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聊斋附录——蛰蛇,龙,张牧,晋人

 wsyqn 2020-02-15

蛰蛇

  见于《得月簃丛书》本《<聊斋志异>拾遗》,不确定是否为蒲松龄所作,故列为附录。

  我的同乡郭生在山东的和庄设立一个私塾,有五、六个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初次进学堂的孩子。学堂的南边是厕所,厕所是个牛圈,牛圈紧靠着山的石壁,石壁上杂草丛生。学生们去厕所,过很长时间才返回。郭生责问他们缘由。他们说:“我们在厕所作腾云驾雾的游戏。”郭生怀疑他们说谎。当学生上厕所时,郭生在旁偷看,看见他们从地面升到二、三尺的半空中,迅速地升起来,又迅速地落下去,好长时间又不动。

郭生走进厕所仔细察看,只见石壁缝中有一条蛇,蛇一抬头,头比盆还大,蛇一吸气,学生就升到半空中。于是郭生把这事告诉了全庄人。庄上人都来观看。他们用火把焚烧石壁,结果蛇死了,石壁断裂。这条蛇不太长,但是很粗,像个大桶。大概这条蛇在石壁中蛰居而不能出来,已经很多年就如此了。

白话聊斋附录——蛰蛇,龙,张牧,晋人

龙(博邑有乡民)

  见于《得月簃丛书》本《<聊斋志异>拾遗》,不确定是否为蒲松龄所作,故列为附录。

  博邑有一个乡民叫王茂才。早晨起来去田里干活,看到他家田地边上有一个小孩子,大约四五岁,面貌丰润美好,说笑谈吐十分巧妙。王茂才把这孩子带到家里,当做儿子来养,发现这孩子比一般孩子要聪明很多。

四五年以后,有一个和尚来到王茂才家里。这孩子看到和尚,吓得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和尚告诉王茂才说:“这孩子是华山池塘中的五百条小龙之一,私自逃到这里。”于是和尚拿出一个钵盂,在钵盂里灌上水,只见钵盂里好像有一条小白蛇在游来游去,和尚把钵盂往袖子里一揣,离开了王茂才家。

白话聊斋附录——蛰蛇,龙,张牧,晋人

张牧

  出自乾隆年间黄炎熙《聊斋志异》选抄本,三会本中被列为附录。后证实并非蒲松龄所作,作者未详,收入元代伊世珍文言小说集《琅嬛记》卷下,明末文言短篇小说集《续艳异编》卷十、《广艳异编》卷二十。

  一个叫张牧的人经过点苍山,见到一块圆形石头,直径一寸,比水晶还明亮。在月光照射下观看,能看到绿树成荫,荫下有一女子,坐于绳床,看着一旁的白兔捣药,白兔不停地摆动捣手中的药杵,树叶像是被风抚动,女子也时时以手拂鬓,有时又在微笑。猜想可能她就是嫦娥。后来一天晚上,张牧召客赏月,拿这个石头给客人看。忽然那石头跃到空中,比月光还亮,最后不知所踪。

白话聊斋附录——蛰蛇,龙,张牧,晋人

晋人

  有的版本作为《黄将军》的附则,有的版本单独成篇,列入附录中。

  有一位来自山西地区的勇士,他对那些花拳绣腿式的格斗术不屑一顾,而以武艺精湛的实力传名于世。当他路过中州时,有一个少林弟子与他交手,而被他所羞辱,少林弟子不甘心,把事情告诉给了师傅。于是,他们商议:以宴请山西勇士的名义,趁机报复之。他们等勇士来到时,先以香茶相待,再拿坚硬无比的没削壳的胡桃给勇士吃。只见勇士仅用食指一敲,那坚硬的胡桃随声而碎。少林僧侣们不由大惊,赶忙以厚礼款待勇士,随后匆匆散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