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萍城彭徵君祠宗譜 卷一 藝文

 布衣夫子 2020-02-15

徵君公還鄉謝恩表

臣聞大德曰:生,非慈無以宏其用。含容曰:道,非聖無以闡其功。伏維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證道孝德皇帝陛下以慈子育,以君道臨。呼韓稽顙,禎祥應化,巍巍蕩蕩,豈容臣言。而夢寢賢才,搜訪巖谷。臣濫聞天德,近赴闕庭,處臣以羽客真君,饱臣以仙廚玉食,勸臣以入仕,慰臣以遠來。臣固辭無能,乞歸養疾,賜臣以束帛,榮臣以副衣,而更憫其疲嬴,送臣以遄使。非大慈何以安斯惴耎?非至道何以被斯稊稗?光宠之极,于臣实超。今月二日到郡,延望城阙,犬馬之戀,長深感戴,衣縑閭里之歡交集,午睡徒知手舞足蹈,無怠晨昏,實慚滴露微塵,尤增結戀。謹因中使房嘉進送臣回,附表陳謝以聞。

天寶十三載七月十三日

舉正公謝知衡州表

民司楚甸,命出楓宸,千里承流九重選牧用共侯度丕戴皇慈伏念,臣以一介寒微五年知遇嘗沗徵辟之重復依訓導之班何補涓埃倍深慚愧,不圖溫詔再守名邦聖恩靡許於祝釐臣職敢愆於行路馳驅在道寅奉天威蒞止攸司欽哉乃牧恭惟皇帝陛下道協重華仁周屢洽崇德廣業炳六合而燿八紘緯武經文工團躋三皇而軼五帝,臣敢不宣佈吏民屬恭官次宏圖康乂長怌保障之思勉企撫綏無負風雲之會仰瞻帝闕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陳謝以聞。

天聖八年六月望日

齊公謝賜衣表

  詔墨明奎如對在天之裘,御香暗襲俄驚在笥之衣。遙望龍顏伏增鼇忭,恭惟陛下憂勤庶政,樂育英才,候甫屆於初冬禮,特頒於時服,歌蓼蕭而行,麗澤雨沛堯言詠皇華而遣使臣星馳漢傳齊沗三司之外寄處萬里之邊防久遇時平莫展飛絲之效再迎君,使愈慚愧纊之恩頓回大蕤之恩,未脫扶桑之椹,襟裙動色,冠帶增光。齊敢不恪守官箴,精求民瘼,下以免素餐之誚,上以符洪覆之仁,幾杖盤盂刻魯史災身之戒出處語默免詩人無褐之嗟。

大中祥符四年九月二十日

俞公連山子自志

上世封徐之彭城典午之亂昆仍以其族行抵秀江,愛其山水,居焉。至唐之構雲公隱居,累詔不赴,唐以高士封爲。其後子孫或仕或隱。連山子少隱集雲峰,出應舉預薦至蘭省觸聞罷又六年遊大學較試同文以第四名薦,次年春復觸聞罷又三年試貢院以一等薦,次年春試禮部以本經第八奏名,天子御集英殿試之第名四十二,釋褐為北京右理帥臣監司,薦者十七人。任滿遷澧州澧陽縣令,雪活冤獄九人,提刑張莊,上聞未幾,提學司選領桃源學事及瓜曹司薦於朝使掌辰、沅、靖三州邊軍金糓特恩就任改官推行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就緒提刑張為上聞姦人鄧希文訕時事,檢捕而按治廉訪司,上聞湖北邊軍費省而事濟運副巴宜等上聞在任凡薦者十六人舉所知者一人以治狀奏者三人御筆手詔求循吏同狀薦者五人,連山子任滿請倅積石軍,積石吐蕃之窮處也,走鴻門,度新安,過二崤,登函谷,陟隴西,遊狹道,然後至所謂積石者,觀百戰之故地,山川雄偉。連山子忻然。既罷歸,監京東箔場,越兩月,朝庭檢舉湖北諸司,准御筆手詔薦吏召赴都堂審察堂除監元豐庫歲餘本家艱服關樓遲衡門始赴朝參堂除通判隰州,已辞未行,改潭州。連山子無他能,唯好著書,有《君子傳》三卷、《字說拾遺》二卷、《循吏龜鑑議》二卷、《治縣法》十卷、《子產考異》一卷、《三柏年表》一卷、《雜說》三卷、《文集》二百卷、《貫道編》五卷、《圜府議》十二卷、《夏臺議》十卷、《時議》三卷、《燭理集》六卷、《妙觀筆記》五卷、《妙觀論》三卷、《奪化歸真內景論》二卷。連山子閒居與客言雖云云乃默默也,俛仰浮沉,放意林壑與赤松初平之徒遊,故晚年而世不知所終。謹為之志而系之詞,詞曰梯雲兮,炙鴻進乎技兮,屠龍撫長劍兮,斷水之不可兮,寂照葆三田兮,沖融沂回兮,金液採真丹兮,環中挽友朋兮,揚許嚴師資兮,喬松擲塵寰兮,如帑進沖虛兮,馭風胡悲歡兮,楚些與南澗兮,莫知所終。

