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厌“题海战术”?离开了大量重复练习,你的孩子将一无是处

 肯定式教养 2020-02-17

这本书已经没有正版了,网上的都是一些影印版。我很早之前已经买过一本,后来不知道放哪里了,找不到了,但是我太喜欢这本书的内容了,于是又买了一本。结果后来这本书又找到了,结果我就有了两本。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向大郑重家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就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尽管这本书的创作初衷是写给教师的,但是我相信父母在阅读完后也一定会收获满满的,因为它打破了我们一些过去自以为正确的认知。比如很多父母反对的题海战术,它真的全是弊端吗?必须抛弃吗?读完本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简介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著作,主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学习的一些问题,指导老师如何更好的教育好学生。

这本书的豆瓣评价在9.3分。要知道,9分以上的基本都可以算是神书了,可见网友对它的评价有多高。

我节选了一些网友的豆瓣评价,让大家感受下这本书带给大家的震撼。

内容详解

下图是本书的思维导图:

我不准备对各章进行一一的讲解,我只分析那些颠覆了我们原有认知的内容。坐稳扶好,我要发车了,相信这趟旅程一定会给你带来全新的认知:

一、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大脑是用来干什么的?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都觉得大脑是用来思考解决问题的。而事实上,大脑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为了思考,而是记忆,只有当记忆无法解决问题时,它才会被迫开始思考。

举个例子,4X4=?你会瞬间回答等于16,因为我们都背过这个99乘法表。所以当我们要解决问题时,我们大脑首先要做的搜索记忆,希望从记忆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果没有从记忆中发现,然后才开始用思考解决问题。

大脑之所以习惯用记忆而不是用思考,是因为思考存在3个严重问题:1、思考是缓慢的;2、思考是费力的;3、思考是不可靠的。

很明显,我们在计算4X4时,如果用记忆,一瞬间就可以算出来,但是如果用大脑计算,4+4+4+4,我们这样一步步计算,既费时,也很容易出现错误,更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因此,我们大脑习惯记忆,而尽量避免思考。

二、影响思考成功的因素

我们来看一下思考的过程。

环境信息进入大脑工作区域后,在大脑的工作区域进行加工,此时大脑先搜索我们的记忆,看有没有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解决方法,如果有就直接调用,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如果没有,它就需要根据环境信息和大脑中的记忆进行综合分析,力求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思考过程中的3个因素:环境中的信息、长期记忆的内容以及工作记忆区的大小。

1、环境中的信息

环境中的信息就是我们采集到的信息,如果我们忽略了一些重要信息或者信息采集错误,那必然导致思考失败。

2、长期记忆的的内容

我们解决任何问题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可能无中生有、凭空创造内容。比如我们计算14X15,我们可以分成(10+4)X(10+5),继而拆分成10X(10+5)+4X(10+5),这一步步算下来,这运用的正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加减法知识。如果我们大脑中没有这样的加减法记忆,那么思考就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3、工作记忆区的大小

工作记忆区就相当于人的CPU,有的人一瞬间可以记住10个单词,有的人只能记住5个单词,这背后反应的就是工作记忆区的大小问题。工作记忆区越大,就可以同时处理多个问题,相反,工作记忆区越小,你能处理的问题就越少。那些天才往往就是工作记忆区相对较大的人。当然,你处理速度越快了,就越容易的解决问题。

三、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现在很多父母都反对孩子做一些重复性的作业,他们希望老师更应该布置一些创造性的作业,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等等,而不是总是回家死记硬背。而事实是,没有死记硬背的背景知识,就没有任何的其它能力。

1、背景知识促进理解

很多老外都学了汉语,但是面对中国成语时他们却一窍不通。所有的字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却搞不懂啥意思,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掌握这个成语对应的背景知识。因此,如果没有记忆大量的背景知识,在面对问题时,就不能进行正确的理解。

2、背景知识促进记忆

看下面两组字母,读一遍,你看看你能记住多少。

X C N

N P H

D F B

I C I

A N C

A A X

你能记住几个?大多数

人能记住7个。那你现在读下下面这组:

X

C N N

P H D

F B I

C I A

N C A A

X

这组你是不是记住更多了?实际上这两组字母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隔断方式不一样,但是你却能记住的更多,因为下面这组字母可以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而这些特殊的含义在你的背景记忆中可以找到,因此你可以更方便记住他们。

因此,背景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对材料进行分解整合,从而帮助你更好的记忆。

3、背景知识促进思考

思考其实是对原有知识的拓展迁移。

如果解一道题,你之前遇到过类似的,那么你便可以迅速的迁移过来,解出答案。相反,你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的相关记忆,那么单凭自己的创造力就很难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刷题可以迅速提高成绩的原因,因为增加了自己的背景知识量。

所以,不要排斥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提高背景知识储备进而促进成绩的提高。当然,题海战术会让人乏味无聊,所以过度的题战术会打击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掌握一个度。

四、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为什么孩子能记住出现一次的电视情节,却不住老师重复教授他们很多遍的知识?答案在于,记忆是思考的后的结果。

就拿钱来说,我们经常使用10元人民币,但是人民币上正反两面有什么图案,你记得住吗?你大概是记不住,因为你从来没有认真观察过,它们没有进入你大脑的思考区域。我们大脑的记忆规律是:如果你不经常思考一件事,那么你就可能不会需要再想它,所以它也就可以被丢弃。

这样就解释了很多时候,你明明重复记忆了很多次,但是却总是记不住。因为你从来没有对它进行思考,只是简单的再重复阅读罢了,所以很容易就给忘掉。只有当你认真思考它的意义,跟已知的记忆建立联系,你才会记得住它。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老师讲课讲得花团锦簇的,但是孩子成绩却不好的原因。因为孩子们没有记住老师的讲得需要记住的内容,他们只记住了老师夸张的表情、有趣的故事,所以对成绩当夜也就不会起作用。

简单的说,你大脑思考了什么,你就会记住什么。

五、像专家一样思考

初学者和专家有什么不同?

当面对一个问题时,尽管运用的知识并没有超纲,但是孩子却并不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老师却可以直指核心的给出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这不仅仅时老师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老师们更擅长知识的迁移。

老师比学生迁移能力更强,是因为老师更擅长抽象思维,他们抓住事物的本质,对过去所学的各种知识建立了一个个数据模型,分门别类的储存他们,而新手更多记住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案列。建立在同一个模型下,不同案例之间可以迅速迁移。但是如果没有建立模型,只是不同的案例,迁移却存在很多困难,因为你不知道往何处迁移。

比如下面这两个问题,就是属于同一个数学模型的题,老师可以迅速的迁移,而孩子没有接触过,就不能很好的迁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