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广西没有桉树……

 方兄 2020-02-15

一、认识桉树

桉树又称尤加利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全部各类的统称,全球约有800多种、130多个亚种或变种,有柠檬桉、大叶桉、巨尾桉、赤尾桉、蓝桉、邓恩桉、蓝桉等等。我们口中常说的速丰桉或速生桉,其实不是一个品种,而是指运用速生丰产技术种植的桉树。

假如广西没有桉树……

桉树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轮伐期短、病虫害少、木材用途广等特点,是全球生长最快的阔叶树种之一,在全球范围广泛种植,与杨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全球种植面积达到2亿多亩,我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6000多万亩,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

二、广西桉树

目前,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一半;活立木蓄积量9000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森林总蓄积量的14%;木材产量超过1700万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位。广西桉树以占全国千分之六的林地面积,生产出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木材,难怪有“世界桉树看巴西,中国桉树看广西”的说法。

改革开放初期,广西的山地以杂灌、疏残林为主,仅以满足农村柴火为主,加上木材需求不高,所以林木采伐量很少,自然生态保持相对完好。随着经济发展,木材需求量急剧上升,而原生树种就数马尾松、杉木等效益最好,但其投入大周期长,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广西也曾于上世纪90年代引种松脂、木材两用的湿地松,尽管生长速度较快松脂产量也高,但对山地条件要求较高,后来遭遇松毛虫等病虫危害,现在存量已经不多。

假如广西没有桉树……

而桉树呢,虽然广西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1965年开始少量种植试验,上世纪80年代在东门、钦廉、高峰等国有林场大量种植,真正的大规模种植开始于本世纪初。为了加快速丰林的发展,广西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区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2〕22号)、《关于加快沿海地区林浆纸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04〕66号)、《关于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5〕14号)等文件,在林地落实、造林种植、林木采伐、林产品初级加工、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以钦州、北海建设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重点,着力推进配套原材料基地建设;以区直国有林场为主体,大力发展林板产业,开展场外造林,加快桉树速丰林发展。政府鼓励,政策扶持,但初期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出台了更为优惠的措施甚至造林补贴支持,再加上先吃螃蟹的示范效应,广西各地才掀起桉树种植热潮,且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广西桉树的面积、生长量、蓄积量均跃升至全国首位。

假如广西没有桉树……

三、假如广西没有桉树

作为一个外来树种,社会上对桉树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各种观点论断针锋相对,毁誉不一,特别关于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绿色沙漠”和“桉树有毒”等说法盛行,大有将桉树“妖魔化”并逐出广西之势。那么,我们心平气和的来个假设吧——如果广西没有桉树的话,那将会怎么样呢?

1.荒山更多,且多数经济效益差。

广西曾经有过“守着大山饿肚子”的苦涩,就是因为林地产出低,没有开发价值,而且存在着大量宜林荒山,特别是石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造林难度很大,如果单单依靠政府的投入,估计完成荒山绿化恐怕都不容易。虽然在发展桉树的时候,也曾经出现这样那样的乱象,比如林地租金过低、水源地农用地滥种、过度使用除草剂等,但国有、民营、外企、个体、农民齐上阵,可谓是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其中,每年桉树增量200万亩,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内,种植面积就高达3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37%,高出全国森林覆盖率平均值近两倍。

假如广西没有桉树……

2.木材更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木材的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东北林区停止商业采伐和停止天然林采伐之后,木材市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热量丰富,且雨热同季,林木生长快,且“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地少,种植桉树的条件得天独厚。据有关数据统计,广西每年为社会提供的木材达到3000多万立方米,其中桉树就高达1700万立方米,产量全国第一。

3.农民更穷,没有桉树产业链。

在广西,涉农且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只有甘蔗和桉树,一个在地里一个在山上。桉树从品种培育、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综合利用一条龙,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被农民看作是“摇钱树”,且极大的带动上下游及周边产业发展。目前各类生产企业1500多家,培育了高林、丰林、三威等中密度纤维板知名品牌,年产值高达4000多亿元。

假如广西没有桉树……

四、为什么群众对桉树意见那么大

首先一点就是农民从桉树中获益不多。在桉树发展初期,由于对其认识不足、没有看到其前景,普遍持观望态度,将山地以较低的价格(最初每亩租金10元、20元)出租,从而诞生了很多有头脑、有资金的造林大户,少则上千亩多则过万亩,一些专业公司甚至拥有桉树几十万亩。而当农民发现种桉树能致富的时候,山地已经出租了,不得不在自己的山地上帮别人打工挣些劳务费。

第二点就是无序野蛮发展。很多地方的经营单位和个人为了快速获取短期收益,粗暴地实施掠夺式经营,比如火烧炼山、全垦整地、大量施用化肥、喷洒农药和除草剂,直接造成水土流失,化肥农药残留污染水源,更有甚者在饮用水源区和水源林保护区内种植桉树,直接影响饮用水安全,群众意见很大。

第三点就是过度纯林化。由于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一味追求纯林化,很多地方的村庄周围都是清一色的桉树,林相单调,没有任何美观可言,再加上种植密度过高,严重抑制林下植物的生长,林下几乎寸草不生,野生动物无处藏身,农村生活环境明显变差,难怪很多人怀念过去山上的景色。

假如广西没有桉树……

五、结语

尽管桉树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短时期内应该不会改变,但也不能忽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林业主管部门已经明确提出通过适当的合理调整来促进桉树良性发展,比如:控制面积总量,提高单位产量;划定种植范围,不得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林区、水源林区等公益林区种植桉树;严禁火烧炼山和全垦整地,少施农药化肥,不喷除草剂,保留原生植被和混交造林等,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