廷琛公祖述

記曰: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宗其繼別者百世不遷,所謂大宗是也。別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所謂小宗是也。禮曰:宗以族得民。族,世系也。宗,派別也。以其世系者統類其派別,以其派別者本源其世系,古人告祭合食,禮意雍睦大宗、小宗,是賴兩漢而下尚存譜牒,賢人君子猶可考詳以追述其先,比唐德衰族次漸。乘洎五季之亂,譜牒不作,貴者尊之,賤者奴之,富者主之,貧者客之,強者崇之,弱者卑之,顯者彰之,晦者隱之,往往視人品為升降出入,甚而改柯易葉,使族類因之而不明。賊常亂倫,使昭穆由是而大紊。日道日薄如此,夫亦大宗、小宗族法不如古故也。我彭氏受姓自陸終子籛鏗封於彭城,以國為姓。後史遷班固推工凡寸緒系彭氏實為著姓已。而徙居淮陽,至唐裔孫構雲隱宜春之合浦,厯五世至仁誨,贈淮陽侯。仁誨子慕藺封安成伯,遂析為三族,一居宜春之嚴營,一居安成之嚴溪,而吾嚴湖又其一也。由高曾迄今已踰十葉森茂盛大,按厥本原圖而序之,而自六世而後分為兩派。華萼相輝而業同居異國寶沗末裔概念圖列者纂集不盡,遂嘉紹祖志易圖以冊支分派,下不能悉敘,又拔而起曾元雲礽嗣續通紀支不足於易盡者,固有圖冊之殊,寓有餘於難盡者,莫若勸戒之道,自國寶試評之貴者、富者、強者、顯者不傲慢,不矜陵,不挾持誕謾等習,謙恭退讓,義昌禮明,可立一族之標準矣。貧者、賤者、弱者、晦者不卑污,不墜棄,不亡作邪否等習,守己安常,暖衣足食,可以免一族之羞恥矣。昔晉欒卻胥原為卿相不數世降在皀隸,唐房杜辛苦立門戶,不肖子孫壞之,有能守其家訓不至是也。噫,勸以防其戒,戒以盡其勸,自己守之,不待他人法之,則豈惟本宗之榮,亦他族之程云。

袁郡徵君公祠堂記

昔文正公記嚴子陵之祠,謂其心出乎日月之上,故能泥塗軒冕,不事王侯,使貪夫廉、懦夫立,大有功於名教,豈非清節之士所重者道義而寵榮聲利不能動其心乃名教所當。尚歟唐宜春彭公徵君字構雲,博學隱憂尤善講易,世所推重,而不求聞達。天寶中刺史李璟以其名聞於朝,天子遣中使齊延邱以蒲輪召之,三至始行。欲官之,乞歸里,賜以束帛副衣,遣中使房嘉送還,自是往來震民,釣於石巖下,終其身不仕,元宗搜訪巖谷,尊禮隱逸固謂其有益於國也,而徵君浩然歸,志萬牛莫回,豈欲與草木俱腐而不明君臣之義哉。蓋當時元宗侈心已萌,而憂勤求治之意已衰落。徵君見幾而作,甘心肥遯,自非其德操堅正內重而外輕焉。能審富貴而安貧賤,如此哉,其視漢子陵之節可謂異世而同符矣。郡建南軒書院落成,釋菜未幾,士有以徵君立祠為請者,方應之曰:昔日南軒先生來遊東湖,大書介亭二字,且釋其義於旁,深有取於豫六二之義,然則徵君之知幾不屈,豈非先生尚友者乎。學者瞻其像思其人而高其行,所謂百世之下猶使人興起是亦所以教也。方家廬山下,而上世亦宜春人,自本朝大中祥符後徙居散處而譜系莫考,今承上命分符假守獲訪徵君舊事,徜徉釣臺之郊,挹清芬於千載而起敬焉。故樂聞士友之論而為之,記以告來者。

南宋嘉熙丁酉(公元1237年)改元秋八月既望

宋進士知袁州事新除福建提舉都昌方譔

廬陵安定王祠堂記

士君子抱雄才、負勝氣,志而有為,而遇非其時,無真主召之,以自見,則雖有大功德於民,將亦混於時之滔滔者,終莫得而盡見焉。惟百世子孫既繁且盛,而尤多名公鉅人,足以光照其業,世守其祀然。後知其盛德大功,所以獲報於前,垂裕於後,有非偶然,而百世之公論亦於是而始定。若吾廬陵彭氏安定王之祠,是已王諱玕、字叔寶,世家山口,唐天祐間為吉州刺史。吉古未有城,王始築以衛民,民甚賴之。五季之亂,王與楊隆演戰敗率眾奔楚後,唐明宗嘉其不事讐敵,封安定王,其子十一列守諸郡,以保惠其民,民又甚賴之。王之功德嘉於時耆如此而史闕其事論者率以五季人物既木之,豈非所謂混於滔滔者歟。然常徵諸其後散居四方者不暇悉舉。其曾孫德禺還居山口,當宋時得夫仕為廬陵節度使,欽夫仕王為大理評事。德夫曾孫齊登進士,為大常博士。欽夫孫應求登進士,為太子中允,贈刑部尚書。子思永官尚書、戶部侍郎,非盛德大功曷克臻此。予自為兒時得與彭氏子孫交臂讀書,好古俊偉博大之士班班輩出,皆有先世風已,而予遊京師,伯謙亦由大學生出仕郡縣,子信由鄉舉任山東郡司幕職,皆清幹有為,彭氏之盛豈復有涯哉。時洪武辛未二月既望。

