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拼音H)第五篇

 祝希鹏 2020-02-15

喉菌

病名。系指喉内生物如菌或如浮萍的病证。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本病的病因是:一、过食膏粱厚味,热毒积于心脾二经,上蒸咽喉所致;二、因忧郁血热气滞而生,妇女多见。三、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熏灼咽喉而成。针对上述原因,热毒造成的宜解毒泻火,用黄连解毒汤;忧郁造成的宜疏肝解郁,用逍遥散。肝肾阴亏、虚火上炎造成的,宜滋养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必要时可以用手术治疗。

《喉科秘诀》

喉科著作。二卷。近代喉科专着。题名破头黄真人撰,刊于1922年。上卷介绍了8个喉科验方及针灸法;下卷分述22种喉风证治内容简要,较切实用。现有《三三医书》本。

喉科十六绝症

喉科不良症状总汇名称。见《喉科指掌》。十六绝症包括:⑴舌卷囊缩;⑵油汗如珠;⑶哑喉吃食;⑷吐血喉癣;⑸声如锯错;⑹鼻搧唇青;⑺脉细身凉;⑻角弓反张;⑼十指无血;⑽六脉沉细;⑾便闭十日;⑿天柱倒塌;⒀两目直视;⒁喉干无痰;⒂壅痰气塞;⒃喉菌不治。

《喉科心法》

喉科著作。二卷。清·沈善谦撰。约刊于19世纪末。卷上为论说,包括病原、诊法和辨证,咽喉、口舌多种病证的临床特征,善候、恶候及针灸图说等;卷下集录作者喉症经验效方。作者临床经验丰富,于治疗原则方面,提出“轻、透、XX、降、镇、润、养、阴”八字秘诀,切合临床实用,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清刻本、石印本和铅印本。

《喉科指掌》

喉科著作。六卷。清·张宗良撰。刊于1757年。卷一总论咽喉病的诊治大纲、分经及针穴图等;卷二选方及制药法;卷三-六分为咽喉(11证)、乳蛾(7证)、喉痹(7证)、喉风(12证)、喉痈(11证)、大舌(13证)、小舌(15证)及杂喉(7证)等八门,共73病的证治图说。内容比较丰富。全书分门别类论述喉科多种病证甚为详备。基本反映了喉科的发展水平。1815年又有书名《喉科杓指》(又名《图注喉科杓指》。署名包永泰撰),系在本书内容中增入牙齿门,并作了部分补充,删去原作者姓名合并为四卷者。现存多种清刻本。

《喉科紫珍集》

喉科著作。二卷。清代作品,撰人与撰年均不详。现有两种版本,其一刊于1860年,名《经验喉科紫珍集》,又名《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原题燕山窦氏原本,朱翔宇嗣辑。其二刊于1874年,名《喉症全科紫珍集》,原题黄梅溪秘藏,朱纯衷得授,朱翔宇增补。二书内容互有出入,但总体内容相同,均载有锁喉风等72种咽喉病的证治图说,临证二十法(包括咽喉病用刀、针、烙熏等外治法)和一些经验方剂。以上两种版本均曾多次翻刻,流传较广。现存多种清刻本。

喉口

文献篇名。出《慎斋遗书》卷十。该书将口腔与咽喉病并为一篇,称为喉口。

喉瘤

病名。系指咽喉一侧或二侧生瘤肿起,形如龙眼,顶大蒂小的病证。本病病因多由肺经蕴热或肝经郁结所致。属于前者宜清肺祛痰散结,用益气清金汤加减。属于后者宜疏肝解郁,活血祛瘀。方用逍遥散加减。也可外吹碧玉散或用烙法、手术等。

喉咙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

①系指今之气管。《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重楼玉钥》卷上:“盖喉咙为息道……”。

②咽喉之俗称。泛指今之口咽部和喉咽部。参见咽喉条。

③指喉管的最大处。《喉科金钥》卷上:“人言喉咙何也?曰:喉管似龙,故称喉咙。”

喉瘘

病名。系指喉间生肉色赤,层层相迭,饮食吞咽有碍,口中出臭秽之气的病证。《玉篇》:痿者,疮也。《外科证治全书》卷二:“喉瘘,一名喉疮。喉间生肉,层层相迭,渐渐肿起不前,有窍出臭气,废饮食。”参见喉疮条。

