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20-02-17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几十年前,我还偶尔能看到这样一群病人,他们面黄肌瘦,明显看就是营养不良。但是,在那个时代,生活水平都普遍不好,消瘦的病人并不少见。但是,当我看到他们那好似大象的双腿,在地上艰难地拖动着,我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轻易忘记那一场景...'

2007年,中国卫生部门向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中国已经消灭丝虫病。

从此丝虫病在中华大地成为历史!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但是,如果回到几十年前,包括建国后的早期,丝虫病却仍然十分常见。

全球范围内,可寄生在人体的丝虫可分为8大类。

这些丝虫寄生的部位各有差异,但是,在中国地区,以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为主。

这两种丝虫也是常见可寄生在淋巴系统等组织的寄生虫。

尤其以下肢、阴囊、手臂等部位常见。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根据历史记载,班氏丝虫早在古代的热带地区就已经存在了。

比如,许多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学者,塞尔苏斯、盖伦等的著作中,就可以找到一种叫做象皮病的记录。

而象皮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说的丝虫病。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盖伦

因为丝虫感染淋巴系统等组织后,可以在里面“吃喝”“繁殖”,最终刺激局部皮肤增生,同时堵塞淋巴管,导致肿胀。

所以,远远的看,这些被感染的皮肤,就好似大象皮一样厚实。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麻风病和丝虫病也很容易相互混淆。

因为麻风病可在皮肤局部造成肉芽肿性炎症,刺激局部皮肤增生,引起类似的大象皮症状。

但是,麻风病很少会引起人体的小腿和阴囊出现肿胀,而班氏丝虫病则要普遍的多。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学者劳伦斯(B.R.Laurence)认为,班氏丝虫病应该起源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

随着该地区人们的迁徙,随后传播到南太平洋群岛和非洲。

最终,该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

有意思地是,为了生存,丝虫们适应了这些地区有利于蚊子媒介的生活环境。

从而解释了为什么班氏吴策线虫既有白天活动的种类,也有夜间活动的种类。

在过去的400年间,热带局面持续移民和热带地区贸易的开放,加上班氏吴策线虫对各种蚊子媒介有很强的适应性,导致该寄生虫的传遍整个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和印度。

而美洲地区的丝虫病,则可能由于贩卖非洲黑奴的结果。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黑奴贸易使丝虫病来到美洲

由于欧洲白人经营的这种贸易,西印度群岛的奴隶关押站将被感染的非洲黑人集中在一块,然后再贩卖到北美和南美等地区。

而黑奴们相互间通过蚊子叮咬,最终携带着丝虫漂洋过海,来到美洲大陆。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长期以来,人们对丝虫病的认知很少。也很难区分疾病相互间的差别。

人们真正开始科学认识丝虫病是从17世纪开始的,并在19世纪达到成熟。

当时的欧洲人在全球各个地方开始建立殖民地。

殖民者们来到新大陆,遇到形形色色的土著居民时,很快就被部分丝虫病患者的巨大的小腿和阴囊所吸引(确实,这个给人视觉冲击更大)。

虽然,当时的欧洲人已经知道这种病的病灶在淋巴管。

甚至有学者,详细追踪了丝虫病的发展的整个过程,从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到肢体、阴囊的逐步肿胀。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丝虫病发病各期表现

但就是没人清楚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直到19世纪晚期,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人们才真正揭露了丝虫病的面目。

1862年, 法国医生简·尼古拉斯·德马尔奎(Jean·Nicolas·Demarquay)从当地古巴土著的肿胀阴囊液中提取出乳糜样液体,但是当时他没有进一步研究这种液体。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班氏吴策线虫

第二年,当他再次提取出该液体时,将其放进了显微镜,最终看到:“吸引人注意的是较长和圆柱状的生物,在做极快的卷曲、舒展运动。”

此后,陆陆续续很多学者相继在丝虫病患者的患部发现了这种蠕虫。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1877年,长期在中国地区做丝虫研究的帕特里克·曼森(Patrick·Manson),发表了一篇论文,并在其中发表了一项重要观点:蚊子是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蚊子是丝虫病的第二宿主

首先,曼森认为,当丝虫幼虫在数量上没有绝对压倒人宿主之时,它是无法成长、成熟和进入血液的。

虽然我们现在很清楚这是由于免疫系统在抑制和杀灭这些原虫的结果,但是,他在那个年代就已经能得出这个经验认识了。

曼森为何会联想到蚊子在传播丝虫病的可能作用。

因为曼森自己是拥有着丰富卓越的动物寄生虫及生活史的相关知识。

他提出并最终证实:蚊子是丝虫幼虫的宿主!

曼森认为,蚊子在吸血时吞下丝虫,它们的幼虫在这个第二宿主体内发育成长。

而当它叮咬人时,就可完成丝虫病的传播了。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丝虫病的寄生周期

曼森还认为,携带丝虫的蚊子在死后,通常会死在流动的水里,而丝虫则可进入水中。

当人类饮用这种已经被污染的水时,就会摄入丝虫。

在此之前,有部分学者认为饮水是导致丝虫传染的主要途径。

而曼森的解释,则可以很好的佐证它。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现在我们已经对丝虫病了如指掌了。

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引起的丝虫病,也被称为象皮病或象皮肿。

这是因为此2种丝虫,可寄生在人的腿部、阴囊、臂部等皮肤的皮下组织、淋巴系统、腹腔或胸腔内,然后分泌因子刺激皮肤增厚,并堵塞淋巴管,导致淋巴肿大,最终形成厚如大象皮一样的组织。

恶毒的线虫成虫,呈线状,白色,盘曲在人的淋巴结和淋巴管内,“吃喝”可达10-18年之久。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班氏丝虫病仅通过蚊子传播。

蚊子在吮吸患有丝虫病的病人的血液之后,可携带具有感染性的丝虫幼虫。

当它叮咬下一个人时,丝虫幼虫就可通过口器进入他的皮肤。

而该幼虫会找到淋巴管的路径,最终在那里“休整”1年左右,并发育成熟并交配,产生源源不断的幼虫。

实际上只有丝虫寄生在淋巴管,才能导致象皮病。

现在人们对丝虫病已经能做到彻底治愈,也有了特效药。

比如乙胺嗪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丝虫病药物!

乙胺嗪可有效的杀灭丝虫微丝蚴,阻止其在体内繁殖。

但是,在几十年前,这还只是一种奢望!

丝虫病:曾经在中国各地,有很多人拖着像大象一样粗壮的小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