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69.随想偶记

 卓颖集品馆 2020-02-15

   最近在路上看到的一些景象常常让我有些联想。  *公交车上打电话。现在通信的发展,几乎人人都有手机,手机方便了人们的联络,随时都可以相互通话联系。亲人间的关怀,商人间的生意,朋友间的问候......无论你到哪里,只要有信号你就可以尽情的联络通信。公共场合的电话,还是应该顾忌周边人的存在。公交车上有很多人,电话声很大,有时同时有两三个人打电话,狭小的空间,乱哄哄,高声此起彼伏;有时车上人不多,一个打电话人,高声大嗓。所有这些都是无视旁人的存在,且不说你电话内容的外泄,公共场所总应该有别于在自家里。  由此可见,我们的普遍公共意识还很低,也反映素养不高。当一个社会总体文化教养水平提高时,公共场所的大声喧哗声,也会随之减弱。
 *街头乞丐。繁华街道,人多的路上和街口,总会看到有乞讨的人。每每看到他们,总有说不出的感觉。现在我已经无法分辨哪些是真正穷困潦倒的乞丐?哪些是从事“乞丐职业”的人?  无论是那种,社会的进步,乞讨之人应随之减少,为什么这支乞讨的队伍还如此庞大呢?关于乞讨的文章常见于网络和报端,看来,乞讨看上去失去了尊严,实际收入应该不低。  由此,又让人联想到,我们国家的公民自尊、自重意识,是在变弱。人要自强、自立,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劳动,换取生活的资源,这是正当的,如果每个人都靠别人的施舍,那社会将是什么样呢?当然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这无可厚非,大家也应该帮助,但因别人的施舍而懒惰,不劳而获,是很可耻的事,社会应该鄙视和唾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