明進士儒林郎翰林院修撰分宜黃子澄撰

吉郡徵君公祠堂碑

余鄉大族多徙自唐宋,其後聲名聞於海內者不乏偉人,故吉安之盛唐以後稱最。又郡為樂土,兵燹罕遇,譜牒多存,數百年中尚能昭穆攸敘大宗不遷祠而祭之,以慰其木本水源之思。子孫散處聚於一堂,歌斯胙斯藹然同氣然,則生於余鄉著姓祖長平侯宣其世次可考則自構雲始,於是稱微君為一世祖。徵君名構雲,宜春人也,學易而隱。天寶中刺史聞於朝,徵之再三始行。玄宗欲官之,辞歸田里,終身不事,故號徵君。二世曰茲,三世伉、倜、儀。倜始居廬陵山口,傳輔,輔生玕。玕字叔寶,故解學士譜辯所稱吉州刺史築城衛民不與楊行密同亂,不受後唐莊宗封爵者也。玕生彥昭,遷永豐之沙溪,子十五人,其派分可詳者八人。曰師奭,遷居山口。師浩,仍沙溪之城南,徙韶江。師建,徙赤岸,由七世而析。師遇,傳邵,徙鏡方。師旺,傳德洪,徙彭山。師旦,五傳而徙瀧江。師俊,再傳而徙東螺廖源,或由八世而析,或由九世、十二世而析。伉之子曰遠,始居南塘,厥孫讓再傳廷昉,徙雩田,則由十一世而析。儀之子曰彜,生嵩,傳仁楨、仁誨、仁美,其後析嚴田故里車溪嚴坪嚴湖田書樓荊山王屯、南村、新塘等派夫自唐至今,凡歷四朝,自構雲面下累數十世子姓昭穆祖宗封塋如指諸掌,彭之譜牒可謂詳明矣。余鄉前輩祠制過嚴於有知為同宗而不必通譜,故失之畧逮其後也。祠制過寬,有知非同宗而亦為通譜故失之濫,與其濫也甯畧。彭氏嚴不至畧、寬不至濫,君子謂之有禮,禮大夫得祭四世,故品官之廟祀載於會典傳曰吾學周禮今用之,尊王制也,氏族之學謂之內譜,掌之以官,而下不敢僭越,其來久矣。溯千百年上錫之士而命之氏,其苗裔殆不少也,諸侯六佾載在典禮豈謂後世猶可求之於野乎,是亦無稽之甚也。傳曰:祭以士承大夫之有廟而仍士祭也,倘所謂某王之廟也,而疑王祭焉,識者必聞而笑之,然而恬不知怪也,不學之獘可勝道哉。余深嘉彭氏之祠始於徵君,頃侯以下存,而不論祭義一倣於會典庶幾敬祖尊制不蹈悖妄之罪,有足紀者,且余郡文章節義功業科名彭氏世有其人,國之名賢也。歲時伏臘俎豆其間令人肅然而起敬焉。遂記之銘曰:惟彭之先來自宜春,聚族而處厥有徵君,徵君學易於釣於綸三召匹美十畝樓真刺史捍寇始築崇城,乃心唐室志節克存,奕奕詩禮,繩繩子孫,近尊王制,遠報祖恩,惟孝友於濟美雲,礽麗此豐碑,遡厥本源,微銘左史,以垂後昆。

   時崇禎庚辰仲冬月

明賜進士及第翰林院修撰吉水劉同升譔

吉水安定王祠堂碑

保障鄉郡德之先,平除羣寇功之大,投筆起義非迂儒之所能,尊經重士尤非亂離之所事,其高節壯志英風義氣歷千載而如生,超百世而獨步者也。刺史公神姿聰慧,經史靡不通就學者填門,唐乾符間天下喪亂劇寇憑陵,公喟然曰:文以經世,武以靖難,不幸生逢亂世,當操戈執戟立功成名,安可久事章句乎?時南平王鍾傳都督江西署為鎮南軍左廂兵馬使,有功,奏授吉州刺史,又除左僕射兼江淮制置使。在吉州二十余年,務農訓卒,眾心悅服。天祐初傳卒僞吳楊行密陷洪州,公與危全諷盧光稠等結楚王馬殷為援,再攻洪州不利,率部下將士歸楚殷,奏授檢校司徒,判郴州兵馬使。乾化初加大保持節知邵州諸軍事,不拜。後唐明宗加大尉,封安定王。以疾辞,終於第,年九十八。楊氏之大和五年也,不四年,楊氏國亡,歸葬於吉水之折桂鄉豐口傑原。初,吉土城在水東,公刺郡日以形勝徙而西,襟山帶河甓石間鐫公諱,今城是也。隆佑上贛狄隨抵城,攻之不拔,億萬生靈實乃以全。唐史稱公喜讀書,尤工左氏春秋,嘗以十金易一筆、千金購石經。性深靜,多惠愛,為鄉井所懷。善御軍,得士卒死力,若是者豈徒保障一郡一邑云乎哉。於桑梓為老子,於邦國為忠臣也。公諱玕,字叔寶,子十一人,孫男二十七人,散居湖南、江西,迄今繁衍盛大,獨吉之潦源有祠。公之十八世孫晉恐祠事未專,今至正辛巳率同宗建祠祀於里之村心願斵堅石假辞紀美於戲,唐未亂離江南北間絕生民涂炭,造化不能施其力,公起儒冠獨不忍鄉曲流離盪析刁鋸鼎鑊之苦低階仰承王命遏絕兇威是大有造於東南信乎。立德立功歷千載而起百世者矣。予竊怪盧光稠等有耑傳而公乃附見鍾傳傳劉言乃公部將,從公奔楚,五代史有劉言傳,而公獨闕,此其不可曉也。特序其本末,使為后者有可考焉,而更繫之際以銘,銘曰:捍患為功,保民為德。盡瘁偏方,存心王業。劉項百戰,不事詩書。孫曹鼎峙,擅命一隅。烈烈我公,世承科第。逢時孔艱,糾民以義。壯哉廬陵,金城湯池。郡民咸育,誰父母之?干戈擾攘,崇儒重道。購求經籍,黃金非寶。陵遷谷湮,雲礽緜緜。傳世不朽,曰惟斯文。廟貌巍峨,有嚴有翼。春秋時祀,展也無斁。時至正元年辛巳歲。

