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疫情已经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其影响,作为人防从业人员,试想如果这一次的疫情是战时敌方生物武器所致,则我们将如何应对?正是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发起一次人防工程应对疫情的大讨论,日后我们将把这部分内容专门设章节收录在《人民防空工程设计百问百答从书》中。在有关人防工程应对疫情的问题中,这个问题是一典型问题。人防工程应对核生化武器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设有过滤吸收器。战时外界染毒后,可以启用过滤吸收器把外界染毒空气处理成清洁空气送入工程内清洁区。这就要求过滤吸收器可以处理外界染毒空气,包括生物武器释放的病毒等。 部分人防工程专家对该问题进行了回答,丛书出版时,我们将汇总更多专家意见,形成更完善答案。因为过滤吸收器的过滤效率远高于KN95或N95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而且过滤吸收器还设有生物灭活单元,其所采用灭活方法是通用方法,应该能有效杀灭过滤截留下来的新冠病毒。详述见后。  1)直接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2)气溶胶传播:飞沫在空气悬浮的过程中失去水分,其中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形成飞沫核,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吸入后导致感染;(注: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3)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手接触污染物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目前认为第1和3种为主要传播途径,但认为也应积极防范第2种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2020年2月6日)中有“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该指南中的特定人群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病区及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及参与病例和感染者转运、尸体处理、环境清洁消毒、标本采集和实验室工作等专业人员。这些和新冠病毒密切接触的人群最重要的一个防护装备是: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KN95为符合中国标准《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的口罩,N95为符合美国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口罩,两者的主要指标都是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KN95/N95 及以上”表示比95%的过滤效率更高。 人防目前常用的过滤吸收器为RFP型。其主要技术指标:③ 气溶胶透过率:应不大于0.001%(注:即过滤效率不小于99.999%)⑤ 对沙林模拟剂(DMMP)蒸汽防护剂量:不小于400mg.min/L过滤吸收器是由壳体(进出口、进出风扩散器、外壳)和其内的过滤体等组成的。过滤体有以下三部分:过滤吸收器的滤烟层是由特种纸板制成的过滤体,过滤放射性气溶胶、生物战剂气溶胶、毒剂气溶胶以及其它颗粒状物质的装置。过滤吸收器的吸收层是吸收毒剂蒸汽的装置。它主要是由多孔板和浆纱布及特制的催化剂活性碳层组成的。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和催化分解消除进风中的毒剂。可过滤常规毒剂、氯化氢和氢氰酸;过滤吸收器入口内侧,还设有灭活装置,该装置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的方式将空气电离,产生等离子体及一定浓度的臭氧,通过内置的风扇,将臭氧及等离子体迅速扩散到滤纸表面,从而将滤纸过滤截留的生物活体杀灭。
RFP过滤吸收器构造原理图 由上可知,RFP型过滤吸收器的气溶胶过滤效率不低于99.999%,远大于KN95/N95 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因此RFP型过滤吸收器能过滤新冠病毒。此外,RFP型过滤吸收器设有生物灭活装置(单元),该装置所采用灭活方法是一种通用方法,实验证实可杀灭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虽然现在还没有通过实验证实可杀灭新冠病毒,但应该是一种杀灭新冠病毒的有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