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生素D真的是激素吗?宝宝出生后就每天补充维生素D到两周岁,会有不好的影响吗?

 xiao志荣 2020-02-17

维生素D是激素。它促进钙的吸收,促进骨质钙化。人体经常晒太阳就不缺维生素D。所以,在中国,温暖的南方,孩子可以充足的晒太阳,根本就不用补充维生素D。

因为生理学知识的普及不是很好,所以大家都不知道,维生素D是激素,是放在内分泌章节中来介绍的。

因为我作为大学教师。讲人体生理学几乎是每年讲一遍。每次讲维生素D都要讲到骨质钙化的过程。讲到囟门,讲到牙齿,又看到生活中周围亲属朋友养育孩子的方式和孩子智力发育的表现。讲到神经系统发育过程。髓鞘和突触发育过程,联系起来,最后的结论就是,孕期,和2岁以下孩子颅骨钙化过早,会限制智力发育!

北方的孩子,也不是出生就必须补。该不该补,要观察孩子的囟门和牙齿。

前囟门,出生后逐渐增大。

六个月达到最大值。六个月后逐渐变小。

18个月闭合。

最大值是前后左右径达到3个厘米以上。

维生素D补得过早,囟门不能开大到正常状态。囟门过早闭合,颅骨不能发育到正常大小,限制了神经系统发育的,结果可想而知。是否补维生素D,除了看囟门,还看牙齿。

正常牙齿数量应该等于月龄减4-6。如果六个月的孩子,有两个牙,就不缺钙。不要补维生素D了!

18个月以内,维生素D补多了,囟门早闭。影响一辈子的智力发育!这儿讲的智力,不是傻不傻的问题。是看起来都正常,但在学校学习能力有一些差别。

两岁以上的孩子,补维生素D多了,不会影响囟门的闭合,也不会影响智力了。

有人讲三岁两个月去广州市妇儿中心看保健科,还让补维生素D,三岁半多,还在补。根据生理学理论,感觉纯属多此一举。因为广州,三岁的孩子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阳光,不会缺维生素D。

医学中,学好人体生理学是做好医生的基础。

儿科医生应该在学好人体生理学的基础上当医生。但,很多医生对人体生理学学的一知半解,很多医生在门诊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讲解,导致家长误会,所以出现乱补维生素D和钙片的现象。

有些医生,没有真正掌握好基础医学知识,而且不能正确应用到临床医学实践中!

有人说所有的医生都要求家长给孩子补到两岁,我想中国南方的医生这么说是对生理学的无知。有人说欧美医生都要求补到四岁,我没去过欧美,不知道是不是欧美四岁以下的孩子都见不到阳光?

关键是18个月以内,不能多,也不能少。根据我的观察,囟门过早闭合,可能会限制神经系统发育。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那个年代,越是富裕家庭,比如,我们身边很多教授,处长,省级优秀教师,国家级优秀教师,儿科医生自己家的孩子,智力发育往往不尽如意!大多是因为工作忙,但不缺钱,医生说要补钙就补呗。没有时间细细的琢磨18个月以内怎么补的问题。

所有的医院就要求在孩子出生15天就开始吃维生素D。没有必要。多余。咱们中国一般认为4--6个月长牙。有的国外认为6--8个月长牙。我的孩子十一个月没长牙我才想起来补维生素D和钙片。比医生开的处方加倍。孩子一个月长两个牙。16个月时长了十个牙。我又给停了。过了十八个月我又大量给孩子补维生素D和钙片。因为已经过了十八个月,囟门闭合了。不影响颅骨和脑发育了。多补点,避免佝偻病!因为那个时候我在黑龙江。冬天,孩子阳光下即使晒着,也因为穿得太多,紫外线作用太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