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人“欲火难耐”的大暑,竟然起源自这里

 三远堂 2020-02-17


——世界天文学界,没有人不知道的观星台

/张越

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大暑者,暑热至此而极也。

2017年大暑时间:

7月22日 23:15:18

农历 2017年六月廿九

大暑节气,同时也是中伏的开始。

昨日23时56分,太阳到达黄经120度,迎来了24节气中的“大暑”。

今天,进入三伏天里的中伏,中伏+大暑,暑伏合一,雷雨不止,空气黏稠,闷热发威。

1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

2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

3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大暑就处于三伏的中伏,是一年大部地区最热的时期。

二伏也叫中伏:

2017 中伏时间:2017 年 7 月 22 日 庚戌

7 月 22 日—— 8 月 10 日(20 天)

根据气象资料显示,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旬平均气温为一年之中最高的时间,所以从气候统计的角度显示,“七下八上”正是气候最热的时间段。

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除病先机不要溜 "

初伏:防中暑

末伏:躲老虎

中伏:除病根

年年岁岁,四季轮回,朝夕往复。

春风、夏雨、金秋、冬雪。每个气候都有各自的天气特征、农事要点、民俗风情乃至养生诀窍。

今日的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老客喝羊汤,广东“吃仙草”......整个七八月,甚至更长一些日子,所有的人都为出门而焦虑.不是因为要刻意于扮靓什么,而是因为天气太热了......

——什么样的节气该过什么的日子。

就比如碰到的有这么一个奇的节气日子,中西情人节“喜相逢”,情人节“邂逅”元宵节;在端阳的时候老人与小孩张罗着野外的郊游;寒露起风的日子,为自己添一件秋衣,到小雪了就要为家里添上衣被了。

当然,我们也不会漏过每个节气的时令美食。

立冬到,草木凋零、动物冬眠,进入立冬这一天,在北方,人们比较钟情于吃饺子。粽子更不用说了,到了那段的时间奶奶就念叨着了。

眼前的一草一木、亲众人物皆言其情,无不透露着厚实、温暖的中华风俗理念与人文文化素养。春夏秋冬人聚合,四季兴旺福缘来。

非遗二十四节气,或许唤醒了我们对时间的最初记忆。

这让我想起了陆游的一首诗: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释义是:大暑来了,秋天还会远吗?

我被古人的雅号深深吸引,唐风宋韵在这里停住了脚步。

一定要约面啊!

再为大家介绍一下只属于大暑的专用养生神物:

“姜”

大暑吃姜!事半功倍!效果×2!

古人的聪明智慧,自然会让人心生敬重。

假如趁着一个月夜登上斑驳古朴的观星台,眼望浩瀚星空,迎面吹来习习山风,才发现夏日的天空很纯净,湛蓝中渗透着忧郁,忧郁中蕴含着美丽。

回眸处,空无一物,有只有那一树的风和地面上长长的石条,一声声脚步的叹息,据说这个名为量天尺,其走向正好和南北子午线重合。于是,时间就这样悄悄流逝。

也许只有在“没影台”,就是周公测景台的石座背后的那幅刻字楹联“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是最为真实的意境,恰好就是,您,让这有形的世界充盈着无限的生机。

感恩祖先留给我们24个体悟宇宙的美妙瞬间。

可以说,节气是最纯粹的中国化时空表述,最大彰显了一种中国阐释与中国气派。在节气的使用价值背后,是深厚的思维积淀,丰盈的审美内涵。

如它划分时空的规制模型就遵循了“圆”与“周”的思维,周行不殆,循环往复。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小时候我就会背诵的《二十四节气歌》,你会背吗?

二十四节气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大暑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观星台二十四节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之一

为全国罕见的“双世界遗产”

“天地之中”嵩山历史建筑群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二十四节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之一。

告成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天文台。该观星台坐落于河南省,大约始建于1276年,创建者为中国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观星台高12.6米,底部有一面带有雕刻的矮墙帮助天文学家观测日影的长度。

告成观星台的技术至少要领先于欧洲三百年。告成观星台系砖石混合结构建筑。台体平面方形,下大上小,呈覆斗状。台北面设两个对称的梯道口,梯道的边沿筑围栏一周,顺砖砌壁,红石压顶并造60级石阶,可盘旋登临台顶。告成观星台是一座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古代科学遗迹,反映了元代天文仪表改革的巨大成就。

观星台,登封人都知道是古时候测天文的重要地方。告成观星台是测算历法的主要天文建筑,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尽管黄河中游几个省乃至全国各地都有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风俗和史物,但登封观星台的核心作用无可撼动。

元代科学家

郭守敬、王珣制作的天文仪器“高表”

观星台内有一“测景台”,它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周公测得阳城为天地之中,并把表影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把表影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把两个日中日影长相等、昼夜时刻相同的日子,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周姬旦通过在测景台的实地观测划定,从而使“春”、“夏”、“秋”、“冬”四时得以划定。

而观星台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周公测景台北邻创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之一,其作用是“昼测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郭守敬通过实地测验,测定出“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精确时刻,编制出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而《授时历》比咱们现在正在施行的《格里高利历》早了300年。


照片显示的是

“天地之中”的标志和在其范围内的古建筑群

周公不仅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在天文地理上也颇有建树。他认为,在天上北极星是众星之王,号称“天帝之星”,位于天的中央。那么观星台就必须建在地的中央。经测定,他认为阳城(今登封东南告成镇)为“天下之中”。于是,他就在这里立圭表测日影。其制与《周礼》所记土圭测日影之说相符。

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

表(直立的柱子)高八尺(267厘米),圭是与表相连的座子。

太阳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仅有一尺五寸(50厘米),冬至日的日影则最长。利用土圭观测日影,就能比较准确地测定二至二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测定出太阳年的长度,这为历法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周初分封诸侯国时,周公还根据各地夏至时的日影长度来确定“诸侯受封土地的疆界”。

这座石圭石表通高三点九五米,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方形的石座,上小下大呈柳形锥体,名曰“圭”,上部为长方形石柱,名曰“表”,高约一点九五六米,合唐开元尺度的八尺(267厘米)。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面北边沿37厘米左右,约合唐开元尺一点五尺。

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从而算出当时测影所在地的纬度为34.3度,这一天的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故俗称此台为“没影台”。

石座背面镌刻有:“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对联一幅,即含有这个意思。

周公测景台为以后几代所沿用。唐代时修建了石表,并留有当时的天文官南宫说所刻的“周公测景台”字样。元朝郭守敬在该测景台北约20米处建造了永久性的观星台,对原有的圭、表进行了改进,增设了能用来测量月亮位置的“窥几”,当时,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全国27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此处是其中之一。

根据观测和研究推算,郭守敬等编制了新的历法《授时历》。它采用的太阳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和现今通行的公历一秒不差,但却早过了公历300余年。明清时曾对观星台加以重修,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日军炮火的破坏。周公测景台遗址现存的遗迹还有照壁、大门、戟门、周公祠、尧殿和部分明清碑刻。

周公测景台,比建于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亚历山大天文台和罗得斯观星台还早八百余年。

1961年,国务院公布观星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建有中国天文博物馆对游人开放。


世界十二个古天文台:中国告成观星台入选



编辑|整理:三远堂

三远堂原创精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