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绪30岁大寿,慈禧命仪仗队到宫外游行,为何刚出宫就回来了

 历史解密坊 2020-02-16

1875年同治帝崩逝,慈禧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承大统,年号光绪。光绪皇帝只是她的傀儡罢了,慈禧才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不过,光绪毕竟是皇帝,皇家颜面还是要做到位的。在光绪30岁大寿时,慈禧就命人举着仪仗去皇宫外游行,可是仪仗队过了一会就回来了,慈禧本想发怒,但是当她看到金瓜上的一件东西,就平息怒火,吓得闭嘴了。您可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公元1900年6月21日,八国联军进攻大沽炮台,清政府在慈禧的授意下发布诏书。慈禧为了维护皇家威严,向11个国家宣战。慈禧太后还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发宣战诏书:“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剪彼凶焰,张国之威?”可惜清政府长期的闭关锁国,还是让慈禧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八国联军鸣枪放炮,打到了京城,这个时候的京城上空,整日飞着各种流弹,流弹如同蝗虫一样,打得人心惶惶。

此时正赶上光绪皇帝30岁大寿,慈禧一边要维护着皇家的尊严,一边想这要将光绪皇帝的大寿,堂皇地办一次。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令世人看清,大清有能力解决眼前的危局。

这一次的寿宴举办得非常隆重。一是要置办新衣,因为庆典要用各种高档绸、缎、皮、绵衣物及面料制成各色绣缎龙袍达数百件。二是搭建景物,为了营造普天同庆的喜庆景象,庆典处从京郊颐和园至紫禁城,一路所经道路两旁搭建楼台殿阁,花费了大量银两。三是装修费用,在光绪三十岁大寿前夕,庆典处将皇宫内外装饰一新,张灯结彩。四是举行筵宴,百官朝贺。最重要的是第五处——请仪仗队。清朝皇帝的30岁大寿怎么少得了仪仗队呢?越是战争爆发的危机时刻,慈禧越是要大办特办,越要让列强看明白大清国的“天威”。

慈禧命人高举着仪仗去皇宫外游行,这只仪仗队阵势非凡,首先是五十四个华盖,接下来是七十二个执扇的,比如寿字的八个,双龙黄色的十六个,双龙红色的八个,黄玉色赤单龙的各八个等等。紧接着就是八旗大纛二十四个。不仅仅有这些旗幡,还有二十四个鼓,十二个横笛等乐器来烘托气氛。

除十匹仪仗的马外,还有有卫士千人。可惜的是,仪仗队到了宫外后,没有人看。所以仪仗队过了一会就回来了,而且仪仗队的人都脸色惶恐,好像碰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一样。慈禧本来想通过仪仗游行,表明自己坚守京城的信心,可是本来热闹的仪仗游行,他们并没搞出动静,便虎头蛇尾地回来了,怎能不让她生气呢?她传下旨意,就要拿仪仗队领队的副总管太监治罪。

副总管太监一不辩解,二不求饶,这副反常的态度让慈禧也感到有些奇怪了,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这位副总管太监就直接取来了金瓜。这金瓜乃是皇家銮驾的御用之物,木质的瓜形外面贴着一层金箔,但副总管太监手中的金瓜上,却赫然镶嵌着一颗流弹。慈禧瞪大眼睛呆呆地看着流弹,一张脸好像变色龙,竟无法说话了。顶着枪林弹雨搞仪仗游行,这事也就慈禧太后能搞出来,此时的京城人人自危,谁出门就是傻子,有胆量看仪仗游行的人纯属是疯子。

这场虚假庆典刚刚结束,慈禧就领着光绪皇帝逃往了西安,慈禧太后这一次不仅丢了面子,更丢了里子,想一想,这场所谓的游行庆典,真的是一场笑话呀。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