喉莽

病名。系指结核处或颈项两边肿起疼痛,窍闭不通,气息不利,声嘶不清的病证。见《喉科集学心镜》卷六。本病多由热积于中,火动痰生而致。治宜清热消肿止痛,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喉鸣

病证名。系指喉中有声的病证。如哮鸣、喉中水鸡声等,多见于喘病时。《中藏经》:“喉中鸣,坐而喘咳,唾血出,亦为肾虚。”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此外本病也可见于实证,可选用苏子降气汤等。

喉枪

喉科器械名称。

①系指咽喉部喷粉器。该器械状如扁鼓,以薄铜片制成,直径约5-7厘米。前部连以空铜管,该管可自由伸缩,末端呈斜面,可置药粉,手按其鼓面产生气体冲出药粉可达患处。

②系指专用于喉痈的切开器械。为金属管一根,中藏小刀,上有板键,小刀可露可藏,便于使用。

喉球

病名。系指咽喉之内生肉球疼痛碍食的病证。又名口中肉球。见《焦氏喉科枕秘》:“此证因外感六气,内伤七情而起”治宜服益气疏风汤或用真麝香6克;作二次,水和服。

喉如拽锯

病名。系指呼吸有声,声如拽锯的病证。多由痰浊上雍,气为痰阻所致。证治参见喉吤条。

喉塞

咽喉阻塞不通利。《素问·着至教论》:“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溢喉塞。”

喉痧

病名。《重辑烂喉(疒丹)痧辑要》:“烂喉痧一证,发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烦热烦渴,(疒丹)密桃红,宛如锦纹,疼痛肿烂,一团火热内燃。”也即烂喉(疒丹)痧。详见该条。

《喉痧正的》

喉痧专着。一卷。清·曹心怡撰。刊于1890年。本书论述喉痧(即猩红热)一病的源流、病因、病症、脉象、治法、禁忌等甚详,对喉痧病的认识已相当深刻。并附若干治疗方剂。有独到之处,现有《中国医学大成》(附增眉注)本。

喉声

病证名。系指急性咽喉阻塞所引起的喉头喘鸣声。如《医门补要》载:“喉声如雷及呛食者,死。”

喉头

咽喉之俗称。参见咽喉条。

喉窝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位于舌腭弓之后,咽腭弓之外。《梅氏验方新编》第一集:“蛾子生在喉窝内。”

喉腥

病证名。系指患者自觉喉中有腥味。又名喉中腥臭。《卫生宝鉴》卷十一:“因劳心过度,肺气有伤,以致气出腥臭,唾涕稠粘,口干舌燥。”临证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

喉癣

病名。系指咽喉生疮溃腐、其形似苔癣的病证。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又名天白蚁、肺花疮。本病的病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阴液被灼;二是过食膏粱厚味,胃中积热,胃火蒸肺;三是杨梅疮毒上冲,结于咽喉。根据上述病因,对阴虚火炎者应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对胃火蒸肺者应清热解毒利咽,用广笔鼠粘汤加减;对于疮毒上冲咽喉者应清血解毒,方用杨梅一剂散,外吹凤凰散。

喉咽

人体部位名。即咽喉。喉腔最宽处,是口腔与气管、食管之间的通道,一说“喉咽”作“喉咙”。《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喉痒

病证名。系指因多种因素所致的咽喉作痒,或伴咽干咽痛的病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本病之病因较为复杂。如风寒、风热之侵袭,胃家实热之熏蒸,阴虚火旺等。尽管如此,但各种病因最后都演化为火。因此,在临证时应辨明火之虚实,分别采用清胃泻火汤、知柏地黄汤等加减化裁治疗。

喉瘖

病名。瘖同喑,即失音。系指有言无声的病证。临床上常分为暴瘖、久瘖两类。暴瘖多属实证,卒然发病。其病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风寒外袭,客于肺系,宜辛温发散,用九味羌活汤加减;二是风热犯肺,热灼津伤,痰热互结,气道受遏,肺气壅塞致金实不鸣。治宜辛凉疏散,可用银翘散加减。本证类今之急性喉炎、痉挛性失音等。久瘖多属虚证,多由高声谈唱、久咳不止、气阴两耗或肺肾阴亏咽喉失于濡养所致。也即金破不鸣。气阴两亏者宜益气养阴,用八珍汤加减。肺肾阴亏者,宜滋养肺肾,用生脉散等加减。本证可见于今之声带麻痹、喉癌、慢性喉炎、喉部梅毒、喉部结核等。

