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六腑用药法

 缘来小站虚度 2020-02-16

相关知识和健康养生方法






1、养心阴安心神----酸枣仁,柏子仁,地黄,龙眼肉,丹参,麦冬,当归,白芍,龟板,浮小麦,阿胶,紫河车,百合,首乌藤,合欢花。




2、助心阳----肉桂,桂枝,附子,干姜。




3、益心气----人参,黄芪,党参,茯苓,五味子,远志,炙甘草。




4、泻心火----黄连,木通,黄芩,山栀,生地,大黄,丹皮,连翘,竹叶,莲子心。




5、镇心神----朱砂,琥珀,珍珠母。




6、开心窍----菖蒲,远志,郁金,冰片。










1、养肝血----当归,白芍,首乌,杞子,牛膝,大枣,木瓜,鸡血藤。




2、滋肝阴----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子,女贞子,杜仲,阿胶,鳖甲,白芍,乌梅,龟板。




3、温肝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荔枝核,肉苁蓉。




4、平肝潜阳




(1)平肝:菊花,川楝子,天麻,钩藤。




(2)潜肝:石决明,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




(3)镇肝:代赭石,灵磁石。




5、熄肝风----钩藤,天麻,僵蚕,全蝎,蜈蚣,地龙,蝉蜕,菊花。




6、理肝气----柴胡,香附,郁金,青皮,枳实,苏梗,川楝子,元胡,木香,沉香,薄荷,旋复花。




7、化肝瘀----川芎,桃仁,红花,三棱,乳香,没药,五灵脂,泽兰。







1、补脾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扁豆,炙甘草,升麻,莲子肉,葛根,山药,大枣,芡实。




2、温脾阳----吴茱萸,苍术,干姜,半夏,肉豆叩,白叩仁,砂仁,草豆叩,益智仁,附子。




3、养脾阴----白芍,山药,芡实,黄精,蜂蜜,大枣。




4、燥脾湿----苍术,白术,如米,厚朴,半夏,茯苓。




5、理脾气----砂仁,叩仁,陈皮,木香,藿香,厚朴,枳壳,大腹皮,佩兰。




6、消脾积----枳实,大黄,山楂,神曲,麦芽。




7、清脾热----黄连,黄芩,大黄,连翘,石膏,山栀子,芒硝,西瓜,绿豆.







1、滋肺阴----天冬,麦冬,沙参,山药,阿胶,百合,川贝,黄精,玉竹,花粉,石斛。




2、补肺气——人参,黄芪,党参,炙甘草。




3、敛肺气——白果,五味子,诃子,乌梅,粟壳,白芍。







4、止肺气——白芨,仙鹤草。




5、通鼻窍——辛夷花,苍耳子。




6、温肺寒——麻黄,苏叶,细辛,干姜,生姜,紫苑,款冬花




7、清肺热——桑叶,黄芩,知母,栀子,瓜蒌皮,桑皮,地骨皮,生石膏,芦根,茅根,枇杷叶。




8、宣肺气——桔梗,杏仁,前胡,射干,牛蒡子,桑叶,蝉蜕,百部。




9、降肺气--百前,前胡,枇杷叶,马兜铃,莱菔子,苏子,款冬花,旋复花。




10、清热痰--贝母,瓜蒌,天竺黄,竹沥水,胆星,射干,百前,黄芩,芦根。




11、温寒痰--白芥子,半夏,细辛,陈皮。




12、化痰核--夏枯草,贝母,瓦楞子。




13、泻肺水--葶苈子,桑白皮,黑白二丑,冬瓜皮。







1、滋肾阴--熟地,龟板,阿胶,女贞子,旱莲草,元参,天冬,枸杞子,黄精,紫河车,山萸肉,怀牛膝,制首乌,桑寄生,沙苑子




2、温肾阳--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补骨脂,巴天,肉苁蓉,狗脊,续断,沉香, 葫芦巴。




3、固肾精--金樱子,菟丝子,桑螵蛸,莲须,芡实,五味子,龙骨,杜蛎,益智仁。




4、填肾精--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阿胶,龟板胶。




5、壮筋骨--杜仲,续断,狗脊,怀牛膝。




6、泻相火--知母,黄柏,泽泻,丹皮,地骨皮,元参。







1、温胆(补胆)--酸枣仁,山萸肉,五味子,地黄,陈皮,半夏,生姜,干姜,当归。




2、清胆(利胆)--柴胡,青皮,郁金,香附,川穹,金钱草,苦参,栀子,茵陈,竹茹。




3、泻胆--龙胆草,茵陈,黄芩,川楝子,栀子,青蒿,黄连。





小肠



1、温小肠--同温脾胃药。




2、清小肠热--木通,泽泻,栀子,黄芩,灯芯,瞿麦,滑石,茯苓,小蓟,蒲黄,车前子,茅根,猪苓。







1、温胃阳--同温脾阳。




2、益胃阴--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




3、清胃热--生石膏,知母,黄连,大黄,滑石,大青叶,芦根。




4、散胃寒--良姜,生姜,丁香,草寇,毕澄茄,肉桂心。




5、消食积--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




6、泻胃实--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黑白二丑。




7、降胃气--沉香,丁香,柿蒂,枇杷叶,半夏,竹茹,乌药。








大肠



1、温大肠--同温脾胃药。




2、涩大肠--石子,诃子,乌梅,秦皮,肉豆,莲肉,芡实,煅龙骨,煅牡蛎,伏龙肝,粟壳。




3、清肠热--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败酱草,马齿苋,白头翁,槐花,地榆,侧柏叶,连翘, 芒硝,黑白丑。




4、涤肠热--槟榔,厚朴,大腹皮,枳壳,大黄,芒硝,黑白丑。




5、润肠燥--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瓜蒌仁,肉苁蓉,当归,元参,麦冬,生地。




6、杀肠虫--使君子,苦楝皮,雷丸,南瓜子,槟榔,鹤虱,榧子。





膀胱



1、固膀胱--龙骨,益智仁,鹿角霜,白果。




2、温膀胱--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毕澄茄,山茱萸。




3、利 水--茯苓,猪苓,泽泻,木通,滑石,防己,地肤子,车前子,通草,冬瓜皮。




4、通 淋--扁蓄,瞿麦,海金砂,土茯苓,金钱草,木通,滑石,甘草梢,芒硝。




5、利湿热--茵陈,栀子,地肤子,知母,黄柏,龙胆草,金钱草。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