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瘟疫如何恢复?看看道家对于防疫的思想,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医道无涯 2020-02-16
古代瘟疫如何恢复?看看道家对于防疫的思想,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作者:源子


01关于汉末瘟疫

我国古代有文献记载的瘟疫之害当属东汉末年的瘟疫之害,仅仅在汉桓帝时期就发生过三次大的问题,再到汉灵帝在位22年就多达五次之多,可以说每次的瘟疫的之害,对于百姓的灾害更是刻骨铭心,在曹植的《说疫气》有记载:

建安二十二年(汉献帝在位时期),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丧。

汉献帝设立建安为年号的第一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有几乎三分之二的人因为患上瘟疫不治而亡,在医疗机制不全的健全的古代,更可怕的是当时的人们多半缺乏对于瘟疫的认知,致使常常都是一人有病,连累到全族人,所以通常成为了蔓延之势,人人望而生畏。

可以说,从古至今,天灾通常都是大起之势,给人们的生活造就了很多的磨难,不管是治疗过程还是善后问题,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古代人对此又有什么妥善的解决办法呢?

古代瘟疫如何恢复?看看道家对于防疫的思想,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02道家思想的兴起背景

(一)古代人对瘟疫的认知

关于疫疠,古代人也是靠着种种迹象来归纳总结,对于瘟疫通常是发病时间迅猛、传染力度强、死亡率高,这些发病特点,在部分人看来,就是天上的瘟神在作祟,故此,瘟疫被冠以神秘的色彩

人们通常只能总结出它的规律来应对,《礼记·月令》指出:“孟春,行秋令,则其民大疫。”对于往后,也并没有搞清楚瘟疫,只能通过发病的规律来认识瘟疫。当时的社会不便流行的瘟疫如鼠疫、天花,人们主要还是认为是由“乖痰之气”引起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指出:“尸注、鬼注病者,即是五尸之中尸注,又挟鬼邪为害也……”所以这种在年岁中和鬼毒相注而成的疠气,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人们认识瘟疫的第一步。

对于瘟疫的染病方式,人们还是从规律中总结出来的,此类具有代表性的是东汉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瘸论》,书中记载:

千般痰难,不越三条:一者,缀络骚郴,入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脉相传,壅寒不通,为外皮肤所巾也……

这里的痰难,通过皮肤经络丽入,最终流至脏臆,由此可认为提出来的理论,与现代还是有所相近。

古代瘟疫如何恢复?看看道家对于防疫的思想,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张仲景

(二)道家思想兴起的背景

道家在这个瘟疫频发的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直始终秉持“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前文提到,人们对于瘟疫的认知是对于神明的敬畏,而道家,避开老庄思想的前提下,就是以太上老君为首的宗教背景。

道教在其原本的道家学说理论中的“自然之道”一脉相承而来,在瘟疫之下,人人望而生畏,而道家的思想本身就结合了理论学说:“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推崇心也,因此教人修道"

关于中国的传统养生之学中,众多学说也是好静不好动,所以道家所阐述的思想——教人修心,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主要起到安稳人心的作用。

不同于其他学说,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主张的学说“正心 ”、“修身治天下”,这点要和道家主张的学说有所区别的是,儒家学说更倾向于通过后天的道德修为来实现身心健康,但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秉持“道法自然”的理论,主张自然无为的健康观,简单而言便是,遵守自然。

在那个人人混沌的年代,道家思想主张的“无名无形、无为而无不为”更能顺应大势。

古代瘟疫如何恢复?看看道家对于防疫的思想,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03道教和道家的祛疫方式

(一)道教的鬼神祛疫

在道家看来,宇宙是昼夜轮替、寒来暑去,永远周流不息而又循环不止,这是一种极为自然的社会秩序,在具有神话学说中,万物是由“阴”和“阳”组成,这点上,道教认为观辩天地阴阳的变化,则可以推断演算出人事的吉凶 。

简单理解也可以认为是,只有阴阳运行顺畅为天下太平吉祥,但倘若阴阳失调则:“瘟黄时熏也,人之不养灵根,恣食辛厌,不义不仁,六属不和,香火不修,神只不佑,致使家遭瘟疫,身染毒暴,大小疾病,人口死亡……这点来自于在《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卷上》。

在具有神话色彩的方式上,道教便利用人们对于厉鬼作祟而引发的瘟疫的恐惧心理,所以“治标治本”的对于祛疫也依托于神鬼之说。

针对于此,道教利用其一些奇特的图案或文字组成的符,称其为天神所授予具有召劾鬼神消灾解难的工具,即便是肉体凡胎的道士持有此符则可以依“法”钳制鬼神,在加上特定的咒语,可以感应上天诸神,得到他们的帮助消灾解难。

“符”和“咒”是道士施展法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那个时候,人们对于瘟疫,加以药物,辅以法术,便能得到妥善“治理”。

可是这种终究还是要靠药物的疗效,对于“法术”人们无非就是祈求个心里安慰。

古代瘟疫如何恢复?看看道家对于防疫的思想,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二)道家“自然无为”防疫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将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故此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这种理论上的法则,老子则是提出普遍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不同于道教基于天地的法则,主张极为自然的法则,故此秉持“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种在养身、健康方面极为管用,主张效法自然 ,达到“天人合一 ”的理想境界。

这种学说的主要目的还是安抚人心,但不同道教,一个是被动的接受,一个是主动是接受。如果说道教主要通过行动来安抚人心,那么老庄的道家思想便是从内心解决到达“天人合一”认知。

所以,这种思维,在个人认知上,讲究顺其自然,譬如“一身正然浩气,则鬼神不侵”,这种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信奉鬼神学说,而是通过研究自然,发现无为,达到与自然一般的开拓心境,所以就能防疫气所侵。

古代瘟疫如何恢复?看看道家对于防疫的思想,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04道家学说对于瘟疫的思想加持

道教生态思想和以道家生态思的哲理内核,同样秉持“道生万物”的思想。万物之道即清静无为,田园生活般的自然恬淡和向往状态归复,因此主张人们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能虚明澄静。

这可以说为是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道家理念在自汉往后衍生出,还是发生了诸多变化,其核心不变的还是秉持无欲无念的境界归复。故而老子便维持精神的高洁在现世的夹缝之中保全生命,所以在此后的防疫过程中虽然不得不应对外在这种冲突尖锐,但仍然需要保持对外在世界的冷静认识,即推崇的“清静无为”。

所以这对古代防疫有着很大的帮助,即精神和肉体应该小心翼翼的保护和封存,依旧怡然自得,不与其它方面发生冲突。

对于庄子思想,和老子不同的是,要在天灾人祸中保全性命 ,就必须避免个人与外界的这种冲突,这种看似逃避的方式,恰巧是认识混沌宇宙,熟知自然而然的天性。为此便是道在防疫过程中的心态,因而人们能通过这种心态,正确地观照外物对自身的影响,求得生命的保全与圆满。

愿此次得防疫,在国家和我们共同努力下达到内外同一,战胜病魔。

参考文献:

《后汉书》、《道教养生学》

特别提示:文章创作不易,烦请转载其他平台请提前告知,特别是“快咨询”平台的同仁,还请谅解。

人海茫茫中,你我溺逝于人潮拥挤中,相聚片首,还好与你共烹茶饮酒。

古代瘟疫如何恢复?看看道家对于防疫的思想,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