喉痈

病名。系指咽喉各部发生之痈疡。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根据痈发生部位之不同,又可分为喉关痈、里喉痈、夹喉痈、上腭痈、颌下痈、舌喉痈、外喉痈等。详见各有关条。其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六府不和,气血不调,肺胃热蕴,风热痰火之气上冲咽喉;二是过食辛辣醇酒厚味;三是七情郁结。喉痈的主要症状是咽喉肿起、疼痛甚剧、焮红漫肿、吞咽呼吸受累等。治疗时总的原则是散表清热、解毒消肿,用银翘散、清咽利膈散、仙方活命饮等加减,也可外吹冰硼散。脓成时要刺破排脓,也可经常用银花、薄荷等煎水漱口。

喉针

医用器械名称。《外科正宗》卷四:“喉针长六寸,细柄扁头,锋尖,刺破脓血者皆善。”

喉证

病证名。系指一切咽喉病的总称。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参阅有关各条。

喉中结块

病名。系指喉间结硬块,状如龙眼,胀塞于喉,致呼吸障碍、饭食难进的疾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本病多由七情郁结,气血瘀滞,痰浊凝聚所致。治宜疏肝解郁、消肿散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喉中生肉

病名。系指喉中生重叠之肉,肿而不痛,日久则有臭气透出的疾病。《本草纲目》“食盐”附方:“喉中生肉,绵裹筋头,拄盐揩之,日五六度。”也即息肉喉风。详见该条。

喉中水鸡声

证名。系指喉间痰鸣声连连不断,好象水鸡(即田鸡)叫声的症状。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参见喉吤条。

喉中央

指廉泉、天突二穴。《素问·气府论》:“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王冰注:“谓廉泉、天突二穴也。”

喉肿

病证名。系指咽喉肿痛的病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证起于脾经,食煎炒油炽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以致毒气不能流行,聚结喉根,若不速治,毒闭即死。”详见咽喉肿痛条。

喉珠

病名。系指咽喉部肿起生瘤的病证。《喉科种福》卷四:“此证小舌后垂红丝一根,下结一球如花而塞喉……乃鼻中生红丝如发,悬黑疱如石榴,垂挂咽门,致碍饮食,如用刀即死。”治以土牛膝根洗净入醋捣汁,从鼻孔灌入,丝断球破,吐出恶血。参见喉瘤条。

喉珠风

病名。系指悬雍垂前上腭生红紫泡如珠悬挂,拖入喉间,生瘀疼痛,甚至堵塞咽喉的病证。治宜用上等好醋蘸点珠上。可参见喉瘤条。

喉卒肿

证名。系指喉部卒然肿痛的病证。《千金要方》卷六下:“……喉卒肿,不下食,方以韭一把,捣熬薄之,冷则易。”

猴狲疳

病名。新生儿臀部红赤无皮等之病证。见《疡科心得集》卷中。亦名喉疳。其病多因胎中感受遗毒所致。症见初生儿臀部焮肿溃烂,红赤无皮;重者可延及全身皮肤,以上窍为甚。治疗:可内服猴疳化毒丹,外用甘草水溻洗。并搽黄连油或用青黛散敷之。类似胎传梅毒,现已罕见。

瘊子

俗病名。指生于皮肤浅表处之赘疣。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见该条。

①即大便。《素问·至真要大论》:“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②指肛门。《难经·五十七难》:“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③指切脉部位。指尺部。一说右寸口。《素问·脉要精微论》:“前以候前,后以候后。”王冰注:“上后,谓右寸口。下后,为胸之后背及气管也。”

④形容三部九候脉象上下右左、迟速大小各不相同。《素问·三部九候论》:“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之后,应不俱也。”

⑤迟至。《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不及,……收气乃后。”

⑥后面。《灵枢·经筋》:“循耳后,上额角。”