元進士出身鏡方十八世孫晉起予撰

震山巖記

宜春郡東五里有山,望之正若冠冕,同麓而異峯。在東方如畫震掛,郡人名之曰呼岡,意者謂其若長幼相呼,同在一處,其義不顯,予無取焉。西北有石室,監游溪之浚,邑人彭先生嘗釣巖下。先生諱構雲,善黃老言。寶應中詔以玉帛召先生不至,時太守命其鄉曰徵君鄉,巖曰徵君釣臺。咸通七年,予罷新安守,以俸錢負郭田二項,在震山之西又得楓樹之林,於溪南日與郡守高公遊其下,公名厚衣纓之,茂士也。為政嚴簡,民悉安之。予以震山易呼岡之名白公,公喜,命刊其事於巖下。予既得西林而羅鳥罝兔挾彈走馬於其間,亦請命其林曰盧氏弋林,以對其東彭氏釣渚也。因未高公使郡人無得樵漁,於是林之檀欒杉檜不日豐茂,以冠於郡,高公因戒更以吏以以丹書貽盧氏使西疇之人世世掌之郡,民相率言曰二刺史俱好事者,儕幸寓目焉。遂以刊之。是歲庚戌十一月十三日記。

唐狀元及第集賢殿學士歙州刺史盧肇譔

水雲間記

吉郡諸名山,安成武功最高大,山之上常為雲氣出沒,舒卷照映川陸。邑之水有自武功發源者,其始為泉竅注為溪漳,又自溪漳合流為江,江行二十里為鍵溪,自鍵溪東行十里地名嚴湖之上自僉判學禮君,上承祖訓,以詩禮名家樂清修尚古道日覽水雲之勝而盡收夫。武功之景乃於鍵溪作亭水上,先是楚國歐陽文公為書水雲間三字,顏其亭又爲亭記。去三十年時經兵燬,亭與記俱湮。其孫憲武復為亭,於舊址以續先志。徵諸卿士大夫為題詠之。戊午春余在青原,憲武來徵記,余不獲辞,余觀夫水雲一體也,其可二觀之。然雲之體能高能下,能廣能狹,能盈能縮;水則趨於下,似不能超乎雲,然其類則一也。若夫陽光吞吐,或東或西朝煙暮靄,景狀不一,山氣上流江光不徹則雲自雲水自水也,至若天地絪緼萬物化醇,水氣升於上則油然而生蓊然而興充兩間彌六合於斯時也,山嶽藏形,月星停耀,殆不知雲之為水、水之為雲也。學禮之子一吾亦復崇儒雅、重賓客、兢兢自持,恐墜先志,今憲武其子也,翁孫父子相傳一心,賓客過門則倒屣以迎之,狎觴詠供琴奕自旦至暮畧無怠容,其餘則怡愉自樂,老稚相娛,仰於高俯於卑,雲耶水耶亦無彼無我也。嘗觀夫大易之書天以一生水居河圖之下在坎,為水為雲為雨當山與水為蒙象曰君子以果行育德,雲與雷為屯象,曰君子以經綸憲武茍能具坎體中實之心抱終一不渝之志,觀夫水則思所以育德,觀夫亭則思所以經綸,是亭也蓋將悠久於雲水間矣。此所獨望於憲武也勗之哉。龍集洪武戊午三月乙亥上巳日。

