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夫长:古罗马钱币与其同时代建筑遗迹

 七烟 2020-02-15

       本文系本号征集到的第一篇来稿,著作权归作者百夫长(常浩)所有。常兄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涉足古罗马钱币研修的藏家,对于罗马各个时期、各行政区造币的研究都颇有建树。今天他的这篇文章将以“建筑”为切入点,带我们重新领略罗马文明璀璨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钱币文化。下面让我们开启正文:

     近日,央视播出大型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让我们了解到东西方文明的异同和其相互交流。永恒之城罗马作为丝绸之路的终点,其文化、经济、科技、军事都达到了人类古代文明的巅峰。笔者作为一个古罗马钱币收藏的铁杆爱好者,将钱币与10个建筑遗迹的介绍作为切入点,从中领略一个古老文明的风采。

  • 高架引水渠

       古罗马共和时代财力雄厚,城市发展快速,对自来水产生了迫切的需求,由此催生了这一伟大工程。在没有加压设备的古代,水的输送主要依赖高水位的自然压力。人们从远处水位较高的河流引来河水,不仅可以向城市里地势较高的区域供水,还能做出各式各样的高大喷泉,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全盛时期其引水渠总长超过2000公里,每天可以供应清水百万立方米以上。这些引水渠入城后分成一条条小水渠,送往各居民区,最终到达城内的许多水池和喷泉,日夜不息地涌流着,为市民提供用水之便,并成为城市一道鲜活靓丽的景观。

       上图为公元前56年古罗马共和时代发行的狄纳里银币。正面安科斯·马修斯束头带头像,脑后为祭司弯杖。背面马修斯骑像立于高架水渠之上,拱内拉丁文字母AQVAM。相传古罗马高架引水渠原由安科斯·马修斯所建,此币的制币官属马修斯家族,故在任内打制此币怀念其先祖的业绩。

       上图为西班牙塞戈维亚市有着2000年历史的古罗马高架引水渠,其建于公元一世纪,是塞戈维亚的标志,也是迄今伊比利亚半岛上最雄伟,保存最好的古罗马遗迹。其引水渠以双层拱门为特点,最高的拱门高达28.5米,水渠全长813米,有166个拱门,用2万多块巨石建造,没有使用任何灰浆或水泥。历经2000年的风雨磨砺,依然非常坚固。1985年古城和引水渠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维斯太神庙

       维斯太神庙中供奉的是古罗马十二主神之一的灶神、家庭女神维斯太,对应希腊神话中的赫斯提亚。在她的神庙中燃烧着永远不能熄灭的神圣之火,并且有六位处女祭司,轮流守卫,以保护火焰不熄,传说只要维斯塔的火焰不熄灭,罗马就能够保持风调雨顺。

       上图为古罗马共和时代公元前55年发行的狄纳里银币,正面维斯太束头带披头巾像,脑后币文为制币官卡修斯。背面为维斯太圆顶神庙,庙顶为一手持权杖和祭盘的雕像,庙内有可折叠的官椅,左边为投票罐,右侧平板上拉丁文简写AC“宣告无罪”(Absolvo Condemno)。此币反映的是由执政官主持的一次对维斯太祭司贞女的投票审判。

       公元64年7月18日维斯太神庙在著名的罗马大火中被焚毁,起火原因目前众说纷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查。上图奥雷金币与狄纳里银币确切的发行日期是公元65~66年,即大火发生后的一至两年。作为罗马城一个重要祭祀用建筑,尼禄没有重建而是只发行了一套金银币纪念一下,这操作也是神了。

       时间到了公元191年,此时的罗马帝国由出生在北非的武人皇帝塞维鲁执政,其皇后茱莉亚·多姆纳主持重新修建了维斯太神庙,并在其落成仪式时展开隆重的庆典活动,上图罗马此时刚刚赢得了对帕提亚安息的战争的胜利,可谓财大气粗,但同时也隐藏了军队将领染指国家政权的危机。公元三世纪罗马进入衰落期。随后,维斯太神庙在战乱中几经破坏,目前看到的建筑遗存(下图)也只是墨索里尼时代修复的局部。

  • 维纳斯与罗马神庙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罗马十二主神之一。对应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

