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4日电 居家医学观察对象的管理一直是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公众比较关注的环节。曹杨新村街道是全市较早启动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区,也是外来人口较多的老式工人新村。今天上午,首个“zeta无线电子门磁”被成功安装在了曹杨社区桂杨园某被隔离对象的房门上,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门上这个“巴掌大小”的设备,便可借助先进物联网技术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远程监管。 “通过在大门上方安装一个‘小盒子’,即可将这户居家医学观察对象纳入到我们的云监控管理中,对象一旦违规开门或擅自外出,监控系统即被触发。”安装人员介绍。 据悉,此次曹杨新村街道联合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以“上海智慧物业”系统为支撑,利用物联网先进技术zeta无线电子封条对辖区内居家医学观察对象进行实时监控。当居家医学观察对象擅自外出、私自开启封条,系统即会自动发出短信警报给接收人,远程知晓居家状态,及时采取管控措施。 按照首次发现,进行上门训诫;再次发现,强制送集中观察点的方式,确保管住管牢,有力保障小区安全。同时,积极探索无线电子封条与智联普陀系统的对接,充分运用网格中心监控技术,打造“城市大脑”一体化系统平台,实现观察人员数字化管理,做到“三系统同步”,即智联普陀城市大脑监控系统、街道网格中心监控系统、物业管理监控系统同步实时监管,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同时,为切实加强曹杨区域的疫情防控能级,更加科学、有效、精细地做好居家医学观察对象的管理,曹杨新村街道逐步探索完善了一套流程和方法,通过硬管理和软服务的融合促进管理闭环形成。 街道按照“一人一表”,为每位居家医学观察对象制作公示单,张贴在所居住的楼道内。公示单上有温馨提示话语,告知楼内的其他居民居家医学观察对象所在的户室,并正面引导居民不恐慌、不歧视,协助做好共同监督工作。同时,制作了14天记录单,对于每天的消毒情况、体温监测情况、生活垃圾处置情况等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公开、透明,让居民群众放心、安心。 街道与区科委联手上海沃丰时代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开发AI智能语音系统,通过语音机器人解决居家医学观察对象的健康管理问题。根据疫情防控隔离中的健康管理要求,设计问答对话,每天两次自动拨打居家观察人员电话,询问体温及身体状况,通过语音识别自动记录并沉淀相关数据。对于异常情况在后台反馈,由街道及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回访确认。智能化应用,简化了管理流程、优化了管理方式,切实为疫情防控中的基层减了负。 为切实解决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在居家观察期间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关怀,街道依托微信平台,开发简便、易操作的便民小程序,让居民通过线上方式,足不出户解决吃饭、购物等需求。为保证安全性,街道精选社区内有资质、信誉好、有公益心的饭店和生鲜超市等,形成商户联盟,并将相关产品、价格在小程序中进行发布,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只需要动动手指,即可在线点选,商家直接配送到小区门口。 同时,积极解决好最后100米送餐、送货问题,街道依托辖区内快递站,定点招募组建曹杨“益”家人骑手团,为每个小区指定骑手,把商家配送到小区门口的物品逐个送到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家门口,切实解决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吃饭、生活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