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星点点(51)

 DavidCCH 2020-02-15

图片/网络

文字/寒星


△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性标志。


        黄山原称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轩辕黄帝在此炼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其名为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黄山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已经命名的山峰有72座,大小峰各为36座。黄山集国内群山之秀,且具其独特之美,四季景色各异,可谓风情万种。黄山最具代表性景观为'五绝三瀑','五绝'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为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郦道元、李白、徐霞客等历代名士都曾来此,并留下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壮美诗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登黄山后感叹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薄海内外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是先人对黄山的至高赞誉。

      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五A级景区,也是我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项世界头衔的景区。黄山不仅是安徽省,更是中国向世界打出的一张光彩夺目的名片。

        有诗为证:


《大美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的名句
自明代以来
便成为黄山的
独家代言

黄山以其
奇特独一的松形
瑰怪多样的山石
变化万端的云海
滋身养体的温泉
粉妆玉砌的雪景
向世人展示了
它千姿百态
风情万种的容颜

流连翡翠之谷
近观始信峰颜
远眺梦笔生花
遥望石猴观海
抚摩飞来巨石
拾级光明峰顶
攀越蓬花之巅
勇过鲫鱼险背
凝伫云舒云卷
留影迎客松前
……

赏不够一路美景
诉不完心中感叹
敬畏大自然的
鬼斧神工
更感谢大自然
赐予人类如此
美妙绝伦的画卷
美哉黄山
壮哉大自然

 莲峰雄峻,直逼九天。

    笑傲风云,气度不凡。

    △莲花峰海拔1864米,为黄山第一高峰。

 光明顶上,极目远望。

    一览众山,无限风光。

    △光明顶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

 巍峨天都,天生险峻。

    懦者怯步,勇者攀登。

    △天都峰海拔1810米,虽为黄山第三高峰,但居险峰之首。

 始信之峰,特色独具。

    三面临空,奇松林立。

    △始信峰海拔1683米,居黄山36小峰之首。

 三个景观,相连一起。

    背包观棋,颇为有趣。

    △仙人背包、仙人对羿、宰相观棋,是黄山三个靠的较近且相对独立的景观。

△天都峰鲫鱼背,宽度不足一米,两侧深壑目不见底,乃黄山险隘之最。

 头顶天之穹,足立鲫鱼背。

    高峰踩脚下,豪情伴云飞。

 云海翻腾涛连天,

    石猴赏景独欣然。

    △'石猴观海'乃黄山知名景观。

 莫惧山道易迷途,

    自有仙人来指路。

    △'仙人指路'为黄山知名景观。

 大笔巨如椽,

    笔底总生花。

    △'梦笔生花'是黄山知名景观。

 天外飞来一巨石,

    立于山巅万千年。

    △'飞来石'为黄山知名景观。

△水墨黄山 之一

△水墨黄山 之二

△水墨黄山 之三

 忽如云雾涌,

    群峰锁其中。

 黄山之松具风采,

    伸肢展臂迎客来。

△黄山秋色 之一

△黄山秋色 之二

△黄山莲花峰远晀

 一轮红日跃东方,

    千里云涛万里浪。

 落日红霞,

    如诗如画。

 隆冬季节到 ,

    景致别样好。

 雪雾黄山,

    甚是美观。

 飞雪轻落黄山中,

    银装素裹迎客松。

 温泉里面泡一泡 ,

    一身疲劳尽除掉。

△云蒸霞蔚 之一

△云蒸霞蔚 之二

△云蒸霞蔚 之三

△云蒸霞蔚 之四

△云蒸霞蔚 之五

△云蒸霞蔚 之六

△云蒸霞蔚 之七

△云蒸霞蔚 之八

 奇峰兀立缠玉带,

    此景惟独天上有。

△黄山西海大峡谷栈道

 彩霞添秀色,

    浓淡总相宜。

    △黄山西海大峡谷。

  天上人间好景致,

     半掩虚无缥缈中。

      △黄山西海宾馆远眺。


背景音乐/《情醉》(笛子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