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最困难工作:在6000米海拔开采宝石,夏季最低温-20℃

 行走在陌路 2020-02-17

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宝石矿,比如亚洲的缅甸、南美的巴西,甚至连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岛,都有储量极其可观的宝石矿床。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的喀喇昆仑山脉中,也有很多金矿和有色宝石矿,且储量相当丰富。

大约1.4亿年前,印度次大陆向北移动与欧亚大陆发生剧烈碰撞,碎裂板块被抬升变成地球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喀喇昆仑山脉。由于主体以花岗岩、片麻岩、结晶板岩和千枚岩为主,1.86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冰川地带也因此频繁地震。

中巴两国修建喀喇昆仑公路前,这片偌大的土地上只有少量居民生活,他们在冰川消融形成的河水边种植高原作物,或在高原山区放牧而生。中巴友谊公路开通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生活贫困的人们,才逐渐迁居到山脉中生活。

喀喇昆仑山脉被多数地质学家认定为是“极限区域”,不仅常见地震雪崩和山体滑坡,气候方面也因高原导致强紫外线、空气稀薄、温差极大。但对巴基斯坦人来说却是个遍地是宝的“福地”,也就是本地人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探金”。

巴基斯坦在喀喇昆仑山脉中一共勘测出186个金矿,其中11个勘探区的硬岩含金量在每吨1.4克以上,最高可达到9克。按照正常水平,每吨矿石的含金量超过0.5克就有很可观的开采利润,这也代表巴基斯坦人在矿区附近或下游也能淘到不少金砂。

在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和巴基斯坦三国交界处,有个名叫罕萨的小山村,这里的村民几乎全部以淘金为生。然而,随着巴基斯坦对金矿的严格管控,他们能淘到的金砂越来越少,随之将目光转向海拔更高的无人区,希望能发现更多金矿。

在1940年被殖民年代,负责高地守区的英国军官威廉·布雷克就在《吉尔吉特》一书中写到:罕萨村中生活着一群奇怪的土著,他们在高原山脉中自由行走甚至擅长攀爬,且一年四季都在忙碌,耕种放牧、淘金挖玉,几乎无所不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罕萨村民再次验证了威廉所说的“无所不能”:他们在海拔6000多米的山体中找到了宝石,在很多机器无法运抵,甚至连燃油发电机都启动不了的高海拔地带,使用最原始的手工技艺开采宝石,再辗转运到山下公路边出售。

实际上,罕萨村民早就征服了这一带23000英尺(7010米)以下的所有山峰,已知含宝石的山体至少有7座,但其中只有2-3座可以人工开采。为了宝石,村民们在海拔5500米处新建了个大本营,如今已有2800个矿工,整个坡面都是简易的土坯房。

在开采前,矿工们会组成3-8人的小团队,先把炸药和准备好的几百公斤工具背到高原村,休整后再爬上陡峭的山体或从山顶爬下悬崖中部放置炸药,炸开岩洞后再将含有宝石的石块挖出并推下悬崖,底下的人则负责从石块中开采宝石。

古拉姆·纳比是罕萨村最有名的“采石者”,看似干瘦虚弱却已在山中挖宝十多年,简短的交谈中,他不断重复的描述着“缺氧、岩石碎裂和炸药”等危险,但最困难的却是高原低温,夏季温度都可达-20℃,导致一年只能开工三个月。

毫无疑问,这份工作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之一,普通人在海拔6000米的地方走路都会大喘气(含氧量减半),而他们却要进行高强度的高空作业。与此同时还要面临雪崩地震、碎石滑坡、高紫外线、低温、粉尘以及炸药等等各种意外。

高危工作付出的代价自然也很高,几乎每年都有人从悬崖跌落或被爆破飞溅的碎石砸中,但他们的付出和收获并不成正比,甚至远远低于人们的预估。虽说高原蓝宝石和红色托帕石的售价极高,但他们的年均收入依然不超过2000美元。

古拉姆·纳比胆大心细,他只叫上了负责补给和开采宝石的妻儿,并且地点与其他矿工相距甚远。当爆破声在山脉间回荡直至消失后,纳比才在粉尘飘荡的悬崖上高呼以示躲避,随后一块块硕大的石头被推下来,最大的石块一直滚到2000米外的山坳中才停下来。

为什么不在山体悬崖上就地切割?

纳比笑着说:没有电怎么切割?就算有电,我也没办法在将近7000米的悬崖上工作,呆上二个小时就会缺氧。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这次大部分收获的是最廉价的水晶,但数量却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也是一笔相当不错的收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