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6僖公二十六年
2020-02-16 | 阅:  转:  |  分享 
  


僖公二十六年



【原文】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宁邀盟于向。

齐人侵我西鄙1。公追齐师至崔,弗及。其言至禽弗及何?侈也。

夏,齐人伐我北鄙。

卫人伐齐。

公子遂如3楚乞4师。乞师者何?卑辞也。曷为以外内同若辞?重师也。曷为重师?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也。

秋,楚人灭夔5。以夔子归。

冬,楚人伐宋。围缗。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刺道用师6也。

公以楚师伐齐,取穀7。

公至自伐齐。此已取穀矣,何以致伐?未得乎取毅也。曷为未得乎取穀?曰:“患之起,必自此始也。”

【译文】鲁僖公二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己未这天。鲁僖公与莒子、卫国的大夫宁遨会面,并在向这个地方结盟。

齐国军队侵犯鲁国的西部边邑。鲁僖公率兵追击齐国军队一直追到崔这个地方,没有追上。这里说一直追到崔这个地方没有追上是什么意思?是夸大鲁禧公军队的过分。

夏季,齐国军队又侵犯鲁国的北部边邑。

卫国军队讨伐齐国。

公子遂到楚国去请求军队援助。请求军队援助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卑贱的语言,为什么对外对内都用同样卑贱的语言呢?表示重视军队。为什么要重视军队呢?因为军队出发后,不一定能完整地返回。部队外出作战,也不一定能取胜。

秋季,楚国军队灭亡了夔国,俘获夔国国君回去。

冬季,楚国军队攻打宋国,包围了缗邑。城邑是不说包围的,这里为什么说包围呢?楚国军队是鲁国借来讨伐齐国的,这里指责楚国军队半道上却向宋国用兵。

鲁禧公用楚国军队攻打齐国,夺取了齐国的穀这个地方。

鲁僖公从讨伐齐国的战场上回来。这次讨伐已经夺取了穀这个地方,为什么还说从讨伐的战场上回来呢?因为夺取穀这个地方并不值得得意,为什么夺取穀这个地方并不值得得意呢?回答说:“鲁国祸患的产生,一定会从这次讨伐开始。”

【说明】本篇《僖公二十六年》,主要描述的是鲁僖公二十六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六件事,一是鲁僖公会见莒国兹丕公、宁庄子,并在向地结盟。但齐国不满意他们结盟,所以出兵侵犯鲁国边境。而卫国人因为与鲁国结盟的缘故,出兵征伐齐国。二是鲁国的展喜只身出境,劝说齐孝公,齐孝公因此退兵。三是鲁国的东门襄仲、臧文仲到楚国求援,希望楚国出兵征伐齐、宋两国。四是夔国君主因为不肯祭祀祝融和鬻熊,被楚国消灭。五是宋国背叛楚国而与晋国交好,楚国因此派军征伐宋国。六是楚国接纳了齐桓公的七个儿子,并都委以重任。

————————————————————

【注释】1.鄙:(bǐ比)《管子·侈靡》:“国贫而鄙富,苴美于朝。”《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七》:“县鄙之人,入从其政。”《左传·庄公二十六年》:“群公子皆鄙。”《盐铁论·本议》:“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这里用为边邑、边境之意。

2.侈:(chǐ齿)《书·泰誓上》:“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管子·立政》:“侈曰专制,不足曰亏令,罪死不赦。”《管子·大匡》:“关市之征侈之。”《战国策·楚策》:“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这里用为过分、过度之意。

3.如:(rú儒)《管子·轻重甲》:“今每战舆死扶伤如孤。”《左传·隐公四年》:“厚从州吁如陈。”《尔雅》:“如,往也。”《史记·项羽本纪》:“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这里用为去、往之意。

4.乞:(qǐ起)引申为请求,希望。《晏子春秋卷六·内篇杂下》:“免粟之食饱,士之一乞也。”《左传·隐公四年》:“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广韵》:“乞,求也。”

5.夔:(kui逵)古地名,春秋时代诸侯国名。故址在今四川奉节县。夔子:夔国君主。

6.刺:指责,讽刺。道用师:楚国的军队是鲁国借来征伐齐国的,但楚军半道上却向宋国用兵,所以作者指责楚军,何休注:“时以师与鲁,未至,又道用之。于是恶其视百姓之命若草木,不仁之甚也。”

7.穀:(gǔ谷)地名。属齐国。后齐桓公以此地分封给管仲。《管子·大匡》:“吴人伐穀,桓公告诸侯未遍。”

春秋公羊传僖公









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15







献花(0)
+1
(本文系解决人生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