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在印度肆虐的3600亿只蝗虫,中国吃货能搞定吗?

 星辰大海种花家 2020-02-16

其实一月底蝗虫就从东非跋山涉水进入巴基斯坦了,也许这些地方跟中国有些遥远,所以大家并不是特别关心,但最近各大媒体开始关注起印巴的蝗虫事件,这是担心蝗虫入侵中国,因为中国和印巴都接壤,万一攻进来,中国吃货不就有福了嘛?

很多朋友对笔者关于印巴蝗虫是不是能攻入中国的文章如是留言:只要蝗虫来了就吃了它,3600亿只蝗虫,全国人民每人不到300只,小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真的有口福吃到蝗虫吗?每人吃300只有问题不?下面简单讨论下,看看蝗虫能不能给大家带来些惊喜!

正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肆虐的蝗虫能到达中国吗?

在笔者的上一篇文章中,很多朋友都怀疑为什么在非洲之角索马里肆虐的蝗虫能飞到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已经不是一只蝗虫了,而是一台远程轰炸机!我们来看看非洲到印度到底有多远。

非洲和印度之间的三条线路距离对比

上图是非洲之角索马里到印度的几个距离,从2300千米到4700千米不等,一般轰炸机都能到达这个距离,但战术轰炸机可能回不来,当然蝗虫就没想过要回来,它们真能飞那么远?

沙漠蝗虫正在产卵

其实别小看蝗虫小小的身体,它可是举世闻名超级长跑选手,它可以轻松飞行上千公里,最远则可达3600公里以上,看看索马里到印度是不是在它们的轰炸范围之内?所以当笔者见到蝗虫从非洲到达印度时确实吓了一跳,然而地图上量了下,还真行,蝗虫,你是大爷!据1987-1989年的蝗灾中,有资料确认非洲西部的蝗虫横跨大西洋到达加勒比海,沙漠蝗虫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单一虫群可以覆盖1200平方公里,多个虫群合并后数天内即可扫荡走千万人的一年的口粮。

印度的蝗虫群真能到达中国吗?

答案是不能,并不是因为蝗虫飞不了那么远,因为印度正被蝗虫肆虐的拉贾斯坦邦到中国直线距离不过700千米,但这700千米对于蝗虫来说是一条生死线!因为蝗虫无法适应高原寒冷气候,从印度到中国需要翻越常年积雪的喜马拉雅山脉,而从巴基斯坦到中国需要跨越帕米尔高原,蝗虫无法适应这种比冬天更严酷的环境,所以中国吃货们只能望蝗兴叹了

喜马拉雅山脉

但各位也不要“高兴太早”,因为中国藏南地区在青藏高原的雪线以下,那边被称为是西藏的江南,水汽充沛,物产富饶,气温合适,似乎是蝗虫的天堂,所以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希望已经是强弩之末,蝗虫再不会到处撒野。

中国吃货真能搞定3600亿只蝗虫?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这个正在扫荡印巴的蝗虫群可能会持续到六月份,届时规模将比现在扩大80倍,3600亿只蝗虫的虫群全中国每人300只,再扩大80倍,那就是24000只,按一只沙漠蝗虫大约2克计算,每人大约得消耗:48千克!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蝗虫发展趋势图

我的天哪,一个三口之家胃口稍大的,按每天1.5千克大米计算,需要消耗45千克大米,这48千克蝗虫啥意思?天天吃蝗虫,一个月都吃不完,而且是全国人每人48千克,是不是得疯了啊。

当然这天天吃蝗虫可不行,不过拿蝗虫来偶尔换换胃口倒是非常合适,据说油炸蝗虫和烧烤蝗虫味道非常不错,尽管笔者小时候天天抓蝗虫,但也对这蝗虫那条肥大的腿留过口水,但每次都在最后一刻放弃了这种想法,毕竟有点下不去口!

另一个必须要提醒下,据说蝗虫吃多了上火,嘴角起泡,搞不好还口腔溃疡,所以蝗虫这东西还真不太好随便吃,即使好吃也千万不要吃多了!

做饲料是个好方法

也有朋友提出了将蝗虫做成饲料,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如果抓来做饲料的话,这收集成本就有点高了。据《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6月30日刊登的题为“光温耦合效应对蝗虫趋光增益的影响”一文中,蝗虫对热源温度高低、光谱色光照、环境温度及施中屋行夜伏性活动规健影响夜间煌中具有趋光性效应,且热源温度对煌虫的趋光响应具有增益效应和透导群集作用,而调控性光谱色光照对煌虫透导起主要作用。

真有非洲人开开心心抓来吃的

看来可以利用蝗虫趋光性来诱导蝗虫进行抓捕,然后再干燥粉碎,制成动物性高蛋白饲料,环保安全,营养丰富,无论是做成哪种动物的饲料,似乎都非常合适,是不是开发下?不过比较可惜,这种原料来源不太稳定,如果年年有,那么这个地区的植物将会破坏殆尽,假如要稳定原料供应,估计需要养殖。

昆虫趋光性

还有朋友认为,是因为人类对鸟类赶尽杀绝了所以蝗虫才会成为蝗灾,其实也有是偏颇,古代蝗灾更厉害,那会鸟类可没死绝,当然现在也没死绝哈。对付蝗灾除了养鸡养鸭的土办法外,剩下的只有用现代飞行器进行大面积喷洒农药了,有一个建议,蝗虫的若虫期最容易杀死,因为那会还不会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