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一定能战胜这次“野火”, 迎向春风!

 赫赫古诗词 2020-02-16

众所周知,送别诗是唐诗中的主要的一类诗,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很多著名诗人的送别诗,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薛华》,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等等,可以说在整个《全唐诗》中,送行赠别的诗占了很大的百分比。送别诗能够写得有特点,很难。很多诗的套路均是先说明作者在送人或被送,其次就是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最后对好友或者感谢好友的殷殷嘱托,有特点的送别诗我们之前提到过:

而在考场上能写出一首满含离别意的千古佳作是难上加难啊!今天书氪为大家介绍的这首诗就是白居易同学在考场上写成的,就好像今天的考场作文直接写出了一篇文学奖作品。这首诗就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所谓“赋得”,就是在考场上按照一定要求与格式作一首诗,性质与现在的命题作文一样。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自己17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写的一首应考习作,同时也成为了他的成名作。而《赋得古原草送别》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是一首既典型又不一样的送别诗。白居易利用这一首简单的五言律诗一鸣惊人,震惊了大唐文坛。这首诗可谓脍炙人口,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是必背文章,小编相信只要提第一句就会熟练的辈出后面的诗句。其实这首诗文字比较简单,但是就是这样随意的文字组合却带来了惊人的能量。名篇佳作不一定非要辞藻华丽,手法高明,最简单最一般的反而更加能够使人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草的生命很旺盛,即使是被火烧过了一遍,它也依旧还会重新生长。诗人所要表达的正是生命的顽强,以及生命的伟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前面的四句其实可以独立成篇,这首诗有前四句也完全可以成为一首千古佳作,只不过为了迎合考试的要求才有了后四句,不过整体不影响本诗的经典。首联与颔联是赞美了草顽强的生命: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草一木生长得都是那么茂盛,生命在这里是那样的美好,一年一年过去了,草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经历繁盛与枯萎,同样的生命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不同的春夏秋冬。

可是这些生动至极的生命却会受到无情的野火的侵扰,可是野火却只能烧掉已经枯萎的草叶,当第二年春天到来时,埋藏在大地底下的根须就又会托举起旺盛的生命,那是后草原就又会绿茸茸的了。“枯荣”二字瞬间将本诗动态化,给人以形象多变的画面。为后文的“野火烧不尽”做好了铺垫。而“野火”,将本诗渲染得是那么壮烈。生命被毁灭得越是悲壮,再生的力量就越是强大、越是欢愉。一句写枯,一句写荣,一句“烧不尽”,一句“吹又生”,将生命的生生不息与再生的希望描绘得是如此的壮烈,短短四句就已经卓绝千古,为后人津津乐道。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颈联与尾联与前面四句不同,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痛苦。草长莺飞的日子里,原来经常走的古道已经快被两旁的草给淹没了,在这芳草依依的、如此美丽迷人的古原中,我却在送别我的好友,草原上的草有多么的茂盛,我对友人的不舍就有多浓厚茂。

作者将送别时的情景描绘得如此的美好,更加衬托出了离别的痛苦与惆怅,但同时又是那么富于诗意!最后的四句在表面上虽然不搭调,但是前四句可以说是描写自然规律的同时为后四句奠定了丰富的感情基调,读来很连贯,使得本诗的意境更加的浓重。我们在读诗时,不仅要理解诗词的含义,正重要的是要理解诗中的本质,白居易的这首诗就告诉我们无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与挫折,一定要像小草一样生生不息,不轻言放弃,也学这也正是此诗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书氪读书会就借这首诗献给我们所有人!

“愿全国人民可以战胜这次'野火’,迎向春风,相信生命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