元福建儒學提舉龍雲劉時舉撰

萍城徵君公祠堂記

  俎豆馨香之報崇德也,德不必在穎即章布韜聲巖谷而其事有關名教百世聞風猶將興起而況為子孫者哉。先徵君公當唐天寶之際學易,善黃老言,王命三召知朝庭奢慾之禍之將烈也,乃釣游不出,欲以高尚而挽劫濁,故士大夫來是邦者未嘗不挹清風而起敬焉。公子系支分派別趾錯於吳楚之交,舊有祠在城東湖,州守彭方始立之,蓋倣古者有德則祀之例,繼而吉安建大彭統祠,而贛與袁踵其事皆奉為始祖,可見公之德遠矣、大矣。萍為袁屬又與吉接壤,故公之苗裔後先來徙者支幹且盈百於是誦先芬敦族誼,購地於邑之早學前,鳩工庀材,歲未週而竣,時民國之七年也。閎深嚴肅,規模廓大,集一縣之父老子弟敬恭奔走於其中,而鄰邑之居趾相近者亦附焉。僉曰非公之德不足以特饗,非公之德之遠且大不能勿替而引也。夫國家將亂則利祿述復去就大節聖賢之所斷,斷而爭者胥陷溺於趨羶附焰之中,則禮義廉恥四維幾何而不滅也。公所遇非時,獨能高飛而遠轝講易,則見幾而作用黃老則清靜而寧壹知進知退已立。人心世道之大防則盛德百世之祀宜也,非子孫之所得而私也,而在子孫則尊祖為尤重,況今日通譜聯祠浸成風俗,或推受姓,或引達人,豈知君子類族而神亦不歆非祀乎。若我公釣臺具在、邱墓猶存,血統遞傳,昭穆不紊,袁山秀水之間如或遇之矣,而況立主以樓神也哉。雖然祠堂之建又不僅報本返始,侈堂構之承已也為後者篤孝弟以亢宗,衍詩書以繼世,尤願士君子操守堅貞不污流俗,皤然有以自見,介然有以自守,能為肖子賢孫,即是忠臣義士夫。而後我公靈爽,其克慰於在天矣乎。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保守宗祊,以維持道義於不墜,子孫之私,即天下之公,然後嘆公之立德為不朽也。

清增貢生四十世孫國清撰

題崇聖寺詩序

惇頤慶厯初,為洪州分寗縣主簿,被臺檄承乏袁州蘆溪鎮市之局,局鮮事,袁之進士多來請學於公,齋因談今朝江左律詩之工,坐間誦吉州彭推官篇者六七人,其字句信乎能覷天巧而膾炙人口矣。俄聞分寗新邑宰上未愈月而才名之,譽已勝數百里,有謂惇頤曰:邑宰大博思永即向所誦之詩推官子也。吉與袁鄰郡父兄輩皆識推官,第為善,最樂殊忘官之高卑齒之壯老以至於其慶將發於是乎。惇頤故又知推官之德。既還邑局,聞推官之詩益多亦能記不忘,十五年,而大博為刑部郎中直史館為益州路轉運使。惇頤自南昌知縣就移簽署州郡判官,廳公事益梓鄰路也,沿流赴局,過合州,越三舍,接巴州境,聞有溫泉佛寺艤舟遊覽,忽覩榜詩乃推官之作,喜豁讀訖,錄本納於轉運公,公復書,重謝曰:願刻一石,若蒙繼以短序,尤荷厚恩。故序於詩後,而命工刻石置寺之堂焉。時嘉祐二年正月十五日。

宋進士承奉郎大子中舍濂溪周惇頤茂叔撰

贈仲文公序

嘗聞同官為僚,有兄弟之義,有骨肉之分,至其子孫亦世講之,此同僚之情不可以不篤也。余與泰和彭侯仲文同道而同官,自至茶陵以來,夙夜愓勵更相勉飭,務以忠君報國為心,以愛民利物為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者弗為也。於時上無掣肘之行,下無蹙額之作,閭閣有鼓舞之樂,士民有絃歌之聲,自非彭侯之忠誠顯著仁愛交孚,其何以臻此哉。僕沗佐郡事將殫犬馬之勞,終効尺寸之功,上以酬朝庭作養之恩,下以盡聖賢開示之道,皆侯之德有以感動之也。侯泰和月池人也,世以忠孝相傳,篤生傑士傳及於侯,蓋不知其幾百世矣。侯今以茶陵風土醇厚士民攀援遂家治之南十里,因名其地曰黃堂,所以不忘其蒞官之意也。余时秩滿,不得與侯長敘久要也,爰因赴任書以為贈。時慶暦元年辛巳冬月。

宋進士承教郎同知茶陵州事廬陵王昭譔

題彭氏簪纓承繼圖

濂溪明道二先生以道學發千載,昏蒙御史中丞彭公季長,於濂溪先生為輩行,書翰往復綢繆篤密,明道先生乃公之子婿,讀其述公之厚德嘉言,美化美政可謂表揚愈偉者矣。自茲以後公之羣從子孫孫子,莫不沉湆饜飫二先生經典詞,旨賓興大比,郡以經學薦於朝者,彭氏歲不乏人噫,盛矣。今觀簪纓承繼圖,知尚書汝礪發身治平狀元,衢州守汝方以罵賊而死、立忠節致祠祀,四川制置使大雅,淮西安撫使世雄,京西總領合,皆能安鎮邊境,懋建雋功。曰俞、曰訢、曰聞明、曰五雋、曰正甫、曰應宏、應博,或賜緋魚袋而為言語侍從,或秉節分符而為方伯連帥,或兄弟聯壁童科而致身顯耀,或父子相承郡縣而以循良著稱。河發昆侖而流愈長,玉韞荊山而輝愈澤,嗚呼,可不謂盛矣乎。周程與彭氏通家源流又詎可忘之乎,予與彭氏鸾姻,好展䯈是圖,敬嘆而書於後。