       维纳斯和罗马神庙是已知最大的古罗马神庙,位于古罗马广场的最东端,靠近罗马斗兽场,崇拜对象是幸运女神维纳斯和永恒的罗马。建筑师是哈德良皇帝。神庙始建于公元121年,公元135年哈德良皇帝正式揭幕,公元141年由安东尼·庇护完成。307年毁于大火,马克森提皇帝加以重建。

       上图为古罗马皇帝安东尼·庇护发行的塞斯特提大铜币,钱币背面充分地表现了维纳斯神庙刚刚建成时的风采。下图则是如今能看到的残垣断壁景象。

  • 奥古斯都与莉维娅神庙

       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后三头同盟之一,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上图为古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皇帝安东尼·庇护发行的狄纳里银币,背面描绘的是纪念奥古斯都与其皇后莉维娅而建造的神面。

      奥古斯都神庙和利维娅神庙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末,如今在法国维安市基本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 科洛西姆大斗兽场

       科洛西姆竞技场Colosseum,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又译为罗马角斗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

       建于72-80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

       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轴长约为188米,短轴长约为156米,圆周长约527米,围墙高约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9万人数的观众(另一说是5万人)。

       上图为古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时期的末代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于公元222-235年发行的塞斯特提大铜币,背面描绘的是俯瞰大斗兽场的壮观场景。

        本号编辑注:本文封面图片同样是亚历山大·塞维鲁时期发行的一枚以斗兽场为题材的奥雷金币(2008年5月拍卖成交,未包含佣金的落槌价即为80万美元),打制于公元223年。斗兽场的建造自苇斯巴芗时期开始,名义上是在其长子提图斯执政期间(公元80年)落成,而实际上全部完工则要推延至图密善即位以后。到了公元217年,马克里努斯暗杀了暴君卡拉卡拉并初登帝位,斗兽场便遭到雷击损坏,这被认为是一个凶兆,果然,在第二年马克里努斯便被埃拉巴伽路斯推翻,后者在“复辟”登基后便着手斗兽场的修缮工作,直到5年以后的公元223年斗兽场才逐步恢复使用,而这时的帝国统治者已经变成了亚历山大·塞维鲁,他为了纪念此工程便发行了相同题材、不同材质的多款钱币。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斗兽场距离真正修缮完毕还要再等上十多年,这一晃就到了戈迪安三世在位期间,当然戈迪安三世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也以斗兽场为题材发行了一款小纪念章,以为自己歌功颂德。

  • 马克西姆斯竞技场

       马克西姆竞技场是一个体育竞技场,也是但是古罗马最大的体育比赛场地,他跟古罗马圆形竞技场有着很大不同,一个是杀戮场,一个是体育比赛场地,马克西姆斯通常适合战车的竞技比赛,看过《宾虚》的读者一定对古罗马的战车比赛印象深刻。

       上图为古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时期的皇帝卡拉卡拉,于公元198-217年发行的塞斯特提大铜币,背面描绘的是马克西姆斯竞技场的全貌。

  • 图密善竞技场

       图密善竞技场位于帕拉蒂诺山上,在塞维鲁宫殿遗迹旁,其有罗马大竞技场的外表,但却不足以容纳双轮战车陷入行驶。其大概是竞步、田赛名目或骑马赛事的竞赛地点。图密善(公元51年10月24日—公元96年9月18日),罗马帝国皇帝。他是罗马皇帝维斯巴芗和皇后多米提拉所生的幼子,皇帝提图斯的弟弟,弗拉维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公元81年继位,至公元96被暗杀,其生性残酷,是一位暴君。

       上图为古罗马塞维鲁王朝的开国皇帝塞维鲁,于公元二世纪末发行的狄纳里银币。背面描绘的就是图密善竞技场的比赛景象,塞维鲁对帕提亚安息帝国进行了两次东征,均取得胜利,获得了“最伟大的帕提亚征服者称号”。并在国内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他曾在罗马举行过模拟海战表演(如下图塞维鲁发行的另一枚狄纳里银币所示),根据图密善竞技场的地形特点,只要灌入水,放战船等道具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可以推测模拟海战庆祝表演应该是在此竞技场举行的。

