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字学习法

 海流中的岛屿 2020-02-16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些现象,有不少的学生学习也是挺努力的,但是成绩却不是很显著,而有一些学生平时的学习不是最努力的,但是他们的成绩却很突出。这里面除了智商的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方法。

根据我自己几十年的学习和教学的实践,我提出了“品”字学习法

之所以叫做“品”字学习法(教学法)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是,品代表的是多,就想喝水,人们是一骨碌就喝下去的,没有品味、回味,没有细细的品尝。而喝茶是慢慢的留在嘴里仔细的品味、感受、体验茶的味道,把茶的味道留住,仔细体会更多的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品字学习法在这里强调的是学习一定要反复逐磨,力争在其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第二个是,利用品包含三个口,来代表学习(教学)的三个阶段。第一个口代表的是学习的第一步,那就是学生自己首先要主动学习。具体就是自己先预习,自己先思考,自己先做题,自己去探索做题的方法,而不是被动的等着老师讲。这一点很重要。优秀的人都是主动性很强的人。学习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特别是数学,一定要学生自己动手做题,动脑去思考。因为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好的锻炼,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动手做了,思考了,如果不会他在后面就会认真的听老师讲,而且也为后面的总结打下了基础。如果学生不思考不做,老师讲他都能听懂,那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懂,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根本不知道。那么后面做题可能依然不会。必须让学生先做,从而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人都是踩着自己的问题前进的。很难相信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问题会有更好的进步。第一步要充分的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做足。

第二口,代表的是在学生做了后,如果学生不会或者不完全会,这个时候学生就要听老师讲或者看参考答案。人们总有自己不会的,学生更是这样,否则就不是学生了。那就需要听老师讲或者看答案。这时候就要静下心来认真的听。

很多同学听了老师讲了后,听懂了,会了就结束了。实际上这只是学习的很少的一部分。后面的第三步才是学生自己真正把知识沉淀为自己的过程。

第三口,代表的是学生在听完老师讲后,必须去做总结。

我们的先人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你看聪明的聪,就是告诉人们,聪明的人都是先听(耳),然后再作总结。但凡聪明的人,要么天生很聪明,要么很善于做总结。

可是今天很多学生听完老师讲题后,觉得自己懂了,会了就行了。不去花时间去做总结。这样的学生收获的很少。

还有一些老师告诉学生要做总结,可是很少有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做总结。还有今天不少的教辅书对于题目的总结都放在这道题目用了什么知识。对于数学的解题来说,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解体的思路与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的的学生老师讲他都能听懂,可是要让他自己做,则不会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