宋進士工部尚書謝諤撰

吳主祭彥章公文

嗚呼,男子有生功名克立。桂魄雖落於流水,間書寗墜於英風。適當報效之辰,遂至追隨思之切,念爾規模宏遠,學識賅通,頃因鹿走之秋,力逞鷹揚之志,克安寰宇,萬里爭鳴。戰勝西戎,剿除南寇,褒封顯大,食邑加增。願公壽算兮,益茂椿齡,嗟公魂夢兮,速同棱擲。弓挂壁兮,蛛網徒縈。劍埋塵兮,龍光空射。水聲咽兮,吳江之頭。愁雲黯兮,吳山之眷。有殽盈豆,有酒盈巵,聊陳薄奠,千載無期。嗚呼,哀哉!尚饗。

文贙公祭皇考大保文

嗚呼!我父出佐皇家,成大業之無疆。俾長安而有慶,豈期蠢爾獠㺄干犯封場,命彼驍雄之隊,冀清海滙之波,整理軍容,安全國體,繞豼貅之十萬蠲犬豕於三邊,征彼西戎,攻諸北狄,俾三軍之戮力,埽一旦之狂徒。蔽日旌旗,麾天劍戟,胡為倏忽便棄,爽靈哀哀,我父身困煙塵勢矜甲胄奈何回舟箭急退,鹢風高嗟,壯志之未伸,隨逝波而不返眷言死節痛切悲情,惟勅所司敬陳薄奠,盡終擗踊夫復何云魂兮如生鋻茲馨潔。嗚呼,哀哉!尚饗。

程明道祭思永公文

悠悠我蒼,顧佑有常。如何不淑,殱時之良。拐不慗遺以慰士大夫之望,嗚呼,哀哉!昔我穉齒,為公所器,教之誨之,實妻以子,二姓之權疇可倫凝逾三十年,顧我終始。我謫河北,公薨建康,義不得往,神魂飛翔,望南浦之蕭條,想丹燕之悠揚,淚如流水,不到公之堂,號聲動天,不到公之喪,惟公德重本朝,行高當時,為四國之矜式,被三朝之倚,注風誼傳於後人,事業存乎國史,磊落明白,掀揭天地縱百世之長。公為不亡雖無能之鄙辞,何足以增盛德輝光,惟寓愚之誠兮。因遠致乎殽觴,公其來饗兮,慰余之悲伤。長言恩禮之厚兮,知何時而可忘。嗚呼,哀哉!尚饗。

釣臺煙雨啚跋

唐室自天寶以後,寇賊之禍烈矣。雖有正人君子,不能救其什一,何也?其亂已成也。開元之治與貞觀比隆海宇又安不見兵革,豐亨豫泰之象日進於前明皇於是窮奢極慾,寵任左右,自以為晏然無憂也。而不知患伏於隱微,害生於眉睫,嘗此時而明哲保身亦聖賢所無可如何者矣。我祖徵君構雲,學邃於易,隱憂求志,蓋欲窮經以致用也,太守李璟聞於朝,蒲車三召始行,留京師十三載,不受爵祿,上賜束帛副衣遣中使送歸宜春。閱一年而祿山之亂作矣,在易天地閉賢人隱又言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子曰:知義其神乎,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故遯世不見知而不悔也。當明皇晚年士大夫希榮固罷奔走朝庭倚權倖為泰山,豈知四海傾覆禍不旋踵,而徵君則已逆料於未萌也。昔人謂天下有道則見,不必其在已治已安也,如天將曉自此只向明去,故君子出焉。無道則隱,不必其在已亂已危也,如天將晚自此只向暗去,故君子藏焉。易曰:履霜堅冰至,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出來者漸矣。三代以後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如徵君有幾人乎?徵君歸後釣游於震山之下,大守命其鄉曰徵君鄉,巖曰徵君釣臺。余登其上四顧,蒼茫杳靄無除,亮節清風超人意表好事者目為釣臺煙雨洵勝蹟也。郡志有圖,族人鋟木以廣其傳,後以名賢題詠附諸後,而乞余跋之,余惟古來隱士披裘把釣首推嚴子陵,而徵君則非無意於用世者也,也使其遭際逢時行義達道必卓然,有以自見以視聖明,在上學巢父許由輩不事王侯高尚其志者,廻蓋幼學者壯行,學而不仕必其有不得已者也,豈山林枯槁之士所可同日而語哉。

清增貢生四十世孫國清撰

論王嶺起兵事

余性宕佚,讀書觀大意,嘗覽吉志與圖,風有所謂王嶺者,不禁作而言曰,此大尉玕公起兵處也。按:王嶺在吉水縣北九十里仁壽鄉,大尉兄弟治兵於此,其上高曠,可容萬人,迄今倉庫之迹猶有存者。一曰相公坪,旁有小山曰張欽寨主,乃楊吳將張欽對壘之所。余因之有感矣。唐末鼎沸,天下紛爭禍亂已極,楊行密據有淮南豫章廬陵,勢不可以終。日鍾傳起,江西初定一方,而廬陵則陷而不能守也。大尉遭際時艱,棄文就武,糾率鄉里子弟轉瞬堡塞於相公坪,有眾數萬,賊不能攻,百姓賴以安堵傳知其才,表薦吉州刺史,又表其姪彥章為袁州,互相犄角,獨當一面,保全州郡者二十余年。迨後周本圖洪州,大尉救之,戰於象牙潭,敗績執彥章乃率部下劉言等歸楚,至後唐嘉其不事舊敵,屢封安定王。後人追其王跡,故易相公坪之名為王嶺也。或曰絕頂有石壁數十丈,下有小岩,歲旱禱雨輒應里人神之,故呼為王嶺云。獨是舉義之時張欽領兵來擊,立寨主於旁山之上,則屯兵所在即當日戰場也。大尉積穀聚徒設險自固卒能以王嶺而作金湯,則其自立之基礎已具於此矣。天下麋爛,而吉州以邊鄙之區獨能不受兵革,則之功實自王嶺始也。夫五季逐鹿群雄割據,乃能保守境土以拒淮南,則王嶺之堡塞即唐室之藩籬也。況王嶺上絕中平,雄據要害,左右十余里有馬圍城,邵武塞城上城下皆其分屯阻隘處,書生起事乃能控阨形勝特立自強,此其戡定之才,豈盧光稠危全諷輩之所能及哉。大尉既入湖南,其弟瑊尚守赤石洞,淮南遣敖駢圍之不能克,則當時治兵之績可知矣。故備論其事於此。

