见了面,千言无语化成隔着玻璃戴着口罩的轻轻一吻。 有人说,这世界哪有什么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也许曾经,他们也在忙碌而焦躁的生活里,对伴侣颇多抱怨,对孩子多有指责。 而这一刻,这些人却成为内心最深处的软肋,成为忙碌里的深深挂念,成为面对焦虑、恐惧、压力时的温暖和慰藉。 在这样的时刻,也许人们会恍然发现,自己有的,最重要的,莫不就是亲人而已。 亲人,是琐碎日常里的温暖陪伴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这也许是最长的一个春节假期。 没有觥筹交错的酒局,没有吵吵嚷嚷的牌局,没有迎来送往的琐碎,有的只是一家人呆在一起。 生活再次呈现出它本来的样子。一起研究新的美食,一起关注一蔬一饭的日常,一起陪伴老人和孩子,一起聊聊家常说说闲话。 前几天打电话给朋友,她说这个假期虽然时时为疫情担心,但一家人在一起却也生活得特别的踏实。 她先生有痛风的老毛病。可是性格豪爽,讲义气,朋友多。 以前每年春节,他总是要各处走动,领导、同事、朋友、亲人,聚会总是一场接一场,吃饭聊天,打牌喝酒,唱歌洗脚,经常不到半夜不着家。 因为担心他的身体,也因为过年家务活繁杂,朋友没少跟先生吵架,也没少呕气。可是先生却理直气壮,自己作为一个男人,哪能没几个朋友,再说现在风气都这样,自己不去就不合群。 好好的春节,最后总在两个人的吵吵闹闹中过去。 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她家先生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帮着她做家务做饭,陪孩子下棋看书。 时间充裕了,性子也和缓了。少了吹牛比较,少了吆喝喧嚣,生活忽然有了些岁月静好的样子。 她说,每天做饭,看着他们爷俩吃得好,都觉得十分欣慰。 平时,我们觉得有太多重要的事情要做,要加班,要做副业,要聚会,要应酬……陪太太散步没时间,陪孩子郊游抽不出空,好不容易去看父母,也呆不上半个小时。而这个时候,喧哗散尽,才会发现始终陪伴着我们、可携手而立的,也只有亲人而已。 亲人是什么呢? 亲人是面对危险死死护住你的人。 亲人是身处险境心心念念的人。 亲人是琐碎日常里温暖陪伴着的人。 亲人,大约是修了千年,才结下这一生紧紧相依的缘分。却可能也只有一世缘分的那些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