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自控力”不只是指“孩子听话”。自控力不仅是指抑制冲动,而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孩子能自主选择目标,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时,才会更好进行抑制冲动、抵制诱惑等完成目标。自控力高的儿童成年后,在健康、经济、婚姻、犯罪等诸多生活方面,表现得更为优秀”。那么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从小培养并及时督促 最好从孩子能明白大人的话之时,就开始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自制力的培养主要在生活习惯上,如规定孩子有规律的生活。最初,孩子或许只是单纯地响应,但时间久了自然会变成一种习惯。例如,父母不许孩子玩火柴,当他拿起火柴时就受到“不能玩”的约束,久而久之就不玩火柴了。稍大的孩子在培养其约束能力时,还要让他们懂得其中的道理。 不要打断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玩玩具的过程中,总会让孩子喝点水、吃点东西、跑个腿,而父母的这些行为就会打断孩子的专注力,自控能力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因此在孩子专心致志的做某件事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打断孩子。 树立好榜样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时,不知不觉孩子就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很多时候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好榜样。要教会孩子自控,首先要向孩子展示自控,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是父母,父母的自控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自控力的形成。学会帮助孩子学习处理周围事物,帮助孩子解决冲突,让孩子学会自控与合作。父母看到孩子的优点要及时鼓励表扬孩子,让孩子更加积极。父母看到孩子的缺点也要及时纠正孩子的缺点。 小孩受打击时,提供情感急救 当小孩受到“感情”创伤的时候,父母不要急着责备小孩或者埋怨他人,而是要给小孩一些非批评的安抚,协助他们走出创伤,让他们有空间宣泄自己个人情绪,以避免使小孩深陷自我谴责、怀疑他人的情绪中,进而逃避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