⑦下面。《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

后病

由原有疾病引发、派生的疾病。《灵枢·病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

后不利

证名。指大便秘结。《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参见大便秘结条。

后蹬

病证名。员从云《产科一得》:“后蹬,临产时儿头偏抵谷道。名虽有多云,皆偏产也。此因子方投奔出路,母错用力逼迫”所致。相当于枕后位。参见偏产条。

后顶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交冲。属督脉。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目眩,失眠,癫狂,癫痫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后发际

即后颈部上方的头发边缘部。参见发际条。

后饭

治疗学术语。指服药后再吃饭,即饭前服药。《素问·病能论》:“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王冰注:“饭后药先,谓之后饭。”高世栻云:“后饭,谓使药下行,而以饭压之。”也有认为是先吃饭后服药的,如马莳云“后饭者,药在饭后也。”

后关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听会。见该条。

后肋

指腋后线至胸椎间的肋骨总称。

后利

即大便通利。见《素问·玉机真脏论》。

后曲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瞳子髎。见该条。

后山骨

解剖结构名。又名枕骨。即枕外隆凸。《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后山即头后枕骨也。其骨形状不同,或如品字,或如山字,或如川字,或圆尖,或月牙形,或偃月形,或鸡子形,皆属枕骨。”

后神聪

经外穴名。出《类经图翼》。在头部,当前、后发际正中连线的中点处。主治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后时

运气术语。指晚于应至之时。《素问·至真要大论》:“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

后天之本

生理学名词。指脾胃。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依赖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医宗必读》:“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后沃沫

证名。大便多粘沫。见《灵枢·邪气脏府病形》。参见泄泻、痢疾条。

后溪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输(木)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布有尺神经手背支,指背动、静脉及手背静脉网。主治头痛项强,落枕,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黄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后下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煎药法。有些药物煎久宜失去功效,故在其它药物快要煎好时才下,稍煎即可。如气味芳香的药物薄荷、木通、藿香等,内含挥发油,煎煮过久,则因有效成分挥发而失效。又如大黄后下,可使其泻下作用更强。

后胁

人体部位名。指背的侧部,相当于肩胛下至第十二肋间部位的总称。

后泄

病证名。大便稀溏、泄泻。多属下焦虚寒。《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平人气象论》:“尺寒脉细,谓之后泄。”《类经》卷五:“脾肾虚寒,故为后泄。”详见泄泻条。

后囟

人体部位名。即枕囟。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参囟条。

后血

证名。即便血。《灵枢·百病始生》:“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详见便血条。

后腋

经外穴别名。即后腋下。见该条。

后腋下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一切瘰疬,……灸患人背两边腋下后纹上,随年壮。”《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外后腋下。近代《腧穴学概论》名后腋。在腋后纹头处。主治颈项瘰疬,肩背挛急不举,喉风喉痹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后重

①病名。即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有大瘕泄,名曰后重。”详大瘕泄条。

②证名。腹痛急迫,肛门重坠不适。《医宗必读·疾病》:治邪迫而后重,至圊稍减,未几复甚者,用芍药汤;虚滑而后重,圊后不减者,用真人养脏汤;下后乃后重者,当甘草缓之,升麻举之。参见里急后重、虚坐努责条。

厚白滑苔

病状名。指舌苔白而厚,津液充盈。为脾阳不振,寒湿停滞之象。宜温中健脾化湿。

《厚德堂集验方萃编》

验方著作。四卷。清·奇克唐阿辑。刊于1865年。本书将各种疾病分为头面、目鼻、口、耳、痿痹、咳嗽、中暑、妇科、小儿、疮毒、折伤、解毒等门,每门之前冠以总论(小引),然后列述大量验方。所选验方大多有效。除治病诸方外,尚有药疗结合食疗的补益门等内容。现存清刻本和石印本。

厚黄腻苔

病状名。指舌苔黄腻而厚。为体内湿热俱盛之象。治宜清热利湿。

厚药

中药学名。指性味猛烈浓厚的药物。《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为薄药。”

①探测,诊察。《灵枢·四时气》:“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灵枢·五变》:“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也。”

②看视。《灵枢·五癃津液别》:“耳为之(口斥),目为之候。”

③观测,察验。《素问·八正神明论》:“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又:“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风之气,气定乃刺之。”

