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东南 2020-02-13 16:01:38 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开启了起兵反明的道路。 同样也是在1616年,努尔哈赤
这就有些奇怪了。以正常的姓氏来说,出生就已经定下来了,何必再“定”呢? 很简单,因为他本来不姓爱新觉罗。 定国姓之前,努尔哈赤之姓氏,近代一些学者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却无史料支撑。而现代学者对此问题之研究,或避而不谈,或人云亦云。清代官方史书经过修订,也无法考证其真相。但是明朝人和朝鲜人遗留下的史书中,却记载了努尔哈赤及其先人姓氏的大量资料。
正文:<努尔哈赤真实姓氏考>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这年,努尔哈赤通过武力,鲸吞蚕食了哈达、辉发、乌拉等部落后,势力大为拓展。建国大业,也被提上了日程。
于是,大金政权建立起来,努尔哈赤定国姓为“爱新觉罗”,汉文之意为“金”。不过,早在万历四十年(1612年),努尔哈赤就对外公开宣称:“我爱新觉罗氏,由上天降生。”《明元清系通纪》一书中亦有类似的记载:“天生爱新觉罗人。” 然而,在努尔哈赤定国姓之前,努尔哈赤及其祖先姓什么?由于清代官修史书大多经过反复篡改,在其中已经找不出不同于“金姓”的蛛丝马迹。诸多清史大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都不甚详焉!
又如日本满洲研究专家稻叶君山。其认为,佟姓既是努尔哈赤的自称姓,也是明人对其之他称姓。
在此,稻叶君山提出两个论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料的日益丰富,当今学者对此问题却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包括专门研究努尔哈赤的一些著作也如此。 其研究现状大抵可分为两种: 一,人云亦云,沿用旧说。这些研究,不仅没有深入思考,还有反弹、倒退之势。
知名清史专家阎崇年也是如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是满族的民族英雄。” 周远廉:“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满族杰出的领袖和清王朝的始祖,后被尊谥为‘高皇帝’,庙号‘太祖’。”
二,对此问题避而不谈,只呼其名,而不谈其姓,如滕绍箴、姜相顺、刘风云、张研、高庆仁等专家学者。 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原本的姓氏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尽管清代官方对史书进行大规模修订、篡改,但是有两个方面的历史记载,清政府是无法控制的。
明史关于努尔哈赤的记载摘录与整理: <辽广实录>: “万历戊午夏四月,故龙虎将军建酋佟奴儿哈赤初发难,袭我抚顺关,陷之,以我守将李永芳去,是为奴中行说。”可以看到,辽东前线的将领非常清楚的知道努尔哈赤的姓氏“佟”。 <东夷考略>: “奴儿哈赤佟姓,故建州枝部也”这部史书更加简明清晰。两部不同的明代史书都记载努尔哈赤的姓氏是佟氏,可见其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朝鲜史中关于努尔哈赤姓氏的记载<燃藜室记述>: “奴儿哈赤,佟姓,故建州枝部也。其祖叫场,父塔失。” <建州纪程图记>: “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儿哈赤禀。为夷情事。蒙你朝鲜国,我女直国,二国往来行走营好,我们二国无有助兵之礼。” 两本书的作者都是曾经在东北生活经历过的朝鲜学者,其作品也并不是从明朝方面的道听途说,可信程度并不低。 总结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及其家族,在定国姓“金姓”之前,是姓“佟”的。只是到了1616年大金国建立之后,为了和辽宋时期的金朝建立一脉相承的关系,才改姓“爱新觉罗”,树立政治权威,便于统治辽东地区。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