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待春暖花开,读一首小诗,品味最美的早春风光

 江山携手 2020-02-17

诗家清景在新春——杨巨源《城东早春》赏析

杨巨源,唐代诗人,官做得不算大,但仕途比较顺;诗作的不算多,但得到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王建等人的尊重。《唐诗纪事》有云:“杨巨源以‘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得名,故乐天诗云:‘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清句三朝谁是敌?白须四海半为兄。’”杨巨源耽于吟咏,作诗格律工致,风调流美,《城东早春》是他的代表作品。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本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

“诗家清景在新春”从总体上概括早春的景色,诗人们最喜爱的清新的景色,就在这美好的早春之中。美景,总会吸引无数人欣赏;而清景,则能引发诗人的情怀。“清”是早春的灵魂,是景色清新,是美景初显,更是环境的雅致清幽。

“绿柳才黄半未匀”是诗人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对早春特定景物所做的精心的刻画,柳树的枝头刚刚萌出新叶,嫩黄的颜色还没有长均匀。长安的早春,天气寒冷,万物萧疏,百花未开,唯有柳叶冲寒而出,预示春天的来到,嫩叶饱含着蓬勃生机,也饱含着诗人的喜悦与赞美之情。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是诗人的想象,是诗人预见到的仲春时节的景象:如果等到长安城中繁花似锦,只要走出房门,到处都是赏花的人。“若待”二字反转,用“花似锦”、“俱是看花人”与前文的“绿柳才黄”、“清景”相对比,是仲春与早春的对比,是浓与淡的对比,也是喧嚣与清幽的对比,彰显了早春的清新可爱。

《城东早春》是一首写景诗,但是全篇只有第二句实写春色,而春色只是刚刚生发的柳叶,这真的是“一叶知春”。这样的以小见大,以一概全真的是“诗家”的眼光。后两句虽写仲春花景的盛况,但完全是诗人的想象,是虚写,带着一定的批判意味,完全是为反衬早春的清新和诗人拒绝人云亦云、陈词滥调的创作见解。

《城东早春》语言明快,格调清新,构思巧妙,对比鲜明,含蕴深刻,理趣兼有,堪称写景诗中的佳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