清增貢生四十世孫國清譔

漢長平侯宣公像贊

  孝以事君,忠以為臣。履道正身,秉國之鈞。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宋兵部尚書資政殿學士范仲淹撰

漢宜春侯翼公像贊

山嶽拔秀,江漢炳靈。世德清門,篤生偉人。勲同方召,捍禦斯民。分符錫爵,望著宜春。

齊陳留王樂公像贊

濟世之英,救世之傑。世治則隱,世亂則出。保障偏州,羽儀王業。凜凜德容,千古不滅。

宋翰林侍讀寶文閣學士胡安國撰

唐侍郎景直公像贊

學控四聖之奧,而近不遺於稗官。才擅兩漢之長,而胸更羅乎諸子。數上封事,而權奸膽落於直聲。敭厯要津,而譽望飏馳於禁掖。吁嗟少伯,宜乎名垂青史。有光族譜於百世者歟。

宋進士太子侍讀楊萬里撰

唐徵君構雲公像贊

身隱名彰,位卑道尊。行吟邱壑,投契名公。古之祭者,先河後海。振振孫子。敢忘仰止。

宋狀元翰林院學士姚勉

唐評事伉公像贊

色溫而和,性直面剛。恭儉忠厚,蔚為文章。宜天假之遐齡,而安享其寵光。

宋戶部侍郎族裔思永撰

唐中丞嵩公像贊

徵君之孫,長增之裔。義氣激昂,忠勇蓋世。法令嚴明,

德威勵士。全節完名,凜凜生氣。

宋右丞相益國公周必大撰

伉公與夫人互寄詩

伉公及第後廉使於公辟人幕歲久未歸

妣張夫人寄以詩云:

久無音信到羅幃,路遠迢迢遣問誰?

