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正月,朱祁钰忽然得了一场大病,而且病情急转直下,眼见着就要宾天。于谦、王直、胡濙三人在正月十六这天拟定了一份奏疏,想第二天呈给朱祁钰,准备奏请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 巧合的是,在这天晚上,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为建立“不世之功”,三人密谋,商定第二天凌晨迎立囚禁在南宫的朱祁镇。
1、朱祁镇的赏罚------忠良被害为了表达对徐有贞等人“夺门之变”的感谢,朱祁镇大肆封赏,站在朱祁镇的角度,徐有贞、石亨等人确实复辟有功,封侯拜爵,赐丹书铁券也无可厚非,但更多的还是浑水摸鱼之辈。比如,山西按察司俞本,他因写了一首诗文,在关羽庙中焚诗祷告,祈愿神灵护佑朱祁镇返回京城就获得了封赏。 这还不算什么,更离奇的是,就连寺庙的僧道都要过来分一杯羹,朝天宫的道士朱可名、大兴隆寺僧本金,找到朱祁镇说,我天天在庙里给你诵经,不得赏个官? 最后一统计,获得封赏的共计三千余人!当时参与夺门之变的人,算上士兵也不过一千有余!朱祁镇果然大手笔。 不仅如此,不思悔改的朱祁镇,对那个死于乱军之中的王振,朱祁镇深为缅怀,用香木雕了一尊王振的像,在京城智化寺为之招魂祭祀。
赏罚皆不尊祖制,随意而施。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处理范广一家。 范广,辽东人,土木堡之变前夕,升任辽东指挥佥事。北京保卫战中,于谦命范广充当石亨副手。 范广作战的时候是个狠角色,往往是身先士卒冲入敌军中,当时极大的提振了明军士气,此后又率军一口气将瓦剌赶出紫荆关,可谓功勋卓著。范广本身骁勇绝伦,从无败绩,对于带兵很有方法,又能体贴士卒,备受于谦赏识,其部下诸将也是多有升迁,他本人便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就引来了张軏的嫉恨。 张軏,可谓出身门阀,其父亲张玉为靖难名将,封河间王,死后配享明成祖庙廷;其兄为英国公张辅,打小跟随朱棣南征北战,亦是战功累累;他的姐妹是朱棣的昭懿贵妃,如此显赫家世自是瞧不起军旅出身的范广。 此外,范广还与石亨结怨。
范广就劝石亨等人收敛些,就这样说了几次,石亨恼羞成怒,上书诋毁范广,将其调离,只让他领毅勇一营。 几年后,夺门之变发生,石亨、张軏因复辟有功,在朝中地位大增,对于昔日于谦提拔之人大肆打压。 因范广和于谦走的近,被石亨、张軏视为同党,和于谦、王文一样,捏造了“意欲迎立藩王”的罪名,最终处斩。 这还不算完,朱祁镇接着做了一件怪事:将范广的妻孥、宅邸一并赏赐给了皮儿马黑麻。这是大明朝立国近百年从未有之事。
朱祁镇为何如此?只因“感恩”! 2、朱祁镇的“感恩”皮儿马黑麻,西域回族人,明代随着瓦剌的崛起,西域地方与瓦剌犬牙交错,形成互相渗透之势,回族人多在瓦剌中为官,甚至担任要职,在瓦剌与大明的交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其族人多从事使者、商旅之事宜。皮儿马黑麻正是其中的领头羊。 根据《明实录》记载,自朱祁镇即位到土木堡之变这段期间,在瓦剌朝贡明朝的使者团中,他就担任了六次正使,其年份分别为:正统二年、三年、四年、六年、十年、十二年。 明朝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正统元年,朝廷授予他指挥佥事,之后每次来朝贡都会加官晋爵,先后擢升指挥使、都指挥佥事、都指挥同知,到土木堡之变的前一年,他已经升到都督佥事了。 北京保卫战后,没有讨到一点便宜的瓦剌大败而归,此时朱祁钰已经登基为帝,也先手中的筹码------朱祁镇已经严重贬值了,与其留在手里,倒不如还给明朝,以期明朝内部发生变乱,这样便有机可乘了。
皮儿马黑麻本身就在瓦剌担任平章一职,又是大明的都督佥事,另外,十几年往来于瓦剌与明朝,使得他在双方的官场方面具有敏锐的嗅觉,活动起来亦是如鱼得水。 最终,朱祁钰最为倚重的于谦,在朝堂上说到:
于谦的意思说的也很直白,你也不用担心他回来抢你的位置,我们把他接回来就是了,万一瓦剌人糊弄我们,我们也有说辞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祁钰很是不情愿的派出了使臣去迎接朱祁镇。
应该说,朱祁镇能够顺利回到京师,皮儿马黑麻作为中间人,在撮合双方矛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正因此,朱祁镇对他心怀感激。
心灰意冷的皮儿马黑麻在天顺元年(朱祁镇复辟后的年号)奏请留在京城,为大明效力,明英宗允准,将他升为左都督,并赐名“马克顺”。 同年七月,皮儿马黑麻率领族众七十人前来归附,朱祁镇将于谦同党范广的“第宅并妻奴赐降虏皮儿马黑麻”,可谓皇恩浩荡,恩宠无比。 结语天顺二年,那个陷害范广的张軏得了一个怪病,下早朝回家的途中,他在路上做出作揖的姿势,随从甚感奇怪,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这是范广过来找我了。这让他每日不得安心入睡,痛苦月余终于死去。 成化元年,朱见深革去张軏的“夺门”之功,收回丹书铁券及侯爵之位。
明宪宗下诏,任命范广的儿子范升承袭父职,并将当年赏赐给皮儿马黑麻的宅邸等家产一应收回。此时,范广被杀,已经过去十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