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恩如尺

 ok21ljz 2020-02-17

↑点击上方“烛光竖人”免费订阅 

尺,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精细;尺,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严谨;尺,是丈量人心纬度、细划举止言行的利器。于我而言,师恩便如这尺,约束我的行为,规定我的学习任务,照顾我的生活中每个细小的心理变化。

我的所有老师,他们就是一把把尺子。但他却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师恩如尺。

他声如尺。春风化雨般的语调却暗含枪林弹雨般的纠心之教导。如见他嘴唇微张,字字玑珠。“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会这么做?”“做事要考虑后果”……他是个惜字如金的人,却为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小细节大费周章,不厌其烦的语调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奇效,在不知不觉中规范了我们的言谈举止。

他眼如尺。柔和得像泉一般的目光里却有鹰一样的犀利。似乎可以看穿人心。只见他悄悄地把目光移到某一个同学身上,那目光仿佛有一种浪潮在涌动,又仿佛有利刀,那同学立马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他的目光又恢复了平静。他经过一番审视后,发现无一人在发呆,又若无其事地讲课,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讲台下的孩子都社会学到了刚才那番暗流涌动,庆幸自己刚才认真听讲,当然也担心怕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所以整个课堂没有一个人发呆,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三年来,似乎所有人都习惯了这会说话的目光,也在这目光的陪伴下,茁壮成长起来。

他手如尺。他总是把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指缝却随时都隐藏着许多粉笔灰,好像总是洗不干净似的。手上没有任何装饰品,看起来就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每次同学们在他的学科上有疑问,他都从裤兜里摸出一支笔,又顺手抽出一张纸,一丝不苟地画着,讲着,写着,忘记了自己是个老师,忘记了外面那一股股热浪。那手似乎有魔法,逼得你认真地听讲,怕辜负了那双认真而有些粉笔灰的手。当你恍然大悟时,他笑了笑,用手拍了拍你的脑门说:“下次,要认真些,不要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他手上的粉笔灰落在你的头上,他尴尬一笑,然后不知从那里“拐”来一张手巾纸,随意在你的头上擦了几下,又小心翼翼地把纸丢在纸篓里。在我成长的这些日子里,他的手摸过发烧的同学的额头,拍过失落同学的肩膀,抚摸过悲伤孩子的后背,也为那些进步了的同学竖起大拇指点赞……这把尺似乎充满了希冀、鼓励!

我读过魏巍笔下老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尺;从鲁迅的笔下了解到那老先生微微皱眉后重重萍的尺;也知道孙中山在学堂里高谈立阔论时先生激动地用尺子敲击课桌时的尺子。唯独他这把尺,已经化于内心,藏身在他的言语、目光、手上,少了些苛责,多了些真诚;少了些严肃,多了些柔情。三年了,我们将要离开他,却发现了他把自己活成了一把尺,一把规范孩子言行举止的尺。

师恩不比海,海有时暗流涌动,但师恩却始终如一;师恩不比谷,谷深幽不可测,师恩却是世俗中最为淡雅坦荡。

师恩,在我学习的时光中,我将永生难忘。师恩如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