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为一幅画 特意去看一个展 去年12月份,在朋友圈看到这张作品,印象非常深刻,第一眼直觉认为是西方那位大咖的一幅极简抽象作品,空间感很强,两秒后才反应过来,心中默念“我X,NB”,其实中间顶着个脑袋,原来是一个人的形象,骨瘦如柴,两手强撑着,顽强地站立着,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 那时觉得自己兴奋一下就好,没打算写分享,矜持了半个月还是没忍住因为月初看了一个很冷门的79星星美展的文献展,这幅作品的主人公也是那段历史中很闪耀的一位。 今天在修图的时候,下意识地把作品处理成了这样,更像是在炼狱,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我还添上了一句台词“现实蹂躏了你又能怎么样?”其实,这个画面就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依然要坚强地撑着,不能倒下。这与三十多年前艺术家想要表达意志依然很吻合。 《殉道者》 12月24日在《“生命的赞歌”袁运生个展》结束前三天,我去了798的站台中国,就是为了一睹这幅画的真容,我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其他的也有几幅很不错,虽然面貌不同,但其精神内涵是一致的。 《殉道者》1981.11.12 运生写 “殉道者”这个名字没准是后来加上的,不过与画面完美匹配 这幅作品具有极强的东方水墨韵味,同时又兼具西方抽象造型艺术的美感,在这里需要再提一个世界级的大咖贾科梅蒂,这是一位头像和作品被印在100元瑞士法郎上的艺术家。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1901~1966 瑞士超存在主义 雕塑大师、画家 贾科梅蒂的这件雕塑作品《笼子》与袁运生的油画《殉道者》,在探索人性上做到了天然的“同频”,深刻而直接。 袁运生创作这幅《殉道者》时,正在经历一场艺术生涯的风波,像是在对自己命运的呐喊和对艺术执着的宣扬。 机场壁画风波 袁运生,1937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央美院教授、博导,一个在不断探寻人性和生命本真的艺术家。 1979年初,首都机场航站楼委托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组织机场壁画创作,由张仃主持,这是文/革后北京最重要的工程。其中,袁运生创作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中大胆地画了3个沐浴的傣家女裸体,完成后决策者都拿不定主意,最后经小平首肯后才得以开放展出。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完整图 当时海外媒体报道“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艺术界将机场壁画与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并称为建国后最重要的两件艺术品。随后,大量的人拥进裸女人体壁画所在的机场餐厅,迫不及待地一睹究竟。 但是,不久美术界开始有人对画作中出现的裸体表示质疑,赞成者与反对者相持不下,争论逐渐升级,上升到政治层面。最终画中的三个裸体不得不披上一层透明的纱衣;1982年袁运生出国后,机场壁画前立起了一堵三合板做的假墙,封住了裸女部分的画面;直到1990年重新装修时,这堵假墙才被拆除。 ![]() 现在看来这种尺度的裸露在当时的美术界居然都能掀起一场风波,真是难以置信。 机场壁画与袁运生的曲折命运折射出转型期艺术的处境与观念的变革。“现代的中国文化缺少整体性。文化史因此充满各种偶然。外来因素独领风骚,一次展览甚至一幅画便可影响一个时期的风潮。”袁运生说。 展览继续 ![]() 袁运生 《无字碑》 180x288cm 纸本水墨 1991-2015年 这幅是由三张同主题的画拼合而成,这种作品要是没有解释,还真不太容易看明白。一般”无字碑“的意义是功过留予后人评说。 ![]() 袁运生 《早春》 180x180cm 综合材料 2000年 他的作品里,我第一感觉总是能看到一堆人,偶尔还有牛之类的动物。 袁运生 《尺·度》 180x194cm 纸本水墨 1990-2016年 他的水墨人物看似很粗线条,实则是在表现生命的、原始的一股拙力,这幅是由左右两部分拼合而成,看着像是两队人马在干啥,放大局部好好观察一下。 ![]() 左边是《尺》,画中是有一把大尺,有多少个人,得慢慢琢磨。 ![]() 左边是《度》,很明显是相拥的一对男女 ![]() 袁运生 《弄潮儿》 194x180cm 纸本设色 1991-2015 上方灰蓝色的部分,躺着一个很悠闲的男子,他应该就是哪个弄潮儿,下方的褐色部分,那肯定就是浪里个浪。 其他作品太抽,实在翻译不下去了 完成创作后的自信满满 欢迎 留言 吐槽 互动 请点 “ 在看 ” 分享给的朋友 子阳艺藏 出品 | 原创精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