④征兆,征象。《素问·病能论》:“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

⑤时令名,五天为一候,一年共七十二候,《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⑥切脉的部位。参“三部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生死。”

⑦气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⑧等候,等待。《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

候呼内针

针刺术术语。系一种补法。待患者呼气时进针。《素问·调经论》:“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精空四塞,精无从去。”

候呼引针

针刺术术语。系一种泻法,待患者呼气时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候气

①诊候脉气病候。《素问·离合真邪论》:“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之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又“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

②指针刺未能得气时,停针静候以待气至。又称待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用针之法,候气为先。”皆指针刺必须候气至才能生效。如未得气,应用候用之法,气至后再行补泻手法。

③指针刺时须候四时八正之气。《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可刺之。”

候胎

产科诊法。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一。即验胎。详该条。

候吸引针

针刺术术语。系一种补法,待患者吸气时拔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呼吸补泻

针刺治疗补泻法之一。指进、出针时配合病人呼吸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合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意指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针气相顺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针气相逆为泻。

呼吸行气

针刺行气法之一。指针刺时配合患者呼吸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金针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是指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使气上行;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下方,宜在病人呼气时插针,使气下行之意。

忽作喘

证名。卒然喘促气急之证。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古称卒上气、卒喘。由感风感气,或多食多饮所致。察其所感施治,可用定喘汤加减等。参见卒上气、喘证等条。

狐(或^虫)

(或^虫)通惑,即狐惑。详该条。

狐臭

病名。腋下分泌物之有特异臭味之病证。出《肘后救卒方》。又名胡臭、腋臭、腋气。因湿热郁结于腠理汗孔所致,或因遗传所获。证见患者腋下多汗,所泌之汗有特异之臭味,因似狐狸施放之臭味,故名狐臭,因胡人多有此证,又称胡臭等。证治可参见体气条。

狐惑

病名。因感染虫毒,湿热不化而致的以目赤眦黑、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特征的疾患。亦作狐(或^虫)。《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由湿热邪毒内盛所致,治宜清热化湿,泻火解毒,兼用外治法。本病类似口、眼、生殖器三联综合征。或谓本病即(匿^虫)病。《金匮要略心典》卷上:“狐惑,虫病。即巢氏所谓(匿^虫)病也。”参见(匿^虫)病、虫病条。亦有谓本病为牙疳、下疳的古名。《医宗金鉴》卷三十七:“狐惑,牙疳,下疳等疮之古名也。近时惟以疳呼之,下疳即狐也,蚀烂肛阴;牙疳即惑也,蚀咽腐龈,脱牙穿腮破唇。”参见疳条。

狐瘕

病名。八瘕之一。女子少腹疼痛,有物或隐或现,如狐之出没无常,故名。《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狐瘕,出入少腹间,或隐或见,男子即为狐疝,女子乃名狐瘕,其苦阴酸涩,小便难,少腹瘀痛,胸膈腰背上冲而痛,其瘕甚,有手足成形者。”《类证治裁·痃癖症瘕诸积论治》:“狐瘕,经行受惊,心志恍惚,邪入于阴,目闭溺难,宜狐瘕方。”参见瘕、症瘕等条。本病见于腹股沟疝、腹股沟直疝等病。

狐尿刺

病名。接触昆虫分泌物等引致之皮肤疹疮等病者。出《千金翼方》卷二十。又名狐狸刺。孙氏云:“凡诸螳螂之类,盛暑之时,多有孕育,着诸物上,必有精汁,其汁干久必有毒,人手触之,……则成其疾,名曰狐尿刺,日夜碜痛,不失眠睡。”证见初起皮肤干燥,起红紫色疹斑,肿胀焮痛,甚则溃烂成疮,脓水淋漓,治宜清热解毒,内服黄连解毒汤,外用蒲公英捣汁涂贴,或以蒲公英根煎汤温洗局部。相当于接触性皮炎。

狐气疝

病证名。疝证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偏坠。因小儿啼哭,吸气不止,内动肝气,肝脉络于阴器,肝气结聚不散,以致阴核一侧肿大,时上时下。治宜理气和肝,用金铃子散加当归、木香、蝎尾。