  • 图拉真记功柱

       图拉真记功柱记述的是公元101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对达契亚(古代喀尔巴阡山脉和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现为罗马尼亚北中部和西部)人发动侵略战争。第一次罗马大军分几路入侵达契亚,第二次于公元105年用12个军团攻打达契亚,达契亚被征服。这个记功浮雕就是记述了图拉真亲自率军征服达契亚人的经历,环绕柱身有23圈浮雕,长达244米,顶宽1.22米,底部宽0.9米。最底一层有个象征多瑙河的半身人像,从波涛中跃起,目送罗马大军出征,身边漂浮着运送的船只; 第2层是表现军事长官给士兵布置任务,用石块垒筑工事;第3层是士兵们加固工事,运送给养、骑马巡逻;第4层就是描绘图拉真站在高台上指挥军队前进,也是浮雕的中心。图拉真亲率军队,鼓舞士气,手握长矛,目光炯炯,士兵们驻足静听,斗志旺盛。浮雕细致描绘了人物的服饰、武器及心理状态。全部浮雕共有2500个人物,具有写实的风格特点,所有人物都采用同样尺寸,看起来十分壮观宏伟,有着极大的历史真实性。

记功柱以浅浮雕形式铺陈了一幅表现征战全过程的宏大画面。浮雕 以前进式         散点透视方法 , 逐步描绘了行军、驻营、攻战、捕俘、祭献等一系列过程 , 整场战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尾声一应俱全。在这里,不仅描绘了不同的时间,也描绘了不同的空间。

       上图为古罗马五贤帝时代图拉真为其纪念远征达契亚胜利而发行的奥雷金币、狄纳里银币、杜蓬蒂铜币,背面描绘的图拉真记功柱至今依然屹立于罗马。

  • 塞维鲁凯旋门

       塞维鲁凯旋门(Arch ofSeptimius Severus)是古罗马广场上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之一,它位于古罗马广场西北端,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建于公元203年。该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皇帝(emperor Septimius Severus)和他的两个儿子卡拉卡拉(Caracalla)和塞普提米乌斯·盖塔(Geta)在194或195年和197-199年两次战胜帕提亚安息帝国。

       上图为古罗马塞维鲁王朝的开国皇帝塞维鲁,于公元二世纪末发行的狄纳里银币。背面描绘塞维鲁凯旋门落成时的盛况,根据钱币的描绘,凯旋门顶端原本是有一系列雕像建筑构件的,应该是在后来的1800余年岁月中或被破坏或毁于战火。

  • 古罗马比西尼亚行省的尼西亚古城

       尼西亚,即伊兹尼克,是土耳其布尔萨省的一座城市,位于伊兹尼克湖的东岸、伊斯坦布尔东南方约90公里处。公元前72年归属于罗马共和国比西尼亚行省,后比西尼亚和本都合并为比西尼亚本都行省(Bithynia et Pontus)。公元123年,帝国皇帝哈德良视察地震后的尼西亚,并再次重建了尼西亚。新的尼西亚城墙为长约5公里的多边形。不过城墙直至3世纪才完成。后虽屡经战火,但残存至今。如今当地大学考古学院一直致力于其城墙的保护工作。

       上图为古罗马三世纪危机时代皇帝伽列努斯,于公元260-268年由比西尼亚行省的尼西亚城本地发行的铜币。钱币背面描绘了此城的城墙全貌,其写实程度与当今的谷歌卫星图极其相似(如下图所示) ,不禁令人赞叹!

       上图引用来源于李铁生老师发表在《中国金币文化》2016年第1辑第53页插图。

结语(本号编辑作)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古希腊钱币题材丰富多样,远比古罗马钱币有趣得多实际上如果我们若将“艺术性”暂置一旁,仅以题材而论,古罗马钱币品种的多样性是远超古希腊的(当然这与时间维度有一定关系)。古罗马钱币≠戈迪安三世的银币≠君士坦丁王朝的铜币≠看似千篇一律的正面皇帝头像背面各种神祇。

       古罗马币因为重点强调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以及追求造币效率,故此在艺术性上(相较于古希腊币)进行了一定的妥协。不过,因为频繁的改朝换代,以及延续了钱币作为“纪念币”的职能,因此在不到千年的光景里(不含拜占庭),古罗马发行了数以万计不同品种的钱币。在未来的日子里,本号愿携手以百夫长常兄为代表的众位古希腊罗马钱币爱好者,为大家发掘更多的、有关于古希腊罗马钱币的背景故事和趣味亮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