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书上常见的灾难降临,遮天蔽日,该如何解决?

 姿势分子_ 2020-02-15

除了学习科学知识之外,我平时还会读一些历史。纵观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灾害不断抗衡的历史。

在人类崛起的过程中,自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们的侵扰。旱灾、地震、洪水、瘟疫……每一次天灾,都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于是,三个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字眼总会出现:人相食。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比那时候稍微高级一点的文明,目前来看,再也不需要通过吃人来度过灾难。即便如此,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人类还是有时会显得那么无力。

在我们全力抗“疫”、澳大利亚努力灭火、美国治疗流感的时候,非洲大陆也悄然出现了不寻常的情况。一种在史书上常见的灾难降临非洲——蝗灾。

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这段文言文虽然大家不能每个字都理解,但是大概意思能明白:蝗灾爆发,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饿殍遍野。

目前,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等东非国家,正在为3600亿只蝗虫而发愁。

我们知道,蝗虫这种生物,对于嘴边的食物几乎是来者不拒。即便体型如此之小,但数千亿的浩浩数量,也足以让大片土地寸草不留。一旦蝗灾起来,漫天遍野的蝗虫,如潮水般涌来。它们带着锋利的牙齿,饥饿的肚囊,不给人类留下任何情面,把能吃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然后扬长而去,继续祸害其他地区的人类和农作物。

最可怕的是,对于昆虫来说,最擅长的除了吃,大概就是生了。很多昆虫的成长和繁殖期都非常短,显然,蝗虫就属于这一种。根据不同的品种,蝗虫每年生育的代数有所不同。但是,每一种蝗虫在生孩子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多。

尤其在天气干旱的时候,蝗虫的生殖能力更加大幅提升,最多的时候,仅仅在1平方米的土地中,就有20万甚至40万粒虫卵!然后,它们孵化、成长、继续吃……虽然不是全都能长到成虫,但这个基数,也实在太吓人了。

就比如这一次非洲蝗灾,目前的数字已经足够惊人,而科学家估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这些蝗虫在今年6月可能要翻500倍!这样下去,将有1900万人的粮食受到蝗虫的威胁。

不仅如此,蝗虫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迁徙能力极强。只需要1天的时间,它们就可以迁徙150公里,吃掉3.5万人的粮食。比如这一次肆虐的沙漠蝗,历史上最大扩散面积可达2800万平方公里,几乎是3个中国的面积!目前,这批蝗虫有一部分已经飞越红海、伊朗,抵达印度和巴基斯坦。

有人担心,这些蝗虫会不会飞到我国。目前来看,我们暂时还不需要担心。毕竟,在我国和印度、巴基斯坦之间,还隔着一个青藏高原。对于蝗虫来说,那里的环境并不友善,它们不太可能有这样的勇气。而且,沙漠蝗几乎不在我国出没,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出现在我国西南的案例。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全世界人类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非洲人民的灾难,也不能让我们隔岸观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呼吁世界各国能够采取有效措施。

面对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蝗灾,这些受灾的国家已经纷纷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但是,这些国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仅凭他们的力量,恐怕面对这次蝗灾还是有些吃力的。

有些人或许会开玩笑说:蝗虫炸一下还挺好吃的,难道没有吃货站出来吗?

老铁,几千亿只蝗虫啊!就算全世界70亿人都是吃货,一天吃几十上百只蝗虫,也有点撑吧……

因此,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掉目前这些蝗虫。其次,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蝗虫爆发的原因。前面说了,干旱是导致蝗虫数量激增的原因。其次,不断出现的暖冬,让越冬的虫卵孵化效率更高。因此,保护好环境,也是重要的手段。第三,我们可以适当培养蝗虫的天敌,比如鸟类。这同样要求我们保护好森林、树木,同时严禁私自猎鸟。同时,科学家们也在进行着相关的科研,希望能够找到某种技术,控制蝗虫的数量(注意,不是灭绝它们),不过现在暂时还没有一个高效的成果。

前不久有科学家警告,地球环境的恶化,可能导致世界上所有的昆虫在100年内灭绝,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昆虫灭绝的威胁和蝗虫的肆虐,我们很难说哪一个是好事,甚至会稍微犹豫一下,是哪一种情况更好一些。殊不知,只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二者都可以避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