狐疝

病名。发于阴囊时大时小之疝气。《灵枢·五色》:“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真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疒贵)阴之属也。”又名阴狐疝,小肠气痛,狐疝风。《儒门事亲》:“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亦与气疝大同小异。”又“此症出入上下,正与狐相类也。”张志聪:“狐疝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狐乃阴兽,善变化,而藏睾丸上下,如狐之出入无时。”张景岳亦谓:“狐之昼伏夜出,阴兽也。疝在厥阴,其出入上下不常,与狐相类,故曰狐疝,此非外入之风,乃以肝邪为言也。”其因其证已明,治虽有用疏肝理气之导气汤之类,或虚则选用补中益气汤,儿童或能服药加疝气带治愈,成人确诊后当立即施行手术修补。

狐疝风

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疝之出之上下无常似狐者。由厥阴肝脉积气攻窜所致。《类经》卷十七:“疝在厥阴,其出入上下不常。与狐相类,故曰狐疝风。此非外入之风,乃以肝邪为言也。”参见风疝、狐疝条。

胡臭

病名。腋下汗出而有特异之臭味者。出《肘后救卒方》卷六。即狐臭。详该条。

胡次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亦称胡芦丹,多因湿与热邪结于任脉经所致。证见初起于脐上,外形黄肿。治宜化湿清热解毒,内服可选用化湿饮,外用槟榔散涂之。

胡大卿

南宋医家。名石壁。撰《痘疹八十一论》,其书大旨宗陈文中学术思想,然内容大多辑自前人之书,故间或有自相矛盾之处。已佚。

胡道士

宋代医家。名佚。九江(今属江西)人。得名医庞安时之传,精医术。治之每效。

胡铎

明代医生。维扬(今江苏扬州)人。生活于16世纪上半叶。精医术,为人所敬重。其部分医案及所用秘方,被郭鉴《医方集略》收载。

胡璟

明代官吏、医生。金陵(今江苏南京)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因其子女数人死于痘疹,乃寻钱乙等医家治痘疹方药,在痘疹流行时,对所余子女予以调治,果获愈。遂将诸家关于痘疹之著述,汇编成《秘传痘疹寿婴集》一卷(1491年)。认为治疗痘疹,应遵循医法,尽人力,不可归于命运。

虎骨

①骨名。即腕骨。详该条。

②中药名。虎的骨骼。味辛性温,入肝、肾经。祛风寒,健筋骨,镇惊。

虎寄疮

见《诚书痘疹》。即天花。详该条。

虎角

推拿穴位名。又名武台。位于右鬓发处。《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虎角,一名武台,在右鬓毛。”

虎口

①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手背拇、食指之间,合谷穴前赤白肉际。主治烦热,头痛,眩晕,心痛,失眠,盗汗,牙痛,扁桃体炎,肩胛、手背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合谷。见该条。

虎口百丫

病名,生于虎口部位之痈疽。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合谷疔,“合谷疔俗称虎口百丫也,此患多有疙瘩泡起,亦有红丝走上,故有疔名之称。”多因手阳明胃经湿毒攻注作痒,或热焮痛。初起宜挑破贴蟾酥饼盖金黄散敷之。脓成则切开引流。

虎口疔

病名。即合谷穴处所之疔肿。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又名合谷疔、虎口疽、合谷疽、合谷毒、丫刺毒、擘蟹毒、拍蟹毒、病蟹叉、手叉发、虎口百丫、虎口、手丫刺、丫叉毒、虎丫毒、丫毒、丫指。生于拇指、食指间之合谷穴部位。多因阳明经湿毒邪气凝结而成。初起见局部有黄色小泡,或结成形如豆粒之硬块,焮赤疼痛,肿胀坚韧,重者根基较深,或有红线上攻于前臂或至腋内者。证治参见疔疮条。

虎口脉色

见《奇效良方》。即纹色。详该条。

虎口三关

①小儿指诊法。见《幼幼新书》。指小儿指纹显现于食指掌侧的三个部位。即第一指节为风关,寅位;第二指节气关,卯位;第三指节命关,辰位,参见小儿指纹条。

②小儿推拿穴位名,即指三关,详见该条。

虎口三关脉纹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指纹。详该条。

虎口纹

出《奇效良方》。指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脉纹。详小儿指纹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