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康有为推崇刘墉为清代帖学之集大成者。传世代表作有《苏轼秋阳赋》、《苏轼远景楼记轴》、《临米芾诗帖》、《桑林伐鼓酒如川诗轴》等。传说在清代乾隆年间,文治武功皆为上品的乾隆皇帝,他一改康熙喜欢董其昌书法的风气,崇尚“二王”,追求复古,使得书法脱离了“馆阁体”变得多姿多彩起来。有一天乾隆皇帝坐在御书房内突然心血来潮,与他喜爱的大臣和珅一起聊天。范隆对和珅说道:“和珅啊,现在刘墉在干什么呢?”口舌如簧善于溜須拍马的和珅和中堂听到乾隆皇帝的话立刻回道:“万岁爷,估计刘墉正在家里摆弄他的菜地吧!乾隆听到和珅的话,顿时起了兴致,说道:“和珅,跟朕去刘墉家看看,瞅瞅这个京城的陶渊明”。和珅跟随着乾隆出了皇宮直奔刘墉的家而来。果然刘墉正在侍弄菜园子。 乾隆来到菜园子,打量着园中的蔬菜,开口对和珅与刘墉说道:“和珅、刘墉,朕知道你们两人才思敏捷,现在朕给你们出一个对对子的上联是:‘什么东什么西什么高什么低’,爱卿你们可有什么好对子吗?”和珅听到乾隆的对子之后,只见他眼晴看着菜园子,伸手一指菜地中的菜就随口答出了下联:“冬瓜东西瓜西黄瓜高茄子低。乾降一听这楹联,乐了,连竖大拇指说:“对的不错。”随后乾隆看向刘墉,刘塘不慌不忙的说道:“万岁,这园子就好比是万岁的江山,要想让这园子繁茂,就需要认真地打理。 和中堂和大人的对子对得好,但是意境太俗。乾隆皇帝听到刘墉的话,立刻来了兴趣问道:“刘爱卿是不是也有什么妙对啊,但讲无妨。”刘墉上前一步说道:“万岁的上联是什么东什么西什么高什么低”,臣对的联是“文站东武站西君子高臣子低。”乾降皇帝听完之后,感觉到非常满意,放声开怀大笑,连声称赞:“刘爱卿.对得好!对得妙! 乾隆皇帝带着和珅走后,刘墉心中感觉到万分痛快,于是径直来到书房,将乾降皇帝所出的上联,与他同和珅两人所对的联都写下了下来,挂在墙壁上仔细地欣赏。刘墉的书法,初从赵孟類、董其昌入手。早年所作“珠圆玉润如美女花”。即便如此,与当时学赵、董者,往往流于圆熟软媚也颇有区分。 中年以后,他出入各家,临帖不求形似,意与古人精神相契合,一变赵、董之灵俏为浑朴,兼搀顔字之雄阔、苏字之烂漫、《鹡鸰颂》之旷逸,终而自成一家面目。刘墉的书法以丰腴浑厚的点画、淡雅舒缓的用笔和雍穆华丽的墨韵,表现了一个朝廷重臣所特有的儒雅气质和庙堂气度。乍观其书,拙笨肥重,全无法度;然反复寻味,却觉筋络分明,如棉里裹铁,内含刚劲,且能举重若轻,化古妙用而又无迹可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