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半云庵 天地等蘧庐⑴,结庐复何事? 一间亦寄耳⑵,况乃寄所寄。 我身正似云,于此适相值。 买邻不用钱,平分有余地。 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 平生志八荒⑶,泽物乃吾素。 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 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 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⑷? 石床坐忘言,平分一半愧。 注释译文⑴蘧(qú)庐: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 ⑵寄:托身。 ⑶八荒:荒远的地方,指四面八方。比喻天下。 ⑷吁(yù):呼喊。 作品鉴赏全诗分作四段。开篇四句就“庵”字发论,大意说:天地好比旅舍,你在旅舍中又修建庐屋,那是为了什么?人生在世,本来就像是匆匆行客,又何况被局促在这小小的庵中。接下“我身”六句,言己身飘荡似云,适相遇合,幸得结佳邻为伴,然圣者不独善其身。复次“平生”六句,谓己之素志在推行善政惠爱于民(泽物),而慨叹世变时异,不得施行济世抱负。“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元章祖程释云:“我于仕进之初,未有名位,不得施其泽物之功,是我行而云不随也。及名位既得,可以行其志矣,而又退处山林之不暇,是云行而我复住也。其所以然者,岂非时事不同之故欤?”得其意蕴。结末四句说,造物者不能两全其美,民生多艰,谁为呼告?想你隐居静坐石床,其实不能忘乎一切,我也同你一样心怀惭愧(平分一半愧)。 此诗从半云庵的“云”字生发出去,引喻取义。“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几句,堪称“笔力奇横”之句。通观诗意,泽物济世乃景熙素志,虽世变避归林下,犹不能忘怀一切,表明诗人秉持节操、积极用世的处世态度。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