聞君折得東堂桂,折罷那能不暫歸。

驛使今朝過五湖,殷勤為我報狂夫。

從來誇有龍泉劍,試割相思斷得無。

伉公答詩

莫訝相如獻賦遲,錦書誰道淚沾衣。

不須化作山頭石,待我東堂折桂枝。

輈公拜先隴有感

彭城城下拜宗親,追遠無從淚滿巾。

白壁難酬家國恨,青氊莫救子孫貧。

長松掃墓標前列,喬木當門識世臣。

我本淮陽舊室主,宜春還得至湘濱。

蟾公賀鄧璠使君正拜袁州詩

六年惠愛及黎甿,大府論升俟陟明。

尺一詔書天上降,二千石祿世間榮。

新添畫戟門增崚,舊躡錶山路轉平。

更待皇恩酬善政,碧油幢到郡齊迎。

嗣慶公寄兄嗣邦公致仕

昔年曾效北溟鯤,終厭浮名戀酒樽。

萬古興亡情不墨,一川風月道常存。

葦舟垂釣穿巖石,竹徑尋僧背水村。

仍說近來多野逸,夢魂時到薛陶門。

應求公哭從父嗣邦公

身老何知葬異鄉?忍年新塚隔林霜。

獨持杯酒相哭奠,遙對西風枉斷腸。

延年公浦口村居好詩

浦口村居好,先思創業難。

砌雲架樓閣,依水植琅玕。

澤氣三冬潤,松聲五月寒。

子孫懷舊德,怎忍不盤桓。

浦口村居好,清貧勝富華。

堆書為伴侶,種藥是生涯。

吟苦詩成壁,心閒道長芽。

匣中時自樂,蟠勢有龍蛇。

浦口村居好,柴門鎮不扃。

晴風深滴翠,寒笋嫩抽青。

醉筆謳吟健,林風引睡醒。

東塘清且泚,待創碧蓮亭。

浦口村居好,盤飱動輙成。

蘇肥真水寶,鰷滑是泥精。

午困鰕堪膾,朝醒蜆可羹。

終年無一費,貧活足安生。

浦口村居好,憑高望處賒。

稻田千萬頃,農舍兩三家。

樵路通雲磴,溪盤簇蓼花。

太平無事日,處處尽桑麻。

挽徵君公

朱子

易簀全归事可誇,儀型偏使後人嗟。

出門無事惟看竹,留客多情自煮茶。

私帑濟貧推行義,羣書教子即生涯。

只今墓草經年綠,五柳猶傳處士家。

先生高節抗浮雲,自是長平好子孫。

昭代勲名垂竹帛,清時風月對琴樽。

傳家譜在遺芳遠,積慶堂高德澤存。

赤石孤墳荒落日,為君釃酒賦招魂。

謁徵君公墓

陳循

長平千古得賢孫,素行清風眾所尊。

鑾檄尚傳遺詔在,鄉評猶見盛名存。

空山寂寞秋山冷,古月蕭條夜月昏。

此日巫陽雖有曲,傷心何處可招魂。

震山巖

陸紀

鮮日媚晴靄,泉石間融融。

酒味濃於春,挹翠迎春風。

坐映圭壁秀,六合開情懷。

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鴻。

里閭味前塵,慨慕滋無窮。

蘊蓄非一身,出處固異同。

王岡懷古

王仲錦

王岡環帶水,花落舊名家。

試問前朝事,庭槐宿暮鴉。

徵君釣臺

江自崞

江畔釣魚臺,片石何瀟灑。

竹籟發山巔,蒼苔繡其下。

佇望秋風清,徘徊秋月瀉。

暮色復蒼然,時逢荷鋤者。

徵君釣臺

劉而實

磻石翳石苔,下臨江水碧。

沿沂竹嶼間,傍峯松徑窄。

雲霞自捲舒,風月任朝夕。

相見垂釣人,忘機隨所適。

釣臺煙雨

江為龍

誰問江干剩釣臺,一竿寄與甚悠哉。

應非渭水添新浪,儼似嚴灘鎻綠苔。

點染翠微和霧濕,迷離煙樹待風開。

千秋片石傳高隱,憑弔伊人幾溯洄。

釣臺煙雨

陳廷枚

一抺江天白鷺飛,中流若個釣魚磯。

眼前勲業誠餘事,竿上絲綸聊樂飢。

騷客偶留河畔醉,漁人空趁夕陽歸。

蒲帆十幅來何暮,煙雨桐江似此非。

釣臺煙雨

劉一珠

釣磯恰與野鷗親,煙雨桐江似此真。

紅蓼白蘋閒坐處,綠簑青笠未歸人。

琉璃滿㡧冰痕細,綺穀一奩畫筆勻。

自古繁華何足問,高臺隔岸笑宜春。

釣臺懷古

易日廉

昔人幾載釣魚去,此地猶堪泛釣船。

古蹟摩挲餘一石,荒臺寂寞已千年。

灘聲雜沓芳洲雨,樹影微茫遠渚煙。

更有輕裘兼短笠,依稀來往白雲邊。

釣臺懷古

袁一菁

當年垂釣幾經春,寵錫翻令愧隱淪。

濟世無心煙水痼,聖袁有道帛書掄。

十行御扎馳中使,一甕閒雲戀逸民。

漫道徵君同鄭老,至今人說舊絲綸。

登釣魚臺

陳聖謨

釣臺高處草蒙茸,萬古常留隱士踨。

沙鳥有情依渚宿,苔磯無主任雲封。

瓊珠碎滴河邊柳,爽籟遙吟剎後松。

幾度疏鍾聲仨起,寒潭驚動老龍吟。

釣臺有懷

王元烈

夕陽衰柳不成春,四野風悲變古今。

惟有荒臺明月在,至今誰復論淮陰。

釣臺集句

三十九世孫銓

流水涓涓石鑿鑿,晚風寂寂樹陰陰。

我來經覽渾如昨,欲問徵君何處尋。

萍城徵君祠題壁

三十八世孫棨

五城街巷此交通,湘省西來贛省東。

河口暗流花廟水,井頭遙受藕塘風。

祠鄰武聖新民校,地即文宣舊學宮。

更鼓夜深官舍靜,市燈猶閃戌樓紅。

百雉臨江绕鳳城,治從萍實得芳名。

派分蘆水入彭蠡,川注香溪下洞庭。

地接衡廬山對峙,界連吳楚路分明。

重關踞嶺資雄鎮,笳鼓不驚漢將營。

合浦訪徵君公故居

四十一世孫國清

曉出城門東,一路多蓬戶。

豈是還珠地,嘉名錫合浦。

我欲問徵君,徵君已千古。

袁河何崔巍,秀水相吞吐。

山水清且淑,隱居成樂土。

栗里有淵明,高風被寰宇。

不必擬桃源,鄉俗同鄒魯。

時逢下澣餘,炎曦日正午。

對此誦情芬,蒲輪誰接武。

歸途歌復歌,箕穎何足數。

上村嶺謁徵君墓

四十世孫國清

肩與直入詔君鄉,生芻弔古何蒼茫。

行人指點上村嶺,朽骨姓字彌馨香。

逶迤曲折入山谷,蛇盤石磴相追逐。

滿山靈草垂青青,一徑松風吹往復。

捫蘿更上山之巔,拜瞻幾似瀧岡阡。

墳前卧石高百尺,作銘鄭審千餘年。

柳下由來禁樵采,隱逸高風長不改。

蒲輪三辟志乘傳,當今富貴今安在。

木有本兮水有源,況有清嶶貽子孫。

豈僅深山一抔土,尚存墓左舊田園。

大尉勲名紀青史,焚黃報施天應爾。

南州高士聘君多,立碑合同徐孺子。

舟過釣臺有感

三十九世嗣孫樹榮

一竿煙雨伴蓬蒿,當日浮名著意逃。

惆悵江流日就下,思公益見釣臺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