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后期景德镇官窑。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瓷器,故名。烧制一件成功的郎窑红作品非常困难,可谓“千窑难出一宝,一色珍贵难求”。民谚至今还流传着:“若要穷,烧郎红。” 清康熙 郎窑红釉刻乾隆御题诗梅瓶《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题》款「比德」、「朗润」印25.7 公分 拍品已售 1,875, 清康熙 郎窰紅釉刻乾隆御題詩膽瓶《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題》款「朗」「潤」印18.1 公分1,875,000 港幣 1 清康熙 郎窰紅釉刻乾隆御題詩膽瓶《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題》款「朗」「潤」印18.1 公分1,875,000 港幣 底部 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局部 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局部2 康熙郎窑红釉胆式瓶 康熙郎窑红釉胆式瓶局部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 (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 (2)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 (3 郎窑红釉小花觚 郎窑红釉小瓶 (2) 郎窑红釉小瓶 郎窑红釉圆炉 郎窑红釉折腰碗 2郎窑红釉折腰碗 郎窑红釉直颈瓶 郎窑红釉三足炉 郎窑红釉三足炉2 郎窑红釉蒜头瓶 郎窑红釉蒜头瓶局部 郎窑红釉细颈瓶 郎窑红釉菊瓣碗 郎窑红釉菊瓣碗大图 郎窑红釉炉 郎窑红釉梅瓶 郎窑红釉梅瓶局部 郎窑红釉梅瓶局部2 郎窑红釉花觚 郎窑红釉花大图 郎窑红釉花囊 郎窑红釉花囊2 郎窑红釉花囊3 郎窑红釉乳足炉 (2) 郎窑红釉乳足炉 康熙郎窑红釉弦纹瓶 康熙郎窑红釉弦纹瓶 1 康熙郎窑红釉弦纹瓶 2 郎窑红釉大盘 郎窑红釉胆式瓶 郎窑红釉胆式小瓶 郎窑红釉墩式碗 郎窑红釉高足碗 郎窑红釉高足碗大图 郎窑红釉葫芦瓶 郎窑红釉葫芦瓶局部 郎窑红釉葫芦瓶局部2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 局部1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 局部2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2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局部 郎廷极(1663-1715),清代隶汉军镶黄旗,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人。湖南布政使、山东巡抚郎永清子。康熙间以门荫授江宁府同知,迁云南顺宁知府,累擢江西巡抚,督造官窑瓷器,世称郎窑,官终漕运总督。卒谥温勤。卒年五十三。 据清廷与饶州府(景德镇原属饶州府管辖)御窑厂来往的造办文书记载“脱口以雪顶为佳,流釉以牛毛丝为妙,釉不过足以鸡翅木纹为尊。”郎红色泽宝光正红,釉面似红宝石般温润诱人,备受康熙帝喜爱,受到皇家极力推崇。乾隆皇帝更是痴迷于其中,亦赋诗赞美:“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现如今,能收藏一件郎窑红瓷,都是“累世之福,如得天眷”之美事。 郎窑红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经130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焙烧而成。氧化铜在所有呈色金属氧化物中最为不可控,呈色机理也最为复杂敏感,铜对窑内温度、气氛变化和窑外天气十分敏感,1度的差别就会使瓷器呈色大有差别。或发黑、变绿,或产生“烧飞”现象,无法显色。即使用同一配方,在同样的条件下烧制,只因摆放位置不同,器物呈色也随之不同。因而烧制一件成功的郎窑红作品非常困难,可谓“千窑难出一宝,一色珍贵难求”。民谚至今还流传着:“若要穷,烧郎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