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步剑门雄关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20-02-16

      幼时读唐李白的“蜀道难”,便想一睹“剑阁”之险,令人梦牵魂绕几十年,今日终于有机会得以一走剑阁。

蜀北征路线图

入得景区便是登山,虽然气温是个位数,依旧出汗。为了赶时间,只得快步。一路上绿树敝日,原本的阴天更加阴沉。途中,文化气息连绵不断,长长的山路中不断有亮点闪现,调节了行走频率。

      经过“望关桥”,以汉隶书刻于石壁之上李白的名篇“蜀道难”迎面而来。停下脚步再读一遍,更有另一番感悟。

李白《蜀道难》诗刻

      1172年冬,陆游由南郑(陕西汉中)调回成都,途经剑门山,写下《剑门道中遇微雨》,这是一首广泛传颂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诗歌隐含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的愁绪,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细雨廊”根据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绝句意而来。

细雨廊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2020春,中国诗词大会上,有关这首诗的试题引起广泛的轰动。

大剑山是一座座绵延百里的砾岩山峰,所谓“剑门无寸土”就是指剑门那寸草不长的特大砾岩,从正面看,这石壁恰似铜墙铁壁的天然城郭,把自秦岭而来的千里群山横阻于此,也阻断了自中原而来的步履;从侧面看,则如排天巨浪,汹涌澎湃;从背面看,像一群飞驰的骏马,让一切来犯者望而生畏。

剑门山从古生代至中生代的 三叠纪属扬子海盆的一部分,是个大海洋,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地球发生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距今七千万年的 白垩纪末又发生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使这里由海洋变成了陆地。因此,剑门关一带露出地面的岩石属于白垩系剑门关组和 侏罗系莲花口组,大小剑山以白垩系地层为主。构成剑门山数百里陡峭石崖的是剑门组的底部砾岩,由于受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强烈影响,便形成了剑门关关隘。由晚侏罗纪莲花口组砾岩构成的连锁式金字塔形砾岩群峰——剑门七十二峰国内外罕见,构成了独树一帜的剑门丹霞地貌,雄中带秀,刚柔相济,既有北国山岳雄浑的壮丽景观,又有南国旖旎的风光情趣。

      途中建有“剑门地质博物馆”,让人们中途得以歇歇脚,顺便也科普一下。该馆采用三维立体模型、动画、矿物化石标本、太空体验仓、磁悬浮地球仪等声、光、电合成现代科技表现手法,直观展现剑门关丹霞地貌地质发展史。展示中,我们看到了著名的“鱼龙”畅游其中。

海百合

“子规桥”:根据李白诗句中的“又闻子规啼夜月”之意而名。

子规桥

      “金牛道”之名如雷贯耳,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作为故事可以听听、笑笑。不过,为国计民生,当修此道。此后历代都有修复。如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司隶校尉杨厥重修剑门蜀道,就是其中重要一次。

诗仙桥

      从汉代起就有文学家张载为剑门蜀道写下了美文,唐代王勃、李隆基、李白、杜甫、李商隐,宋代王安石、陆游,明清时期的方孝孺、杨慎、果亲王,直到现代的郭沫若等人,一批一批文人雅士相继写出数千诗词来歌咏剑门关。近年修建了“叹关台诗刻”,来展现这些优美诗篇的魅力。

李白像

李隆基诗碑

李商隐诗碑

张籍诗碑

过了“雷鸣桥”就看到到了“剑门关”。险峻石壁夹着雄关,果然是易守难攻。

雄关北向

           诸葛孔明立关后1700年,屡毁屡建。冷兵器时代,关楼从未被正面被攻破;

名家书法天下雄关牌匾

徐向前

      风云济会,在关楼的大堂里展示了历代众多文臣武将张飞、霍峻、钟会等等守关的故事,还有近代徐向前北上抗日指挥打下剑门关的经历。

南望剑门关

在这里,留下了“刘备过关”“姜维泉”“姜维守关”等等故事。

姜维守关

蜀汉行军图

            遇有“天梯峡”指示,走马一看,浅尝即止。其他景区,时间关系只得放弃。

天梯峡一瞥

金牛栈道

南门

当清代康熙帝第十七皇子,雍正帝的御弟果毅亲王胤礼视察到此,他留下了《第一关》的赞叹。

《第一关》   果亲王

兴致勃勃地走出南出口,坐交通车回北门取车赶路。殊不料公交司机告诉说要等,先说半小时开车,后再说具体开车时间不知道。追问车站领导,无人理睬。无奈之下,只得电话投诉。一片好心情立即被破坏。4A景区的配套服务,居然如此,无言以对。只能留此一记。

摄影   蒲佩珍   王子玄   陈华周  廖肇山

(本篇为节录,详看《堆沙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