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理人生】 在生活上花了时间,日常的细碎,就会变成一种美的情调 闲情,是一种“停下来”,但对于生活在这样社会节奏中的人们来说,会难以适从。这是被社会裹挟出来的心理惯性。 闲情是“不用心”,也是“不着心”,不为一个念头操心,不被一丝焦躁留住,念来念转,身心自在。 真正的闲情,是身心和灵魂的随性、自由、心无旁骛,只为喜欢而做,而不是为了做而做。闲情并非人人可有。一个人可以有空闲,但不一定有闲情。闲情是不追赶,不慌张,不功利,不浮躁。 闲情是时刻聆听心之呼吸,任凭人生山高水远,一颗心依然枝上花开。闲情要达到“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的境界,要有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也有“百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诸般洒脱飘逸。 梁实秋先生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忙于取悦他人,不如闲居取悦自己。生命的姿态,永远在于自我的修养。有闲情者,可以心御物,惟闲养性,于众人熙攘往来之外,寻方隅院落,或瓦窗木屋里的一卷竹帘,一瓶插枝,乃至一道茶烟,亦能成为浑浑物欲之路上,安栖身心的驿站。 闲居于室,明窗之下煮茶盼雪,也能让人心头一暖;燕居于室,廊檐之间久阴盼晴,亦能令人心生清欢。暂且作个清闲客,冬日里最奢侈的事情,莫过于此,虽身在寒冬,却心生暖意。 我们在窗台静置一盆水,也可以摘下明月,照亮整间陋室。清水、月亮,随处可见、随手可得。有时候我们生活里缺的,是一颗能装下月亮星辰的静心。 在生活上花了时间,日常的细碎,就会变成一种美的情调…… (来源:仁杰淑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